忽然有一天,我发现网络新闻的“杨家小学”改名为“杨震小学”。纳闷中,我顿然醒悟:“弘扬杨震文化,振兴杨家小学”的理念已经上升为“弘扬杨震文化,争做杨震传人”的快乐行动了。
-
-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如何在课前和课后、课内和课外、线上和线下利用“班班通”、“组组通”和“人人通”有效学习?我在泽州一中听了高二和高三两节课,采访了高三学生和教师,才得以解惑。
-
-
-
第三代课改蓝皮书的发布,标志着课改名校长崔其升、课改先驱杜金山、课改大师李炳亭对中国课改的顶层战略引领迈上了新台阶;也象征着郑州新世纪课程研究院、道德课堂课堂研究会、崔其升教育思想研究会对中国课改的科学探究,谱写了新篇章。
-
看到枫叶教育网我的《红色浸润心灵(图文)》文章后,薛景文(老二)立刻打电话索要这张片照片的原始资料,开口就说:“不管出多少报酬。他们都要拿到”。当时我的回答是:“不要任何报酬,全部原始资料网传给你们。”
-
人们常说的“读万卷书”相当于 20亿字(20万字 X 10000卷),假设每分钟读200字的话,每天读8个小时(480分钟),可以读96000字。20833天能读完万卷书。一年365天,就是57年零11天啦。如果每分钟700字,就可想而知了。
-
当把就餐微视频发在微信上,等待好友“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的回应时,很多人新奇地问“这是哪个学校的?”,还有人惊奇地问“这是哪个国家的孩子就餐?”
-
“走下讲台,让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学习;俯下身子与学生互动、交流、点拨、帮助学习”是我在2002年4月研究的“惜时增效”课题研究中,倡导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我的教育“宠物”》9月15日挤上《中国教师报》, 星期三 第83期)。
-
就是村里新建的最好民居,也比不少步步高学校的建筑档次,长垣县周边的村小也都没有步步高学校的名气大。光是班班通设备,每个班级的教室前后各有一套,谁能比得上?
-
近二百名教职员工,人人都像有了生命保险、成功保险、幸福保险一样,用心办学,用命管学,用诚教学,用智研学。就连炊管人员每天都要反思饭菜质量——围绕不足找差距,提升服务态度——精益求精谋发展。
-
全市校长和教师七百多人相约在今天,感受与灵魂的对话:“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
-
在罗家河诞生的教练型教师的种子团队,乘上了生命至尊的航船,以开放的心态驶入黄河,迎接生命之尊崭新的姿态;用拥抱的温度进入渤海,连接生命至尊真诚的深度。
-
在河南省灵宝市寺河乡罗家河村,踞溪画苑大门左侧的墙壁上,赫然出现了“郑州新世纪课程研究院生命至尊教育课程研发实验基地”和“加斯顿教育勇敢的心特约实践基地”两块赏心悦目的牌匾,红纱揭下的瞬间, “喀嚓”、“喀嚓”手机照片通过WiFi传送,立刻在微信、博客上红遍了地球村。
-
2015年6月4日9点20从郑州启程,到6月7日23点返回郑州。在我的人生字典里多了两个显赫的词语“致慧”和“醒觉”。
-
颁奖会上,我深深地鞠了两次九十度的躬。一鞠躬,感谢台上领导对自己工作的赏识;二鞠躬,感谢台下同事对自己工作的支持。“草根准记者”这面镜子,把自己教育生涯的里程碑,照得很亮很亮。既有历程的摸打滚爬,又有前程的追求奋斗。
-
如其说是卢文艺、景国成和卢娅成就了“卢氏数学直观思维模型”,不如说是“卢氏数学直观思维模型”也成就了卢文艺、景国成和卢娅。教师只有像学着一样研读教材,探究规律,一定会像卢文艺、景国成和卢娅一样成为天然的教育专家。因为,我的教育生涯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
听了三天生命幸福教育的课程,毕生第二次遇到国外大师讲课,完全是通过翻译听懂了全部课程。虽然,没有被神化,但是,受益匪浅。大师讲的我基本都做到了,但,就是没有系统地升华为理念,情感一类的课程。但我知道,活出生命的喜悦,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要靠自己内在的精灵——心理素质和阳光心态来主宰。
-
更值得庆幸的是郑州市新世纪课程研究院主办召开了这次“卢氏数学直观思维模型研讨会”,不仅是卢氏父女科研成果挺进中原,走出国门的平台,而且,也是与会人和卢氏父女之间学术碰撞、沟通的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