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基于网络的教师实践社区COP学术研讨会”以“教师专业学习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为主题的征文中,我的论文荣获三等奖。
-
她叫董雅青,是华苑职业高级中学的校长。1994年年底,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走上了艰难的办学之路。她,生活有情趣,办学有思想,是一位做学问的有心人。她悉心探讨学习上海等地的学校管理之道;接纳吸收外向型民办教育的先进理念。最终逐步形成了她自己的“民办教育、服务于民,创办一流学校,奉献一流业绩”的办学宗旨。
-
就高效课堂的课堂文化的落实问题,于春祥老师认为这是很要命的事——课堂改革班级文化建设。他说:“没有文化就没有氛围,没有氛围就没有凝聚力,要做好班级文化的竞赛、巡展和评价工作。要追求卓越,向上向善,建立班名、班风、班训、班歌等等一系列的识别,来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生存状态。”
-
职业生涯的“平凡”是种人生,“平静”是种境界,“平常”是种态度,教育教学的“追求、热血、责任”,说起来容易,却意味着要付出聪明和智慧。这种聪明和智慧,就是要求在自己爱岗的基础上,拥有“思想硬、业务硬、质量硬”的作风和“乐业、勤业、精业”的美德。唯有这样才能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快乐、感恩、奋斗、成功”的幸福人生。
-
从信中可以看出,您关注的不仅仅是教育信息技术,而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信息技术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见地,而这正是我们共同面临的困惑和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
10月30日上午,接到《中国教师报》记者郭瑞的采访通知,约请我就《传统黑板与电子白板》的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几经准备于11月4日凌晨4点44分,将稿件发给了记者郭瑞。11月12日下午接到郭瑞的电话通知,说是回答得很细致、很周到,准备刊用。不过,所举的案例全部删掉,只保留我的观点。
-
我想说的是完美课的堂教学理念是教育技术价值观的新基点,教学艺术是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完美愿景。等到教师的课件设计、制作、应用十分娴熟时,完美的课堂教学就步入了“有思想、有创意、有情趣、有美感”的至高境界——实现其教育真正价值,即育人,而非只是作为艺术化了的工具和手段去促进学习。
-
-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在我市实施的一年多以来,诸如:“卫星下载的教学资源与现行教材不配套、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就用不上远教设备和资源、教师每天工作紧没有精力上多媒体课”等等客观借口一度成了困扰远教设备和资源充分应用的难题。
-
灵宝市网络教研的三大“资源超市”和三大“互动平台”,使教师中自发产生的网络教研零星浪花,汇入灵宝市网络教研的滚滚浪潮,在完善传统教研方式的同时,深化了课堂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