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穿行于蜿蜒平整的卢氏县农村公路上,望着沿线绿意浓浓、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畅、安、舒、美” 的路域环境让人惬意。改扩建后的道路宽阔平坦、标志标线醒目。道路两侧的绿化、亮化错落有致,一层一层的烟田连同处于盛产期的果林,一阵风吹过,如绿波起伏荡漾,还有随风起舞的花草树木,夹着道路绵延向前,绘就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卷。
-
“礼赞卢氏颂巨变”征文展播(023)| 侯咏红:路通业兴幸福来
-
回忆,是一条沟通现在和过去的大桥,可以连接一个长长的、幽静的时光隧道。穿过时光隧道,我置身于79年前的一个战场。也是一个清晨,晨光熹微,天空已被炮火映红,霞光炫目,如同血染的一般。隐隐约约传来密集的枪炮声、喊杀声、军号声,声声震天,不绝于耳。
-
【弘农诗社】中原之巅汉山.将军岭采风诗词专辑(总第259期)
【弘农诗社】 是为诗词及文学爱好者搭建的展示作品、交流心得的平台,旨在分享文友们原创诗词、散文、心灵感悟、随笔等,营造一方陶冶心灵的净土,开辟一片诗意芬芳的田园牵手弘农诗韵,醉咏诗意人生!欢迎分享微信公众号。
-
时光荏苒穿梭过,心潮澎湃涌心窝。9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然而,红25军穿过卢氏的四天三夜却深深地定格在人们的心间。一个雨后的清晨,我们慕名来到红色革命老区卢氏追寻当年那“红色铁流”留下的印记。沿着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路,一路前行,一路寻觅,寻觅那一串串深深嵌刻在卢氏山谷间那突破艰险曲折、通向胜利的红色足迹。
-
《牡丹》杂志是由洛阳市文联主办的哲学与人文科学类半月刊纯文学杂志,1957年创刊以来,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欢迎。作为河南省一级期刊,以刊载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内容为主,是发表高品质文学学术作品的园地和信息平台。
-
我的家乡灵宝市,位于豫秦晋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西部山地,南依秦岭、北濒黄河,东接陕州、西临潼关。家乡秀美山峰众多,有“天然氧吧”之称的森林公园燕子山,有亚洲高山果园、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寺河山,有高耸入云、遍布风力发电的大青山,有高山草甸冠云山,有“石瀑布”的国家地质公园娘娘山、有“小华山”之称的道教圣地亚武山,近年有开发中原之巅汉山。
-
绵绵细雨里,青山如黛,隐约呈现在云雾缥缈的远方;阵阵涛声中,激情似火,穿越时光的歌声回荡在耳旁。车轮飞转,思绪的翅膀在寻梦的路上尽情翱翔,响彻了85年的大合唱乐章依旧回荡心间。
-
“汉山高势压三峰,更觉岧峣翠色重。” 2024年8月13日,灵宝市作家协会的会员们,带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学的执着,踏上了汉山这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他们用敏锐的目光捕捉汉山的美丽,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汉山的神韵,用真挚的情感抒发对汉山的赞叹。
-
“汉山高势压三峰,更觉岧峣翠色重。” 2024年8月13日,灵宝市作家协会的会员们,带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学的执着,踏上了汉山这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他们用敏锐的目光捕捉汉山的美丽,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汉山的神韵,用真挚的情感抒发对汉山的赞叹。
-
史书是干年历史的浓缩。每次掩卷之后,我就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力量在撞击心扉,而后会生发出一种回肠荡气、神清气爽的感觉来,恍然间觉得一团似烟非烟的气状物总在眼前飘浮游离。我知道,那就是英雄之气。抗日战争中,遍地英雄上战场,全民族众志成城,在抗战精神下凝聚成坚不可摧的力量,最后终于战胜了日本法西斯。
-
龙乡,指灵宝市五亩乡,源于龙盘起来五亩之大的传说。青山,是五亩乡龙脉的主峰,山下的盘龙、五亩、九府、龙头山、抬头、长桥、跃天岭等皆为村名地名。
-
古人周翁曾云: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菩。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愚每每拜读,感慨不已。今东施效颦,习作此赋,亦颂莲之美。
-
当立秋到来的时候,当夏日整理行装的时候,在作别夏日的时候,我想挥一挥衣袖,但却怎么也举不起手。我还想看看伏天里滚滚云海的美不胜收,我还想让夏日的十里荷花把心房香透,我还想在夏日郁郁葱葱的绿浪里纵情行舟……
-
七夕节——世界那么大、只有我和你
-
作者简介:山女,原名石淑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联全委会委员,省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奔流》杂志编辑。长篇小说《山女的世界下着雨》入选《长篇小说选刊》。出版散文集《长在山间的文字》《麻雀飞过谷子地》。在《中国作家》《莽原》《山花》《雨花》《当代人》《散文选刊》等上百家杂志发文。多篇作品入选全国年度选本和高中语文试卷,获河南省“文鼎中原长篇小说精品工程”优秀奖、奔流文学奖、延安文学奖、孙犁散文奖、河南省期刊联盟奖、河南省报告文学奖。个人事迹被《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
也有人说,教书育人工作是一种挥毫作诗的过程,激情、理性、憧憬,教师要用青春做稿纸,用智慧和心血做笔墨,把培桃育李的过程化作一行行优美的诗章,每日里穿行在桃李园里,就如同在谱写诗行,在辛勤躬耕中,笑看桃李沐春风。
-
是夜,皓月当空,银辉遍洒,我信步闲游,却不期踱到一个池塘边。碧水清荷,随风摇曳,不禁眼前一亮,神清气爽,心中窃喜。正是“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一股凉意顿时从心底渗出,传遍全身,爽快至极,难以名状。“好一个纳凉的舒心之处!”心中暗赞道。
-
跟着《奔流》的节奏 原刊《时代报告》2024年第6期 吉项鱼 《奔流》复刊 2014年10月,我在三门峡作协主席杨凡的带领下,来到了省城郑州,参加《奔流》文学杂志的复刊仪式。在告别之时,文学院的领导们一再嘱咐:“文学院就是各位作家的家,到了郑州,就尽管过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车子缓缓驶出,我一次次地回望着,不舍得离去。
-
“弯弯的河水流不尽,高高的松柏万年青。解放军是俺的亲骨肉,鱼水难分一家人……”每当我听到由任桂珍演唱的电影《红日》插曲,我的心中就会情不自禁地荡漾着一股暖流,眼前浮现出军民一家亲的动人画面。
-
说到苹果,从儿时至今,一直有一种生生相依的感念,也有一种血脉相传的情怀。小时候,听闻寺河山盛产苹果,而相邻的我们这边,一直以种粮为业,没有果木。因而,在儿时的记忆里,苹果一直是稀罕物儿,是一想起来就让人唇齿生津的人间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