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詹大年/ 青少年“混社会”,很有必要

    在我四十多年的教育经历中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些学习不咋滴还经常“跟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的学生,走人社会后,往往混得像模像样。相反,一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霸却混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我认为,教育的价值就是把人“人化”,把人“社会化”。而那些“跟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的学生,恰恰是不小心把自己社会化了。

  • 孙瑞雪:孩子缺失的父爱,该怎么弥补?

    父亲的爱跟母亲的爱有很多的不同。母亲的爱更多的是情感的、情绪的感觉,但是父亲的爱充满了理性的色彩。 父亲是很理性的,他跟孩子的对话、做事情都很理性。但是我们现在会看到的很多父亲常常对孩子火冒三丈。因为父亲的童年成长得不好,所以他失去了一个父亲身上的那种韧劲、坚定、理性、勇敢、和承担,这些都是男性力量的一部分。

  • 詹大年/别跟学校“讨说法”,因为孩子伤不起

    我当校长30多年,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见过、听说过、处理过不少的家长到学校“讨说法”的案例。有的“公了”,有的“私了”,最后基本都把自己的孩子“废了”。

  • 詹大年/全家的成年人联合起来对付一个孩子......这是家庭教育吗

    家庭是什么?生物学、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各个领域对家庭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家庭,是教育发生的地方(即“教育场”)。这是教育学对家庭的理解。那么,教育是如何在家庭里发生的呢?当家庭具备生育、生产、生活、养育、保护、休闲、娱乐、发泄、教育等生命成长所需要的功能的时候,家庭就是一个“教育场”。教育就在这个磁力“场”里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 民办学校,只有一条路可走

    民办学校唯有走出与公办学校的同质化竞争才能生存下去,因而要跳出应试思维异质求生,在教育主题上寻求转向,变升学中心为生命中心,变课堂中心为生活中心,变知识中心为心灵中心。

  • 詹大年/深圳这所小学的学生在学校可以赚钱,还可以承包土地

    三年前,我参观过香山里小学的。剑宜调到香山里后,告诉了我。并特意说:“如果到了深圳,一定要来香山里。”我当然想到剑宜主理的香山里再看看。因为香山里小学比荔林小学场地要大一些,肯定更适合剑宜去“打造”。香山里小学也不大,但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让你发呆很久很久。

  • 詹大年/校长的价值不是把学校做大做强

    我的丑小鸭中学办了13年了。这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民办学校,只招收来自全国各地的不能正常上学的孩子。“原来的学校不要我们,我们也不要学校。”这是一些孩子对学校的印象。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这些孩子是最不安全的,甚至有的人跟我说:“詹大年,你办这样一个学校就等于自杀,时时刻刻背着一个炸药桶。”

  • 【李镇西】貌似“深刻”,实则不懂常识——席慕蓉质疑《愚公移山》有道理吗?

    大概是十年前,她在南开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出“把《愚公移山》从教材中移除”,理由是愚公移山是一种破坏生态环境、不尊重自然的行为,她说:“这个故事太可怕了!”她对于大自然的关切,我特别有共鸣,人类的确不应该无休止地“开发”自然资源了,这是在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大自然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能没有大自然。但这和《愚公移山》有什么关系?《愚公移山》是另有所指的寓言,而不是“向大自然进军”的新闻稿或“如何移山填海”的教科书。

  • 詹大年/ 孩子的生命,承受不了来自成年人的伤害

    比如,我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我们家孩子什么都爱,就是不爱学习。”这句话本身就有矛盾,“什么都爱”就不是学习吗?这是把广义的学习与狭义的书本知识学习对立起来了。如果,我们对“学习”的概念认知是错误的,那么即使孩子已经在学习了,我们也看不到孩子学习的状态,甚至还会责备孩子“不爱学习”。

  • 詹大年/ 家长和老师“并肩作战”,会让孩子陷入孤立、恐惧、抑郁的境地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剧情很简单,或许也是你经常遇到的。有个初二男生,上课是戴着耳机(疑似听音乐),被老师发现。这当然是大问题——不好好学习,破坏纪律,不尊重老师,带坏全班同学,等等,这是大帽子都适合他。

  • 詹大年/马斯克的汽车比人还聪明了, 你还在禁止孩子玩手机吗?

    特斯拉没有方向盘,也没有踏板,因为特斯拉不是车,而是车型机器人。这样,就不是驾驶员开特斯拉,而是特斯拉“开”驾驶员。“驾驶员”不需要学驾驶技术,也不需要学交通规则。坐上车,只需要知道自己去哪里想干什么就可以了,你只要告诉你的“车”,它就会带着你帮你弄得妥妥的。因为,特斯拉比你更聪明。

  • 詹大年/ “不想上学”的孩子,需要的是治愈,而不是教育。

    如果孩子不去学校了,很可能只是“不想上学”,而不是“逃学”。虽然"逃学"和"不想上学"在表面上都表现为不愿意去学校,但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的。  逃学,通常是一种规避责任的行为。逃学的背后很可能是孩子的行为习惯问题,或者对上学的价值认识不足。

  • 事关评职称,有啥新变化?

    职称评审,事关8000万专业技术人员聘用、考核、晋升等重要方面。10月以来,各地进入职称评审高峰期。评审信息如何查询?今年有何新变化?不在国企或事业单位能申报吗?

  • 詹大年/家长与老师“并肩作战”?挺可怕的

    我的一位好朋友,教了一辈子书。退休以后老两口专业给两个孙子当陪读。他说:"没想到,我退休以后更累。每天要接送两个孙子上学、放学,还要陪着他们做完作业,每天要时时刻刻盯着两个家长群,生怕漏了群里的信息。如果漏看了群里的信息,就怕被认为'不配合学校',又担心孩子在学校挨批……配合呀,配合呀,已经完全没有了自由。"

  • 詹大年/办一所温暖的学校(2)——“校长,救我!”

    “校长,救我——”小方冲进杨校长的办公室,大声说:“杨校,请你救救我。”“你遇到什么了?什么事?你慢慢说。”杨柳校长示意小方坐下,慢慢说。小方把手里的一种纸递给杨校长,说:“杨校,你看,我接到学校法庭的起诉书了。要上法庭了,你要帮我。”“起诉书?帮你?我怎么帮你?”杨校不解地问。

  • 如何减少青春期孩子对电子游戏的依赖?专家支招——

    我家孩子上初中了,成绩不太好,特别喜欢玩电子游戏,一玩起来就停不下来,说多了怕孩子逆反,影响亲子关系,不说又担心他就此沉沦下去,一发不可收拾,十分纠结!作为父母怎么才能在不破坏亲子关系的基础上减少孩子对电子游戏的依赖?

    校园观察 殷飞 2024-10-09
  • 教育缺了一门“学习学”

    我们天天喊着让学生好好学习,可什么是学习?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一词最早出于《礼记》的“鹰乃学习”,是说老鹰如何教小鹰飞翔,它的延伸意义显然值得思索品味。

  • 詹大年/ 今天,为什么很多孩子“不爱学习”?

    当我们教育孩子“爱学习”的时候,就已经设定了“学习”是不容置疑的,是值得去“爱”的,是必须去“爱”的。但如果某一种“学习”是陈旧的,是不适合的,是折腾的,是无意义的,或者对“爱学习”的设定是以控制为目的的,那么,对这样的“学习”,我们的孩子也要去“爱”吗?如果我们的孩子“不爱学习”,是不是应该支持他呢?

  • 教育,还有“另一套”

    人的成长根本上是认知的突破,靠经验做事而拒绝改变,其实是站在“愚昧之山”上自我欺骗而已。但当意识到这完全是因为无知造成的局限时,一种害怕被淘汰的恐惧会将他抛入“绝望之谷”,越恐惧的人就表现的越顽固。这个阶段的人,谁也无法改变他,除非他开始尝试自我改变。

  • 佐藤学:改变一所学校,需要敞开所有教师的课堂

    我接到的多数来自校方的请求,都是让我去演讲。但事实上,因为一次演讲而使得学校或是授课有所改变的,还从来没有过。既然如此,那么究竟为什么邀我去演讲的请求还是如此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