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涧悲歌卷细澜,嵩山俯首悼先贤。谁人不仰老师誉,笑貌音容浮眼帘。
-
-
刘老师 我们相识于2014年
-
刘老师:您没有走,
-
天堂打开了一扇门 一个温暖的灵魂 一颗不泯的童心 一束照亮暗黑的光 伴随着朗朗诗声 从金沙滩,银沙滩 蹒跚走来……
-
教师节是人们一直都很重视的节日。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庆祝和表达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今天是教师节。对一个曾经做过教师的我来说,也感到一丝自豪。尤其是昨天发生的一件事,更促成了我要写点感想。
-
退休前, “电教伴我教书育人”是我执着教育事业41年中,“与时俱进,惜时增效”的真实写照。退休时,是人生里程碑的大转折。正如电教中心主任任杰所说:《顶天立地“不老杨”——写在杨丰烈兄退休之时》。退休后,在古都洛阳、省城郑州、首都北京的五年银龄新生活,何止是夕阳红发余热,简直是新动能,新征程。
-
稻浪荷香逐柳云,山川谷米赛流金。诗朋把酒同欢唱,燕赵田园赋雅音。
-
城市的生命,是人类赋予的。城市是人类离开穴居、走向文明的第一个驿站。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诗经》中:“文华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古代,有关城市的起源,有三种说法:防御说、集市说、宗教说。于我而言,更倾向于集市说:因贸易而成市,因方便贸易而筑居。居多,便成了城。看起来,市在前,城在后。
-
据说该索道是三门峡市首条登山索道,也是河南省海拔最高的索道,总投资1.2亿元,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脱挂式八人吊箱设计,索道总长度为2300米,水平距离1970米,起点与终点之间海拔落差972米,设计最大运量为每小时1500人次,最高运行速度为每秒6米,单程最短用时7分钟。
-
抗日烽火连天起,伟大胜利铭心底。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里,79年前的那一幕令华夏子孙们欢腾不息,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为了这一胜利,中国军民浴血奋战14年,伤亡超3500万。
-
周浩榮, 珠海非遗文化传播者,珠海嵘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澳门科技大学珠海校友会优秀校友,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成员,珠海市新业态青年协会成员,珠海电台常驻嘉,2024年度“斗门好人”获得者、“斗门乡村振兴好青年”获得者。
-
“礼赞卢氏颂巨变”征文展播(023)| 侯咏红:路通业兴幸福来
初秋时节,穿行于蜿蜒平整的卢氏县农村公路上,望着沿线绿意浓浓、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畅、安、舒、美” 的路域环境让人惬意。改扩建后的道路宽阔平坦、标志标线醒目。道路两侧的绿化、亮化错落有致,一层一层的烟田连同处于盛产期的果林,一阵风吹过,如绿波起伏荡漾,还有随风起舞的花草树木,夹着道路绵延向前,绘就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卷。
-
回忆,是一条沟通现在和过去的大桥,可以连接一个长长的、幽静的时光隧道。穿过时光隧道,我置身于79年前的一个战场。也是一个清晨,晨光熹微,天空已被炮火映红,霞光炫目,如同血染的一般。隐隐约约传来密集的枪炮声、喊杀声、军号声,声声震天,不绝于耳。
-
【弘农诗社】中原之巅汉山.将军岭采风诗词专辑(总第259期)
【弘农诗社】 是为诗词及文学爱好者搭建的展示作品、交流心得的平台,旨在分享文友们原创诗词、散文、心灵感悟、随笔等,营造一方陶冶心灵的净土,开辟一片诗意芬芳的田园牵手弘农诗韵,醉咏诗意人生!欢迎分享微信公众号。
-
时光荏苒穿梭过,心潮澎湃涌心窝。9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然而,红25军穿过卢氏的四天三夜却深深地定格在人们的心间。一个雨后的清晨,我们慕名来到红色革命老区卢氏追寻当年那“红色铁流”留下的印记。沿着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路,一路前行,一路寻觅,寻觅那一串串深深嵌刻在卢氏山谷间那突破艰险曲折、通向胜利的红色足迹。
-
《牡丹》杂志是由洛阳市文联主办的哲学与人文科学类半月刊纯文学杂志,1957年创刊以来,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欢迎。作为河南省一级期刊,以刊载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内容为主,是发表高品质文学学术作品的园地和信息平台。
-
我的家乡灵宝市,位于豫秦晋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西部山地,南依秦岭、北濒黄河,东接陕州、西临潼关。家乡秀美山峰众多,有“天然氧吧”之称的森林公园燕子山,有亚洲高山果园、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寺河山,有高耸入云、遍布风力发电的大青山,有高山草甸冠云山,有“石瀑布”的国家地质公园娘娘山、有“小华山”之称的道教圣地亚武山,近年有开发中原之巅汉山。
-
绵绵细雨里,青山如黛,隐约呈现在云雾缥缈的远方;阵阵涛声中,激情似火,穿越时光的歌声回荡在耳旁。车轮飞转,思绪的翅膀在寻梦的路上尽情翱翔,响彻了85年的大合唱乐章依旧回荡心间。
-
“汉山高势压三峰,更觉岧峣翠色重。” 2024年8月13日,灵宝市作家协会的会员们,带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学的执着,踏上了汉山这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他们用敏锐的目光捕捉汉山的美丽,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汉山的神韵,用真挚的情感抒发对汉山的赞叹。
-
“汉山高势压三峰,更觉岧峣翠色重。” 2024年8月13日,灵宝市作家协会的会员们,带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学的执着,踏上了汉山这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他们用敏锐的目光捕捉汉山的美丽,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汉山的神韵,用真挚的情感抒发对汉山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