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研的20个核心聚焦方向与实践路径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小学教研工作需突破传统框架,从“通用化”向“学科化”“个性化”“深度化”转型。基于对当前教研实践的深度思考,我们认为教研工作可在以下二十个关键领域重点聚焦、持续发力,为新课改落地提供专业支撑。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25
  • 新学期开学创意策划15招:让报到季成为成长新起点

    新学期报到并非流程堆砌的疲惫开端,而应成为一场触动心灵的育人实践。当我询问众多校长是否拍“入学照”时,常得到的回答仅限于毕业典礼的影像记录。而入学呢?我们为何不能为每段成长清晰标记起点,让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得以不断回溯教育的原点?观察、了解、陪伴,才能开启真正属于他们的学习旅程。这些创意,正是围绕此核心展开: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24
  • 新学期开学到季成为成长新起点直击心灵的创意设计

    学期报到并非流程堆砌的疲惫开端,而应成为一场触动心灵的育人实践。当我询问众多校长是否拍“入学照”时,常得到的回答仅限于毕业典礼的影像记录。而入学呢?我们为何不能为每段成长清晰标记起点,让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得以不断回溯教育的原点?观察、了解、陪伴,才能开启真正属于他们的学习旅程。这些创意,正是围绕此核心展开: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23
  • 2025秋季新学期破解教育教学管理从形式到实效10个微创改革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不少学校陷入了"重流程轻结果"的困境:工作按部就班推进,总结报告按时完成,但实际成效却微乎其微,甚至出现"劳师伤财"的空转状态。究其根本,在于管理重心过度落在“事情做了没有”的表象核查上,而忽视了更为关键的“目标达成了没有”这一核心指标。这种形式与实质的偏离,造成了宝贵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23
  • 一所学校从优秀走向卓越进阶之道

    "优秀是卓越的天敌",这句看似矛盾的论断,恰恰点破了许多学校发展的瓶颈。当一所学校在现有框架内游刃有余,甚至成为区域标杆时,过往的成功经验反而可能化作思维的枷锁,让人在"优秀"的舒适区里止步不前。从优秀到卓越,从来不是量的叠加,而是质的跃迁,需要一场向内的觉醒与向外的突围。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20
  • 开学不重样!直击9大校园微创新

    教育的魅力,藏在学生眼中的光里。新学期伊始,当校园从“规训场”变为“成长实验室”,当学生从“参与者”变为“参加者”,教育便有了更生动的模样。以下九大创新,正是以“学生为主角”的教育探索,让校园真正成为滋养个性、点燃热情的地方。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18
  • 新学期伊始,学校要善待这六类需要格外关爱的教职工

    开学的钟声即将敲响,校园里的每一份忙碌都承载着新的期待。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在规划教学、部署工作的同时,更该将人文关怀落到实处——它从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应体现在对教职工的理解与支持里,渗透在工作量的调配、待遇的保障中。新学期,愿每一位校长、董事长都能多一份留意,善待这六类需要格外关爱的教职工。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17
  • 詹大年/这位伟大的母亲,用“关系学”治愈了自闭症的孩子

    杨丽给我留言,她说要去广州见我,那态度有点不由分说。我真不知道她是怎么知道我的广州行程的。说实在的,我在广州26中的时间一共才4个小时,我要讲课,根本就没有时间和她说什么。

    时效研究 詹大年 2025-08-16
  • 教育问道AI之028 新修订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有什么变化?在教学中应注意什么?

    初中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都是全国统编教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地位仅次于语数英三大主科。北京市2025年中考改革,取消小四门,除语数英三大主科外,只考道德与法治、物理和体育,可以看出道法课程的重要性。根据2022版义务教育新课标修订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有什么变化?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我请教Deep Seek,回答如下,可供初中道法老师参考。

    时效研究 王敏勤 2025-08-15
  • 建议贴:十处暖心细节,让开学季成为孩子记忆里的"高光时刻"

    八月的风里已裹着秋的温度,校园里的梧桐叶正酝酿着新学期的故事。当孩子们背着书包再次踏入校门时,那些藏在教室角落、走廊转角、食堂餐桌的"小确幸",往往比宏大的仪式更能点亮成长的瞬间。今年暑假收尾之际,我们梳理了十件"小事清单",愿每所学校都能用细腻的用心,为孩子们铺就一条温暖的开学前行路。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14
  • 实用指南:从记到忆,解码高效记忆的十大科学细节

    记忆是学习的基石,而背诵则是知识内化的重要路径。但现实中,许多学生“记不住”“忆不出”的困境,往往源于对记忆规律的忽视。本文结合认知科学、脑科学与教学实践,梳理出提升记忆与背诵效果的十大关键细节,助教师引导学生走出“低效记忆”怪圈。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12
  • 教育问道AI之022 近三年高考语数英试题,天津卷比全国一卷、二卷难还是易?

    由于天津的高考是自主命题,不同于全国大部分省和自治区语数英三科用全国一卷或二卷,有人认为天津自主命题难度肯定小于全国试卷。带着这个问题我请教了Deep Seek,答复如下,可供大家参考。根据近三年的高考情况分析,天津卷(自主命题)与全国一卷、二卷在语数英三科的难度上存在一定差异。整体来看,天津卷的难度通常低于全国一卷,但部分科目(如英语)可能在某些方面更具挑战性。以下是具体对比分析:

    时效研究 王敏勤 2025-08-09
  • 新学期教师成长备忘录:十条"忌"醒,请与我们共守

    新学期伊始,既是教育征程的新起点,也是自我提升的关键期。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既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轨迹,也塑造着自身的职业底色。在此,为各位同仁送上十项温馨提醒,愿我们共同规避误区,在教育之路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06
  • 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六件套

    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其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学校以系统思维搭建阶梯、创设生态。基于实践探索,从"微创"视角出发,通过六项策略的协同发力,可让教师成长更具方向性、实践性与可持续性。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05
  • 破局学校管理“中梗阻”:从九条病灶看执行不力的深层困局

    学校管理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执行的“中梗阻”往往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瓶颈。梳理日常管理中的痛点不难发现,执行不力并非单一环节的失误,而是多维度问题交织的结果。从决策布置到落地见效的全链条中,九条典型病灶值得深思。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05
  • 破局学校管理“中梗阻”:从九条病灶看执行不力的深层困局

    学校管理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执行的“中梗阻”往往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瓶颈。梳理日常管理中的痛点不难发现,执行不力并非单一环节的失误,而是多维度问题交织的结果。从决策布置到落地见效的全链条中,九条典型病灶值得深思。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03
  • 让学校教学研究接地气的八点思考

    教学研究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动力,然而当前不少中小学的教学研究却陷入“重形式轻实效”“重理论轻实践”的困境:教师疲于撰写论文、申报课题,研究成果却难以落地课堂;看似热闹的教研活动,实则与教学痛点脱节。这种“悬浮式”研究不仅消耗了教师精力,更偏离了教学研究服务教学、促进成长的本质。如何让教学研究真正“接地气”,成为破解中小学教研困境的关键。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02
  • 中小学高质量发展的破局之道

    在教育生态持续优化、竞争维度不断升级的今天,中小学正面临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深耕"的关键转型。内涵发展绝非抽象概念,而是以文化为魂、课程为基、课堂为核、管理为翼的系统工程。唯有锚定关键着力点,方能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真正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01
  • 经验贴:校内中层竞聘的科学化路径探索

    在学校管理体系中,中层干部是连接校级决策与一线教学的关键枢纽,其统筹能力、执行效率与教育情怀,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质量与温度。然而,当下不少学校在中层岗位竞聘中仍陷入"唯演讲论"的误区——仅通过一场公开演讲便决定人选,虽能考察教师的表达能力,却难以全面衡量其综合素养与管理潜力。如何突破这一局限,构建更科学的竞聘机制?笔者结合实践观察,提出以下系统性解决方案。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7-30
  • 教师干货 | 36个细节,筑起优质课堂的“三维基石”

    双减工作落地以来,有效的遏制了一些不规范的教学行为,也让一些老师深刻体会到教育的质量在课堂,课堂的质量在教法,教法的优、劣在教师。今日课堂三维基石中36个小细节,将带您奔赴优质课堂。

    时效研究 蒋庆军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