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杂事,拉黑破事,专心正事,很重要,但不够。还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这个空间是自留地,是拿来生活的,不是“讨生活”的。在这个空间里,去创作,去玩味,去躺平,去思考,去治愈,去收获......爱干啥就干啥。如果没有这样的空间,万一哪一天愚公再世,移走了“杂事”“破事”二山,你反倒觉得无所事事,那如何是好?
-
-
肖知兴对话彭凯平:教育之困,孩子的“四无现象”,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都想在这个时代,给孩子们一个幸福的人生,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和教育孩子?
-
【慧 · 实二小】蛇舞青春,乐考“悦”童年 —— 二年级无纸笔学业测评活动
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我校二年级教师精准定位本学期学业重点,并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经过深入的讨论和精心的策划,为学生设计了一系列既有趣味性又具挑战性的闯关活动。
-
我曾经有个老网友,还是那种比较聊得来的网友。从她的朋友圈里时不时闪现的“金句”看得出,她是做家庭教育的。去年,她告诉我,她的孩子13岁,已经辍学一年多了,呆在家里不出门,亲子之间已经“无法沟通”了。她求助于我,问我“怎么办”。
-
在教育的征程中,每一次探索都是对知识高峰的勇敢攀登,每一次研讨都是对教学智慧的深度挖掘。随着学期末的临近,市一中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期末复习研讨课活动,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师生们期末复习的前行方向。
-
放假了,一些家长看到孩子玩手机,就焦虑了,崩溃了。那么,我们应该问自己:孩子如果不玩手机,玩什么?还有什么比手机更好玩的?关键词:玩。玩什么。
-
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以问题为驱动,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的学习方式,2024年2月,被正式纳入高新课程。学校每学期拿出5%的课时,促进学生完成了38个项目的探究。在多种形态的项目实践中,学生拥有了真实的解决问题经历,锻炼了探究、思考、社交、交流、自我管理技能,培养了欣赏、尊重、宽容、正直、自信等优良品格。
-
好的家庭教育其实就两个字:示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谁更重要?当然是家庭教育有人说,还是学校教育更重要。我说,学校教育的确非常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都只是家长教育的重要补充。
-
【筑梦高新】变“讲堂”为“学堂” ——“三学”课堂之初中部过关展示课
12月24日至27日,学校跨学部开展系列活动,对本学期第二轮“三学课堂”推进情况进行检验、总结。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课题组特聘研究员李绪坤教授第四次驻守高新,全程参与系列活动,深入课堂、诊断课堂,为“三学”课堂的纵深推进指明方向,真正变“讲堂”为“学堂”。
-
老师也好,家长也好,常常会遇到孩子“听不懂,学不会”的情况。“听不懂,学不会”是“果”,那么“因”是什么?
-
老师每天给家长群发一段话,悄无声息地实现了家校共育(12月&期末版)
实现家校共育,老师们不妨尝试每天在家长群里分享一段教育感言,逐日渗透教育观念,让老师和家长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学生状态越来越好。
-
孩子输不起、玻璃心?这些提升孩子“抗挫力”的建议,值得一看 | 精选
挫折是具有两面性的,它可能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也可能是前进途中的助推器。每个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都会产生挫折感,只不过程度不同,结果不同罢了。
-
如何帮孩子提高复习效率?5个复习绝招+10个考试技巧来啦,老师家长快收藏 | 精选
临近期末 不少家长开始反映自家孩子复习效率低下 说多怕孩子心理压力大 不说自己心里也着急 不知道从哪里“管”起 怎样帮助孩子高效复习?考场上有什么答题技巧? 小编整理了 5个复习绝招+10个考试技巧 老师家长快收藏 这个期末 赶紧让孩子试试
-
在昨天《处理“早恋”问题的三条原则》发布以后,收到了这样一条留言:“......本人曾尝试用詹校长的方法处理学生'早恋',只因不能很快奏效。便被学校领导批评为'鼓励学生早恋''班里学生早恋太多'......”
-
给孩子过高的期望,事无巨细的管理孩子的生活,这样的养育方式并无益处。Julie,这位前斯坦福新生学院院长,用热情和诙谐的幽默,讲述了家长不应该用成绩和考试分数来定义孩子的成功,而应该专注在一个传统的想法:给予无条件的爱。
-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吴承恩编写而成。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
-
当一个孩子的热爱被一次又一次的压下,一次又一次的妨碍住,那么他的内驱力就会越来越没有。而内驱力没有的状态下是什么呢?就叫懒惰。
-
有一位朋友问我:"......那么,历史系的学生可以干什么?”(省略部分很有意思,但与本文内容无关,别瞎猜......)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当老师,然后让他们的学生背历史。” 只学习,不研究;只读题,不反思;只复制,不发展。这就是“假学习”“被学习”。我的学习,与“我”无关。
-
一傻不知道激发学生复习备考内驱力,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身心不在状态。二傻缺少基础知识人人过关考核表及补考过关公示表,给分的双基夯的不实。三傻不知道研究本地近三年期末测试卷,不知道新课标背景下命题走向及规律,不明晰考查重点题型是什么,出现复习的都没考,考的没复习。
-
有人问我:“孩子拖拖拉拉磨磨唧唧如何改变?”我答:“很难改变,也无需改变。就让他这一辈子做一个幸福的拖拖拉拉磨磨唧唧的人吧。”为什么?因为,拖拖拉拉磨磨唧唧,是人的性格,不是道德品质问题,也不一定是习惯问题。性格很难改变,也无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