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开学不重样!直击9大校园微创新

    教育的魅力,藏在学生眼中的光里。新学期伊始,当校园从“规训场”变为“成长实验室”,当学生从“参与者”变为“参加者”,教育便有了更生动的模样。以下九大创新,正是以“学生为主角”的教育探索,让校园真正成为滋养个性、点燃热情的地方。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18
  • 新学期伊始,学校要善待这六类需要格外关爱的教职工

    开学的钟声即将敲响,校园里的每一份忙碌都承载着新的期待。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在规划教学、部署工作的同时,更该将人文关怀落到实处——它从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应体现在对教职工的理解与支持里,渗透在工作量的调配、待遇的保障中。新学期,愿每一位校长、董事长都能多一份留意,善待这六类需要格外关爱的教职工。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17
  • 詹大年/这位伟大的母亲,用“关系学”治愈了自闭症的孩子

    杨丽给我留言,她说要去广州见我,那态度有点不由分说。我真不知道她是怎么知道我的广州行程的。说实在的,我在广州26中的时间一共才4个小时,我要讲课,根本就没有时间和她说什么。

    时效研究 詹大年 2025-08-16
  • 教育问道AI之028 新修订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有什么变化?在教学中应注意什么?

    初中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都是全国统编教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地位仅次于语数英三大主科。北京市2025年中考改革,取消小四门,除语数英三大主科外,只考道德与法治、物理和体育,可以看出道法课程的重要性。根据2022版义务教育新课标修订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有什么变化?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我请教Deep Seek,回答如下,可供初中道法老师参考。

    时效研究 王敏勤 2025-08-15
  • 建议贴:十处暖心细节,让开学季成为孩子记忆里的"高光时刻"

    八月的风里已裹着秋的温度,校园里的梧桐叶正酝酿着新学期的故事。当孩子们背着书包再次踏入校门时,那些藏在教室角落、走廊转角、食堂餐桌的"小确幸",往往比宏大的仪式更能点亮成长的瞬间。今年暑假收尾之际,我们梳理了十件"小事清单",愿每所学校都能用细腻的用心,为孩子们铺就一条温暖的开学前行路。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14
  • 实用指南:从记到忆,解码高效记忆的十大科学细节

    记忆是学习的基石,而背诵则是知识内化的重要路径。但现实中,许多学生“记不住”“忆不出”的困境,往往源于对记忆规律的忽视。本文结合认知科学、脑科学与教学实践,梳理出提升记忆与背诵效果的十大关键细节,助教师引导学生走出“低效记忆”怪圈。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12
  • 教育问道AI之022 近三年高考语数英试题,天津卷比全国一卷、二卷难还是易?

    由于天津的高考是自主命题,不同于全国大部分省和自治区语数英三科用全国一卷或二卷,有人认为天津自主命题难度肯定小于全国试卷。带着这个问题我请教了Deep Seek,答复如下,可供大家参考。根据近三年的高考情况分析,天津卷(自主命题)与全国一卷、二卷在语数英三科的难度上存在一定差异。整体来看,天津卷的难度通常低于全国一卷,但部分科目(如英语)可能在某些方面更具挑战性。以下是具体对比分析:

    时效研究 王敏勤 2025-08-09
  • 新学期教师成长备忘录:十条"忌"醒,请与我们共守

    新学期伊始,既是教育征程的新起点,也是自我提升的关键期。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既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轨迹,也塑造着自身的职业底色。在此,为各位同仁送上十项温馨提醒,愿我们共同规避误区,在教育之路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06
  • 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六件套

    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其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学校以系统思维搭建阶梯、创设生态。基于实践探索,从"微创"视角出发,通过六项策略的协同发力,可让教师成长更具方向性、实践性与可持续性。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05
  • 破局学校管理“中梗阻”:从九条病灶看执行不力的深层困局

    学校管理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执行的“中梗阻”往往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瓶颈。梳理日常管理中的痛点不难发现,执行不力并非单一环节的失误,而是多维度问题交织的结果。从决策布置到落地见效的全链条中,九条典型病灶值得深思。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05
  • 破局学校管理“中梗阻”:从九条病灶看执行不力的深层困局

    学校管理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执行的“中梗阻”往往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瓶颈。梳理日常管理中的痛点不难发现,执行不力并非单一环节的失误,而是多维度问题交织的结果。从决策布置到落地见效的全链条中,九条典型病灶值得深思。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03
  • 让学校教学研究接地气的八点思考

    教学研究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动力,然而当前不少中小学的教学研究却陷入“重形式轻实效”“重理论轻实践”的困境:教师疲于撰写论文、申报课题,研究成果却难以落地课堂;看似热闹的教研活动,实则与教学痛点脱节。这种“悬浮式”研究不仅消耗了教师精力,更偏离了教学研究服务教学、促进成长的本质。如何让教学研究真正“接地气”,成为破解中小学教研困境的关键。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02
  • 中小学高质量发展的破局之道

    在教育生态持续优化、竞争维度不断升级的今天,中小学正面临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深耕"的关键转型。内涵发展绝非抽象概念,而是以文化为魂、课程为基、课堂为核、管理为翼的系统工程。唯有锚定关键着力点,方能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真正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8-01
  • 经验贴:校内中层竞聘的科学化路径探索

    在学校管理体系中,中层干部是连接校级决策与一线教学的关键枢纽,其统筹能力、执行效率与教育情怀,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质量与温度。然而,当下不少学校在中层岗位竞聘中仍陷入"唯演讲论"的误区——仅通过一场公开演讲便决定人选,虽能考察教师的表达能力,却难以全面衡量其综合素养与管理潜力。如何突破这一局限,构建更科学的竞聘机制?笔者结合实践观察,提出以下系统性解决方案。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7-30
  • 教师干货 | 36个细节,筑起优质课堂的“三维基石”

    双减工作落地以来,有效的遏制了一些不规范的教学行为,也让一些老师深刻体会到教育的质量在课堂,课堂的质量在教法,教法的优、劣在教师。今日课堂三维基石中36个小细节,将带您奔赴优质课堂。

    时效研究 蒋庆军 2025-07-28
  • 方法贴:秋季开学让初高中学生学会学习的22个细节

    细节1:流程思维,又可以称作全流程优化,它的定义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往往由多个流程、步骤组成,把每一个流程、步骤进行优化.做到(接近)最好!就叫作全流程优化。它属于指数增长,效果是复利。环节越多,优化作用越大。单纯把学习某个环节极致优化,不如对预习——上课——练习——复习——检测这个学习系统整体环节的优化,它带来的是指数增长效应,达到1十1>2效果。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7-25
  • 教学细节里的"1234"密码:一线教师的10个高效课堂锦囊

    教育无小事,细节见真章。在教学一线摸爬滚打多年,愈发觉得:真正决定课堂质量的,往往不是宏大的教学理论,而是那些可操作、易记忆、能落地的"小细节"。今天就把实践中打磨出的10个教学细节整理出来,用"1234"的数字密码串起来,或许能为你的课堂带来新启发。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7-25
  • 观点共振还是思维独白?十维断层呼唤学校观议课协同再造

    思维独白与交流断裂:多数交流沦为轮流独白,彼此观点彼此孤立,欠缺聚焦思考的交锋与智慧链接。判断失据与直觉主导:“我认为”、“我觉得”之类主观断言充斥,缺少真实数据、教学模型等理性支撑,说服力式微。

    时效研究 王红顺 2025-07-19
  • 詹大年/想要“改变”孩子的人,可能他自己就已经犯错了

    我收到这样一则留言:"詹校长,我当教师10几年了,能教育好别人家的孩子,可是面对自己的孩子却束手无措。他上初中了,天天拿着手机玩,边写作业边玩,晚上基本都是凌晨3点才能睡觉。说他说重了或者收了他的手机就从家里跑出去整晚不回家,有时候还以自己伤害自己来要挟我们。有时候不上学也是各种搞事情......我想请教一下如何教育他。"

  • 从2025高考作文看大语文观:以笔为声,书家国万卷

    高考如秋之序曲,奏尽人间百态 —— 有人摘得 “春风得意马蹄疾” 的金秋硕果,有人品悟 “秋闱遥望孙山去” 的寂寥况味。而 2025 年 6 月 7 日这场语文考试落下帷幕时,安徽卷作文题以老舍的 “翻腾失语”、艾青的 “嘶哑歌唱”、穆旦的 “血染拥抱” 三段文字,为千万学子推开了一扇通往 “大语文” 的精神之门。

    时效研究 蒋庆军 202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