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詹大年/老师,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工具人,而是温暖的教育人

    11月22号,我在甘肃定西讲课,与安定区教育局局长宋雨洮聊天时,我们谈到管理思维与教育思维。宋局长是中师生,当过班主任,也当过校长,是纯粹的教育人。他说,管理是把人管住,教育是要让人发展。教育思维和管理思维在有些时候是相矛盾的,这时候内心也会很矛盾,甚至痛苦。宋局长说:“保护学生,不让学生的利益受伤害,是最大的教育公平,也是我们的底线。”

  • 詹大年/所谓家庭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家里可以安全地做个​孩子。

    什么是家庭教育? 家庭是个教育场。教育在家庭里自由、自然、无声无息、无时无刻地发生。好比在博物馆、在艺术厅、在电影院......没有人会明明白白地教育谁,但教育却在这些地方发生了。家庭更是不一样,因为教育在家庭里发生具有持续性、依赖性。

  • 民办学校,这样做才能吸引生源

    在应试教育时代,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关注课堂,而转型时期需要工作重心转移,即更应关注生命和生活,关注教师和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并非是说课堂不重要,而是在强调课堂被忽视的另一种功能,即培养情感和自主创造力。这才是教育的核心。

  • 詹大年/ “学生上课睡觉,学校扣老师的钱”......

    有位网友给我留言:“......教务处每节课都有老师从后门进入查睡觉的学生,若有,就用手机拍下,然后扣老师的钱。不知道您如何看待这样的操作?”学生上课打瞌睡,学校扣老师的钱。这样的情况我不是第一次听说。

  • 民办学校,家长会也可以这样开

    家长会成了家长和学生狂欢的节日, 家长会成了展示学校办学成果和学生才艺的舞台,家长会成了家长和学生亲情互动的桥梁。原来家长会还可以这么开!11月22日,在河南省封丘建勋学校,我们体味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家长会。

  • 詹大年/只有孩子,没有“教育”——好教室应该是这样的

    尊重人性,关注个性,是“教育”应有的内涵,否则那不是教育。教育是不知深浅的探索,教育是不怕牺牲的投入,想投入就要不计后果的信任,你要信任就要不计后果,教育是永不放弃的执著。——詹大年

  • 詹大年/这个教育局,四位局长都写公众号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教育局四位局长都有个人微信公众号。局长宋雨洮和副局长陈刚、康自权都是中师生,都当过班主任,也当过校长。美女副局长张雪是一位教育学硕士。看到这样的教育局领导班子,真的让人振奋。

  • 詹大年/ “校长......你最不像校长”

    “我是丑小鸭中学历史上最叛逆的女生......”小慧说,“校长,你不知道我以前有多淘气......”那一天,在我办公室,小慧给我讲她是怎么被爸爸抓到丑小鸭中学的——“我离家出走好多天了。那一个晚上,我正在酒店吞云吐雾,爸爸带着两个男人突然闯进来,抓住我的头发就往外面拽。我旁边的朋友全都吓蒙了。”

  • 詹大年/ 做学生最喜欢的那种班主任

    我当班主任的时间非常短,但我当了三十年校长从来没有离开过课堂。因为我觉得离开了课堂没有意思。我的学校有一千多人的时候,我也是认识百分之七十的学生。现在很多家长、很多学生都是我的网友。为什么?让他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校长。事实上我这个校长说来说去就是个班主任,我喜欢跟学生在一起。

  • 詹大年/办一所温暖的学校(6)——“公约”比“制度”更有温度

    昆明丑小鸭中学,全部是“不听话”的“问题孩子”。 “如何改变他们?”“如何让他们听话?”“如何管理他们?”......这是很多人问过我的问题。其实,他们缺少的不是“管理”,而是缺少给他们自我管理的信任感。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主角”,或许这就是他们对“自由”的理解。满足他们,教育就开始发生了。

  • 詹大年/初阳书院——一所最适合称作“书院”的学校

    初阳书院是吴志坚博士和刘禾秋校长两夫妇创办的一所民办学校。校舍是租来的。这里原来是龙游县的一所初中,和县城的学校合并了,校舍就空了。龙游县在浙江西部的山区,属于这个沿海省份的“第三世界”。这里很安静,适合办安静的学校。闭上眼睛一想,这老校舍很有沧桑感,看不出半点儿现代的痕迹,难怪被“合并”了。

  • 校董私密课:答民办学校5问

    批评只是一个行为,而所有的行为都是中性的,并非在二元里说好说歹,而是看批评者那颗心,是基于控制还是基于爱。就像恋人之间嬉笑怒骂,追逐打闹却是一种爱意情趣。我们主张的“去批评化”始于欣赏,是一种对生命的赞美和共情的态度,而不是对人多嫌恶和轻蔑,因而说“去批评化”是一种哲学认知。你可以“批”,但考量在于对方有什么感受,是不是传递的是爱和关怀,同样“去控制化”也是一种哲学。

  • 建勋学校的6个秘密

    关注生命,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终要回到心本上,以心为本。关注人是路径。关注人的生命,即关注人生命的三个状态,精神状态,心理状态和教师的工作状态,学生的叫学习状态。希望每个人都能够从知识的迷障里跳出来,回到关注生命本身。

  • 为什么不建议对孩子说“考不好没关系”?聪明父母说这3句话

    前些日子去朋友家,一进门就看到她愁眉苦脸的样子。原来她上初中的女儿期中成绩不佳,孩子又正值青春期,母女俩有了一些矛盾。

  • 民办学校,向建勋学什么?

    11月13日,东莞市新园学校的黄桂斌一早就赶赴从深圳飞郑州的航班,下了飞机又打车去了新乡,一打听新乡距离封丘县比郑州还要远,而封丘到建勋学校还有35公里,黄董事长简直有些哭笑不得了。

  • 詹大年/家庭,抑郁孩子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

    家庭,是抑郁症孩子(也几乎是所有人)最后的生命防线。 家庭教育,首先其实不是“教育”,也不能是“教育”,而是养育、保护。让人的生命有一个自由、安全的地方,这是家庭的第一功能。 自杀的本质,是以结束生命的方式解除精神痛苦。也就是说,自杀的目的是解除精神痛苦,而不是想结束生命。精神能得以安放,生命就可以延续。如果不是学校、家庭联合挤压——但凡其中只要有一个空间是安全的,孩子是不会选择离开的。

  • 期中全军覆没!悬着的心终于…

    期中考出来了,这回,悬着的心终于si了。家长群里一片哀嚎:“整场考试,娃最擅长的就是写下他的名字”“充分的复习固然健康,但纯粹的裸考实在精彩“”“新教材挺有知产保护意识,我家娃学不来一点”好疯癫的精神状态。有这种情况也不意外,毕竟是新课改后的第一个考试,含金量懂的都懂。

  • 詹大年/今天的孩子的特点是什么?

    在一次沙龙上,有一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今天的孩子有什么特点?”“今天的孩子的最大的特点是——我们成年人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有什么特点。”——这是我的回答。

  • 詹大年/为什么都喜欢“听话”的孩子

    为什么老师和父母都喜欢“听话”的孩子?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听话”的孩子好管。“我”省心。第二、孩子“听话”,说明“我”教得好。没有“第三”。“我”的站位,是成人立场。“听话”是成人立场。固有的概念,设定的答案,既定的程序,都已经具备。照做,就是听话。质疑,往往就是“不听话”。“教”也是成人立场。设定了孩子不懂,所以才有了“教”。

  • 詹大年/家庭教育不是“家长教育”

    家庭是个教育场。教育在家庭里自由、自然、无声无息、无时无刻地发生。好比在博物馆、在艺术厅、在电影院......没有人会明明白白地教育谁,但教育却在这些地方发生了。家庭更是不一样,因为教育在家庭里发生具有持续性、依赖性。那么,家长是什么角色呢?家长肯定是教育者,但不是赤裸裸的教育者。这个教育者是通过设计教育环境,制造教育氛围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