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太阳升起来了。尽管太阳还是昨天那个太阳,但确是今年第一次升起。昨天的问题还在纠结,又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而日子却还停留在今天。这就是焦虑。
-
-
我小时候,算是个好学生。我每科分数都很高,但我自己清楚我不是那种很拼命学习的孩子,上课会开小差,也经常不交作业,还偶尔会闹点恶作剧。所以,每到期末,我不担心我的分数,却非常害怕老师给我写“差评”。其实也不是害怕老师的“差评”,而是害怕我爹看到“差评”会揍我。
-
原来是小悦的口杯被同学不小心打破了,同学立即给小悦道了歉,并且马上去超市买来口杯赔给小悦。小悦不接受同学给她赔的口杯,说:“你看得懂吗?我的是网红杯,我要一模一样的网红杯。”不几天,同学在网上给她买的网红杯到了,当小悦看到这个网红杯时,却说:“我不要新买的杯子。我要我原来的那个,我只要我原来的那个!别的,我都不接受!”
-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不去上学是孩子的问题,是心理问题,就会去找孩子的原因,包括很多父母会跟孩子形成对立,就觉得说,为什么别人都去上学就你不能?你是不是太脆弱了?你是不是太懒散了,或者是过于敏感了?父母对孩子有很多的否定。
-
近日,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发布《致家长的一封信》,提到实行“作业熔断机制”:小学生至21:20(初中生至22:00/高中生至23:00)仍未完成作业的,请让孩子停止作业,保证睡眠。第二天向老师说明情况即可,未完成部分无需补做。
-
在我正式发言之前,先讲两句题外话:第一句,今天活动结束后,丑小鸭中学的杨副校长和向副校长给大家安排了晚餐。他们是希望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套个近乎,以便今后可以走进各位领导的学校参观学习。第二句,我把三本书推荐大家——一本是我写的《好的关系 好的教育》。一本是朱永新教授编辑的《平生就想办一所好学校(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我认为这本书特别值得校长们去读。一本是李镇西老师的第98部个人教育专著《学校的100种可能》,这是一本写国内外一些很有特色的学校样态的著作,下册的约三分之二的篇幅写丑小鸭中学。《好的关系 好的教育》我给各位每人送一本,其他两部书建议大家购买。
-
价值决定立场,立场影响价值;立场决定视野,视野影响立场;等等。本文讨论关于“教育立场是什么?”的话题,分别从“政策立场”“社会立场”“家庭立场”“教师立场”“学生立场”等五个方面理解与解读教育。
-
我搜索了一些资料,我的观点是:不管是从历史因素还是地理因素,圣诞节都不是“西方节日”,圣诞节是全球基督徒的节日。以下是我的分析。
-
建勋就是不一样。 建勋的教育不一样,只有跳出应试才能激活生命。建勋的教师不一样,只有解除对教师的控制,教师才会有尊严和价值。建勋的学生不一样,只有玩好才能学透考好。建勋的精神状态不一样,当每个生命都绽放时,这样的学校会让人来了不想走。
-
一群心理扭曲的人聚在一起会怎么样?教育要先懂得教师、了解孩子,我们再也不能以种种升学的名义“草菅人命”了,以人为本才是教育的方向。应试教育的标志是三大中心,即升学中心,课堂中心,知识中心,人本教育也需确立新的三大中心,即生命中心,生活中心,心灵中心。
-
一个只讲实话的公众号,立志用一个号影响一亿人。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供参考探讨。12月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多个地区10多名中小学校长、书记被查、被双开,多地也通报了多名领导。这些昔日在大会上大谈特谈清正廉洁的领导,光辉的形象瞬间就没了。
-
牛津教授项飙:教育系统正在生产大批陪跑、韭菜、炮灰,顶部的华丽光环全靠底层的生命力烘托
今年,关于学生自杀的消息越来越多,而更令我感到窒息的还有几张照片:中学教学楼的走廊,装上了密集的防盗网,让人分不清里面是学生还是囚徒。这些防盗网的作用自然不是防盗,而是防止学生跳楼。
-
【李镇西】我震惊于居然还有这样的“教师”——谈吴非的良知与风骨
这是一篇15年前的文章,之所以重新推出,是有感于我在镇西茶馆次条转发了吴非《师德问题,不要闪烁其辞》一文后看到的个别老师的留言。
-
“早恋”是个伪命题。但我还得用“早恋”这个词,因为,这个词通俗易懂。我对早恋问题的看法,已经在《 如何看待和处理“早恋”问题》一文里说过了。
-
12月18日新浪微博在北京举办2024年教育盛典。在这个盛典上有一个话题叫做“关注青少年心理之困”,聚焦青少年抑郁症问题。本文依据我在会议上讲的观点整理。
-
帮孩子构建好的关系,是解决一切孩子问题的基础,当我们做到关注了主体的安全感,构建了场景的温馨感,满足了需求的价值感的时候,孩子的关系自然就好了。而关系好了之后,不仅家长、老师头疼的学习问题解决了,孩子的身心也会健康发展,所以有了好的关系,才会有好的教育。
-
孙老师,刚有一个同学就问到说孩子已经 10 岁了,现在她来学习《六大核心,养出自律孩子》这个课程还来得及吗?会不会太晚了?孙瑞雪爱不可能晚,你对一个真相的掌握不管多长时间都不晚。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说我不管多大年龄,我知道这个秘密了,那怎么都不晚啊。
-
我认为,“上课走神”,“反反复复时好时坏”这应该是所有7岁孩子的正常生长状态。只是有的家长注意到了,有的家长没有注意到;有的家长在意,有的家长不在意;有的家长视为正常,有的家长视为“问题”。
-
12月13日,《与李希贵相比,我们很多人只是在折磨孩子》发布以后,留言爆满。有的是点赞,有的是羡慕,有的是焦虑,有的是无奈......还有的是希望别人帮他找到解药。
-
作画的是一些非常特殊的艺术家:智障病人、精神病人、癫痫病人、自闭症患者......其中有一位21岁的姑娘,非常漂亮,艺术家气质,但因为自小患有自闭症,几乎不说话,也基本上不跟任何人交往,但每天都会来郭老师的工作室画画,三年来从不间断。 郭老师说:“他们的直觉告诉他们,这个工作室才是他们说话的地方。画画,就是他们说话的方式——直达灵魂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