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家长给我留言,向我求助:“上学期他(孩子)不出门,就是在家玩手机,也基本不和我们一起吃饭,就吃零食。七门学科每门考试就是在10到20分之间,我看不到一点希望。我也是老师,孩子就在我的学校跟我上学......我对他的态度,一年半载调整不过来,一见他就想发火!”
-
-
如果我们不关注一棵蔬菜,可能发现不了虫子存在。对于那些虫子而言,一棵蔬菜就是它们的家园、城市,也是它们的爱情和梦想。或许人类就是宇宙的虫子,或许我们的地球只是一棵“蔬菜”,虫子们正在一棵蔬菜里奋斗,蔬菜里也有学校、校长和儿童。
-
楚天学校办学没几天,雨晨妈妈带着雨晨来报名了。雨晨妈妈一边讲一边哭。雨晨的学习成绩非常差,考试分数几乎每科都是个位数。雨晨的脾气很古怪,几乎每天都会和妈妈吵架,有时候还会动手打妈妈。特别是上厕所,雨晨不管大小便都要先把所有衣服全脱光,并且非得要一个人霸着整个厕所,否则他就不上厕所,有时候甚至会拉到裤裆里。
-
教育,请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教师,不要只对答案或者把题讲尽,请给孩子一个思维和证明自己的空间。
-
什么是好老师?好老师,是让学生爱上你教的“学科”;怎么爱上你的“学科”? 先让学生爱上“你”;怎么爱上你? 欣赏+共情+满足成就感
-
油菜花海变教室、师生背着锅碗瓢盆去野炊......这样的春日校园活动你爱了吗?
3月的校园,生机盎然,走进校园,山竹桃、玉兰、迎春......很多植物绽绿、吐芽,含苞待放。朝阳区黄冈中学北京朝阳学校,生物老师带领同学们穿梭在花草树木间。结合所学知识,观察植物的花、叶,辨认花木种类
-
3月27日,快中午的时候,我跟着中国家长杨岚走进了新加坡AIS国际学校。杨岚是两年前从中国带着孩子来新加坡上学的。杨岚是一位MBA,她的三个孩子都在这所学校上学。她向我介绍,这所学校有澳洲、英国、美国三个不同的教育体系,可以由家长和孩子们选择。我发现,在同一个校园里,学生身上穿的确实是三种不同风格的校服。
-
民校发校已进入民促法全面实施的后发展时代、后招生时代、内涵式发展时代。为此,作为民办教育研究者对民办办学人特提出十条警示。
-
至今,我都记得40多年前的中学老师说过的重点——数学老师说:勾股定理是重点。地理老师说:“五海三洲”是重点。历史老师说:五四运动是重点。
-
在生活和学习中,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我们便开动脑筋去想,努力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这就是在进行思维。老师们大概都读过一些聪明孩子的故事,如司马光破缸救友,曹冲称象,文彦树洞取球等,这些都是小朋友在问题面前,经过积极的思维活动,迅速而巧妙地找解决问题办法的事例。一个人是否聪明表现在他思维的水平上。因此,思格斯把思维称作“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
问:我们班一个特别不守纪律的男孩,不爱学习,还经常和别人打架......我每天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这个孩子身上,用爱感化他,但目前没有一点效果......我:爱,是没有附加条件的。与他改不改变无关。孩子都是感性的。当一个孩子察觉到你的爱是为了改变他的时候,你的爱是带着功利的时候,他会下意识地抵制这种“爱”。
-
有位妈妈给我留言,大意是这样:“孩子要求我给他买手机,答应买手机后好好学习,我才给他买了手机。买手机后,我和他约定睡觉前手机必须放在客厅里,上学时也必须放在客厅里。后来我才发现,放在客厅里的是另外一台破手机。没想到被他骗了!我要不要揭穿他?
-
如果孩子不去学校了,很可能只是“不想上学”,而不是“逃学”。虽然"逃学"和"不想上学"在表面上都表现为不愿意去学校,但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的。
-
“弯道超车”也好,“拉开差距”也好,目的都是要把别人“甩开几条街”。 或许,这就是高考的意义。
-
女孩弃学已经快一年了。女孩弃学的原因是因为发型不符合学校的要求,学校不让女孩进教室,理由是学生应该有“学生的样子”,否则就是“挑战学校制度底线”。女孩回复说:“不进教室就不进教室,上学也没有什么意思。”就这样,女孩弃学了,素性就披着这一头的美发。
-
“取消中考,缩短学制”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一直在呼吁的教育体系改革方向。日前,姚洋接受“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访谈时再次提到变革教育制度。这一话题再次引发热议。
-
我收到这样一个留言:“如果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却一个字都不听。怎么办?”简言之,如果教育没有效果,怎么办?下面这个例子可能不恰当,但好理解——假如,有个中学生偷偷抽烟,理由是他很焦虑,抽烟可以缓解。问题是,焦虑不违反学校纪律,而抽烟却违反学校纪律。也就是说,你可以焦虑,但不可以抽烟。那么,这位中学生应该如何选择?学校如果抓到他抽烟应该如何处理?
-
高强局长约我去成都新津讲课,并安排了我的专场,线上线下同时进行。他的理由是:“5月19日在滨州听了你的报告,没听够,才又把你请到新津来。”
-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玩耍中的小猫。你会问“小猫为什么会爱玩耍”吗?你还会这样斥责玩耍中的小猫吗?
-
法治进校园,普法护成长。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法治宣传教育,深入推进法治进校园的系列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师生的自我保护能力。3月14日,我校邀请灵宝市人民检察院赵琳检察官,给全体师生开展法治教育进校园的宣讲活动,上好法治教育开学第一课,为师生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