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教师一辈子不评职称会怎么样?

    不要太在意职称,我们算过一笔账,划不来较真:假设你23岁参加工作,女的55退休,工作32年,男的60退休,工作37年,统一按35年算。从一参加工作就是副高级职称,每月和初级相差1100元左右,按1000算,一年12000,35年一共多拿42万。如果你按正常晋升排队,中级大概10-15年,副高25-30年,赶退休也能评上副高级,退休后每月工资按7000算。一年八万四,前面那42万你只需要5年就能补齐,也就是说,你保持一个好心态,比一参加工作就评上高级职称的人多活五年,你就不亏。更何况没有人能一参加工作就评上高级职称,一般正常多在20年左右才是副高级职称,减去20年的24万,只相差18万,两年半的退休工资,朋友,只要你多活3年,你就能超过所有人的工资,保持心态,加油努力活着,其实生活不光有职称,还有诗和远方。

  • 詹大年/镇西茶馆茶友会 来的不是品茶人

    李镇西老师的公众号“镇西茶馆”早超过100万粉丝。但李老师认为“粉丝”这个说法的本身带着不平等,就把这100万称为“茶友”。但我坚持“粉丝”的说法,因为我肯定偶像的价值。很多时候,偶像就是一种信仰。这一次,李老师要去广州讲课,突发奇想地在广州回民小学举办一个“茶友会”。

  • 【写美豫灵一小】校园动态|2024-2025秋季学期第1周

    未觉夏已尽,时至已新秋。经过漫长的假期,我们终于迎来了新学期。8月29日上午,豫灵镇第一小学负责人召开了新学期工作部署会议,从校舍安全、校园环境、假期实践作业、教学安排等方面对新学期学校的整体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全体教师为新学期忙碌着、筹备着,以饱满的状态迎接新学期。

  • 詹大年/ 有些孩子,一上学就“生病了”。怎么办?

    在昆明丑小鸭中学,经常有这样的孩子转学进来:一到上学就“生病了”。有个女孩很特殊:家庭条件非常好,从小被溺爱,但学习刻苦,学习成绩相当好,自尊心特别强,如果考试名次稍有下滑,就焦躁不安。到初二下学期,女孩突发阑尾炎。手术治疗,前后10天没有上学。完全康复后,再去上学,一踏进教室就肚子疼。送回医院检查:一切正常。再去上学,又是肚子疼。一上学,就“生病”,如此反复。家长莫可奈何,只得给孩子休学。

  • 詹大年/ 中学生抽烟的问题怎么解决

    初中时、高中时,我是偷偷抽过烟的——那时候抽旱烟,还真得去偷。尽管我每年都是“三好学生”,尽管我一直是学生干部.....尽管我毕业后当了30多年的校长。不过,我真的很幸运,我们偷旱烟时,真的被抓到过,但大人只是叫我们”下次爬楼的时候要小心一点“。我抽烟,也被老师发现过,但老师也好像没有太把这件事当回事。

  • 詹大年/新学期开学,孩子最关注的是什么?

    妈妈对小宝说:“明天,你就要上学了。你不是中班的小宝了,你是大班了。明年,你就上小学一年级了......” 小宝说:“哇,好开心呀——明天就可以见到我的老师了。我要给她一个拥抱。”妈妈说:“小宝,你们班有两个老师换了。”“换了?为什么要换?”小宝有点不高兴了。

  • 詹大年/教育做不到的事,让游戏做到了;人管不住的人,让怪兽管住了。

    我们60版这一代人的小时候,上天入地,谁都不怕。那时候更是没有“安全”一说,几乎谁都可以上屋揭瓦。父母亲都要干活,很忙,也没有时间管我们,实在过分了,狠狠揍一顿,就可以消停一阵子。好在每一个小伙伴都爱玩,饿着肚子都要玩。很多时候,玩得入迷了,舍不得散伙,甚至忘记了吃饭。

  • 詹大年/ 新学期来了,“新的”很多,“旧的”咋办?

    新学期来了。新使命、新目标、新起点、新机遇、新挑战、新思路、新点子、新办法、新发展......各种“新”,令人目不暇接,也心慌意乱。很多的“新”的提法,确实是有创新意义的,但估计也有一些“新”是拍胸脯拍出来的,抑或人云亦云。

  • 当无法让自己不长皱纹时,我就明白了

    当你喜欢一个人时,无论对方做什么都是对的。反之,哪怕对方对你献殷勤都觉得讨厌。 每个人都是自己观念的奴仆,因为有一个角度在,自然会产生评判。肥胖是美是丑?显然见仁见智。 社会奉行一套“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达成共识,并不是“真理”,而是约定俗成的产物,假如你不认同它,就不会被其框定。

  • 詹大年/所谓家庭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家里可以安全地做个​孩子。

    家庭是个教育场。教育在家庭里自由、自然、无声无息、无时无刻地发生。好比在博物馆、在艺术厅、在电影院......没有人会明明白白地教育谁,但教育却在这些地方发生了。家庭更是不一样,因为教育在家庭里发生具有持续性、依赖性。那么,家长是什么角色呢?家长肯定是教育者,但不是赤裸裸的教育者。这个教育者是通过设计教育场境,制造教育氛围来实现的。

  • 詹大年/谈理想这件事,确实难为一些孩子了。

    李小宝读初一的时候,在爸爸妈妈眼里是个好孩子。有一次,爸爸问小宝:“你的理想什么?”“生一大推孩子,每天陪他们玩。”小宝不假思索地回答。爸爸目瞪口呆,吐出三个字:“没出息!”后来,小宝和爸爸妈妈的关系开始紧张了,慢慢地开始逃学,夜不归宿。

  • 詹大年/ “不想上学”的孩子,需要的是治愈,而不是教育。

    如果孩子不去学校了,很可能只是“不想上学”,而不是“逃学”。虽然"逃学"和"不想上学"在表面上都表现为不愿意去学校,但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的。逃学,通常是一种规避责任的行为。逃学的背后很可能是孩子的行为习惯问题,或者对上学的价值认识不足。

  • 开学第一课,也要“转型”

    如何设计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要围绕一个主题,即“班魂”和“组魂”来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立班魂:“我的理想班级什么样”,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小组的观点即形成每个组的组魂,整合小组见解而形成班魂。二是定班约:“我们应如何创造理想班级”,依然以小组为单位,小组的意见即是组规,整合组规而形成班约。三是建班模:即围绕四大素养选择合适的班组干部,他们必须体现出“楷模”的示范标准。四大素养即带领、关注、荣誉、取经。

  • 詹大年/对“后进生”,“转化”或者“感化”都可能是伤害

    我认为,“差生”“后进生”“潜能生”“问题孩子”......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本文无意讨论这个话题。有些孩子,很小就被贴上了“后进生”的标签。这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标签的问题呢?其实,这是孩子的本来状态与预设的评价标准的冲突。

  • 詹大年/让学校多一些“不完美”

    早几天,在我的公众号发布《上学是上学,读书是读书》不一会,就有一位好朋友打电话给我。他建议我:“把那句话删了,或者改一改。就一句话,删了也不会影响文章的意思表达嘛。”

  • 官宣:取消班主任,推行“导师制”管理模式,获得了人民日报的点赞!!

    近日,一则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消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教育部门宣布将在中小学校逐步取消班主任制度,转而推行新型的“导师制”。这一决定立刻在学生群体中引发了热烈反响,许多学生夹道欢迎,但同时也让不少家长感到困惑与担忧。

  • 【李镇西】芬兰的学生在课堂玩手机,老师们会怎么办?

    我在芬兰一个学校参观时,走进他们大概类似于我们国内手工课的教室。这是9年级的课,大多数孩子都在认真地做着手中的活儿,但后排有两个孩子在漫不经心地低头玩手机。这让我有些吃惊,更让我吃惊的是,上课老师并没有干涉。

  • 詹大年/ 上学是上学,读书是读书。

    我们小时候,“上学”叫做“读书”,“读书”就是“上学”。 我读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们讲他读的一本小说——《剑》,抗美援朝题材的。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把我们吸引住了。我就特别特别想读到这本书。不几天,我和妈妈去供销社,刚好看到柜台里摆着《剑》,我一问价格,8毛。天!8毛!8毛钱买食盐可以够咱们家吃三个月,买煤油可以够全家用半年。我不敢跟妈妈说买书的事,只是眼巴巴望着柜台里躺着的那本书。

  • 詹大年/ “择优”会对生命带来伤害

    教育,是否会由消费焦虑向着耗费生命的方向转化?“优”的背后,不是孩子的个性与需求,所满足的是成年人的各种利益。我相信,好的教育,最终会朝着人性需求的方向发展。

  • 詹大年/14岁女生在训练营被性侵后自杀……她需要的是治愈,给她的却是管教

    我办昆明丑小鸭中学,与数以千计“问题孩子”打交道。我发现很多“问题孩子”其实是患有抑郁症的孩子。他们的问题根本就不是品德问题或者习惯问题,而是生物学问题和心理学问题,甚至是未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