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教育问道AI之029 修订后的初中生物教材有什么变化,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

    初中生物和地理目前在大部分省市自治区还是中考科目,只是提前在初二考,按照赋分记入中考成绩。根据2022版义务教育新课标修订后的初中生物教材有什么变化?特别是全国使用比较多的人教版教材和山东部分地区使用的济南版教材,在内容和编写体例上有什么变化?我请教Deep Seek,答复如下,可供初中生物教师参考。

    校园观察 王敏勤 2025-08-17
  • 丑小鸭中学|“道理都懂,做起来却难”——大概是所有父母在教育路上最深的共鸣

    “道理都懂,做起来却难”——这大概是所有父母在教育路上最深的共鸣。辅导作业时,明明知道“吼叫解决不了问题”,可看到孩子磨磨蹭蹭的样子,嗓门还是忍不住拔高;看到试卷上的红叉,心里想着“要耐心分析原因”,话到嘴边却成了“怎么又错这么多”。

  • 詹大年/有多少爱,可以胡来?——从7岁自闭症孩子在夏令营遇难说起

    8月9日,7岁的铠铠孩子在大理苍山走失,13日搜救人员发现了他的遗体。铠铠是在夏令营活动中走失的。当时是4个老师,带着7个孩子,其中一个就是自闭症的铠铠。发现铠铠不见了的第一时间,老师就在寻找,为什么却找不到铠铠? 因为自闭症孩子与其他正常的孩子不一样——自闭症孩子存在社交与沟通障碍的双重困境,眼神接触与语言应答缺失,还有主动回避互动倾向,在险境中表现为“躲避而非求救”的反常思维模式。也就是说,即使铠铠听到了“铠铠,你在哪里的”是声音,铠铠也是不会呼应的,即使铠铠发现了别人在寻找他,他采取的方式是躲避而不是“现身”。

    校园观察 詹大年 2025-08-15
  • 詹大年/“如果你再努力一点,成绩会更好......”这句话背后的伤害

    很多时候,家长或者老师会对孩子说:“你如果再努力一点,你的成绩会更好......”这句话的出发点往往是希望激励孩子进步,但从实际效果和教育逻辑来看,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或者说,伤害大于激励。

    校园观察 詹大年 2025-08-14
  • 詹大年/“考上清华奖励100万”?钱从哪里来?

    今天,在新京报公众号看到一个消息:广西一女生考上清华大学,该生就读的高中学校奖励其100万元的奖学金。重奖高考优生(特别是考上清北的学生),这些年来不是什么新鲜事。大张旗鼓是手段,轰动效应才是目的。我认为,这种重奖励举措的本质不是教育,而是一种恶性的商业竞争。

    校园观察 詹大年 2025-08-13
  • 一线教师最想撕掉的九大形式主义标签

    晨起备课的思路刚理顺,班级群的打卡提醒已弹出;教案上的红笔批注还没写完,迎检材料的补充通知又发来;好不容易等来的周末,却被"自愿参加"的培训占满……这届教师的日常,总在"该做的"和"被安排的"之间反复拉扯。那些看得见的"九多九少",像一层层形式主义的茧,裹得教育初心越来越沉。

    校园观察 王红顺 2025-08-11
  • 詹大年/ 健康的生命空间本该越来越大,而孩子的空间却越来越小

    这应该是大多数孩子上学的现状——早上5点多起床,晚上11点多睡觉,期间都是作业作业作业。——在孩子的生命空间里,只有做不完的作业。去年12月初,60多位校长来昆明丑小鸭中学参观,看到学校到处都是书,听我介绍“这些书不用借也不用还,想拿到哪里都可以”之后,有位校长提了四个问题。

    校园观察 詹大年 2025-08-11
  • 建议贴:进入初三高三毕业班学子必知:影响成绩的“四重四害”

    在毕业班的征程中,每一位学子都像是在知识的海洋里奋力划桨的水手,都渴望抵达成功的彼岸。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因素会影响着大家前行的速度和方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影响成绩的“四重四害”,这可是每位毕业班学子都应该尽早明白的事。

    校园观察 王红顺 2025-08-10
  • 詹大年/对复学孩子来说,“复”比“学”更重要

    我遇到过不少休学的孩子,他们满怀信心地去复学,但入学不久却又退缩了。因为,他们害怕老师向他们要成绩,害怕家长让他们拿追赶分数的计划,他们害怕考试......因为这样的"复学",都是奔着分数去的。

    校园观察 詹大年 2025-08-10
  • 建议贴:进入初三高三毕业班学子必知:影响成绩的“四重四害”

    在毕业班的征程中,每一位学子都像是在知识的海洋里奋力划桨的水手,都渴望抵达成功的彼岸。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因素会影响着大家前行的速度和方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影响成绩的“四重四害”,这可是每位毕业班学子都应该尽早明白的事。

    校园观察 王红顺 2025-08-09
  • 观察贴:这四个反常错位现象你们学校存在吗?

    晚自习结束时,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张老师揉了揉发酸的后颈,电脑屏幕上还停在"秋季安全教育月活动方案"的文档里——明天要交检查材料;李老师手机弹出家长群消息:"王主任说下周'劳动教育进校园'要拍宣传视频,麻烦各位班主任组织学生穿校服摆拍";而最让陈老师头疼的是,班里那个总在课上摔椅子的男生,今天又把前排女生的辫子系在了门把手上......

    校园观察 王红顺 2025-08-07
  • 詹大年/教育,一半是培养自己,一半是陪伴孩子。

    “我孩子13岁了,喜欢电车,喜欢买衣服,买鞋子,喜欢和朋友一起玩......我也在试着理解和了解青春期的孩子,和他沟通不发火,慢慢跟他商量,让他自己决定他的事情,可最近还是和之前一样。我想问问詹老师这样的孩子我该怎么办。我很困惑......”

  • 詹大年/治愈比教育更重要

    今天的主持人是北大博导文东茅。文教授是北大的博士,也是北大的博导。文教授是我的同门师弟。请大家千万不要误会,我们不是在北大的同门师兄弟。我和文教授的起点是相同的,我们俩是同一所中等师范——湖南益阳师范的师兄弟。文教授在益阳师范毕业后,上了本科,后来取得了北大博士学位。我俩的起点都是益阳师范。但他已经是北大博导了,我却还停留在起点。今天,为了一个共同的话题,站在了同一个讲台上。所以,文东茅、詹大年现象,也是值得教育界去研究的。

  • 民校董事长(校长)必看:破解教育九变局的关键密码

    2025年的盛夏,一位民校董事长在董事会上翻看着最新招生数据——往年挤破头的"掐尖大战"变成了"公民同招"后的生源焦虑;手机弹窗里,家长群里转发的不再是"我校喜报",而是某机构违规补课被通报的新闻;办公桌上,新课标修订组的专家正在讲解"从育分到育人"的课程重构......

    校园观察 王红顺 2025-07-28
  • 民办教育再定义:从"补充者"到"破局者"的九维定位新解

    当"双减"政策重塑教育生态、"公参民"转制引发行业震荡时,民办教育的身份焦虑从未如此强烈——它究竟是公立教育的"补充者",还是教育创新的"破局者"?我们不妨以九个关键认知为切口,重新解码民办教育的时代定位。

    校园观察 王红顺 2025-07-26
  • 深圳16岁男孩跳桥自杀,路过女孩热吻拯救:没人要你,我要你!

    “我要你!现在别人都以为我是你女朋友,那我就是!你要是不活了,我就跟你一起死!”深圳的一座天桥上,一个女孩不顾一切地喊道。听到女孩的话,那个一只脚悬在天桥外面的男孩愣住了。看到男孩疑惑的神情,女孩一把搂住男孩给了他一个深深的吻。

  • 詹大年/是循循善诱,还是刀刀见血?……偷听一对父子的对话

    以下是一对父子的对话,孩子是初一学生。这样的说教对孩子具有全覆盖的杀伤力,但在亲子沟通中很普遍。——原谅我很不厚道地偷听了他们的对话,实在是出于好奇和职业敏感。

  • 詹大年/别“展示”了,让“成果”自己说话吧

    "我的脸皮还没有这么厚。"我说,"如果丑小鸭中学能办30年,到时候我可能会搞一个校庆。那时候,最早在丑小鸭中学上学的那些学生已经40多岁了,好多学生已经30多岁了,他们都有家了,他们都知道什么是幸福了。到那时候,我请他们带着他们的家人一起回学校,讲故事。多好!我一直认为,教育的成功,不是立竿见影的。能立竿见影的,是唱高调。"

    校园观察 詹大年 2025-07-22
  • 詹大年/浑南九小——一座教育的宝库

    沈阳市浑南九小,是一座教育的宝库。看不完,想不够。我第一次去是2024年4月21日。这次,爱心与教育研究会第14届研讨会在这里召开,我在这所学校待了3天。

  • 詹大年/为什么都喜欢“听话”的孩子

    “我”的站位,是成人立场。“听话”是成人立场。固有的概念,设定的答案,既定的程序,都已经具备。照做,就是听话。质疑,往往就“不听话”。“教”也是成人立场。设定了孩子不懂,所以才有了“教”。如果孩子“懂”了,就说明我“教”得好。如果孩子不“懂”,就说明孩子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