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错了站
黄金局的老黄要退休了,在重阳节时,局领导特意安排老黄和局里的离退休老干部一道带着家属去北京旅游。
刚好,在老黄出游的几日里,还是老黄的六十大寿。孝顺的儿子、儿媳和女儿、女婿,你三百、她五百地给父、母的出游,追加了经费。
老黄当然很高兴,为党工作半辈子,平生还是第一次带家眷旅游,特别是儿女们的孝心,使老黄心里乐开了花。
一切都准备停当,就等出发了。
可是,临出发的当天,老黄老伴娘家的弟弟来了,说是要借7000元,承包村里的蔬菜大棚。由于,这样大宗的款项必须动用掌管在老黄老伴手中的存折,取款必须要老伴的身份证和只有她知道的密码。因此,能否出游就取决于7000元是否取的顺利了。
刚好,当天停电,中国银行停办业务,来电时间预报在一个小时以后,正好是老黄他们起程的前20分钟。
在这紧急的关头,孩子出了注意:“爸爸您先随大部队走,我妈给我舅取完钱后,乘下一趟的特快。我送您时在火车站签个字,到时候你在火车站接。”
老黄也只好点头同意。
第二天,老黄的儿子打来电话说;“我妈下车后,都在火车站等了两个小时了,怎么还不见您接。”
老黄在手机里说:“我和你几个叔在火车站都等了四个小时了还不见你妈出站?对了。在哪个出站口?”
“西出站口,”孩子回答。
老黄和他的老同事们又在茫茫的人海中寻找了一个小时。
“到底在哪里 ?”老黄生气地在手机里问孩子。
“在出站口旁边的小卖部里 ,”孩子清楚地回答。
“小卖部?!这里哪有小卖部?” 老黄生气地反问。
忽然间,老黄脑子一愣。“问问你妈从哪个车站下的车!”
结果,孩子电话回来说:“爸,我妈在郑州下的车。”
“这,真实……”老黄哑语了。
老黄的老伴一辈子没有出过门,就连老黄的手机号她也记不住。她只知道,火车一停就是北京站。于是,满有把握地依然从误以为是北京的郑州火车站下车。
下车后两个小时,不见老黄来接她,就守侯在一个超市,生气地给家里打电话(这是她唯一能记住的电话号码),让孩子质问老黄是怎么回事?
当孩子问她在哪个火车站下车时,她这才问旁边的服务员。当得知离北京还不到一半的路程时,老伴才傻了眼。悔恨自己老不中用,拖累了老黄一辈子,临退休了还要让他出游不快,跟着倒霉。
随后,老黄的老伴被知情的服务员安排在站前旅社里,又被赶来的儿子,在老黄六十寿辰的当日亲自送到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