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豫西,根据地里飘红旗 (“崤函抗日烽火”系列之十一)
七月之末,三伏之中,正是盛夏里酷暑难耐的时候。伴着天空中飘浮着的朵朵白云,我来到了巍巍耸立的熊耳山脚下,去探寻那个久久萦绕在心中的抗战岁月里军号响起的地方。
“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循着这首浑厚而雄壮的歌曲声,一种无形的磁性力量吸引我来到陕州区西李村乡这个革命老区。西李村乡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东南部,东连洛宁县河底镇,北邻渑池县果园乡、英豪镇,西接陕州区观音堂镇、宫前乡,南交洛宁县东宋镇。西李村乡的名称由来已久,隋朝末年,起义军头领李密率数万众驻扎陕州一带,其中一名大将李存孝驻扎此村,后因其名声显赫,以其姓命名李村,1984年,为了区别新安县李村乡,更名为西李村乡。西李村乡是革命老区,素有豫西“小延安”之称。1945年3月,陕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西李村乡王彦村成立,李村地区成为陕县抗日根据地。
王彦村上云悠悠,往事历历闪心头。正值中午时分,三伏天里特有的天蓝云白美景径直映入眼帘,远处的熊耳山上空此时已被一大团一大团洁白的云朵笼罩着,阳光倾洒,土地平旷,村舍俨然,夏日里的村庄自有几分魅力。沿着一条乡间小路迤逦前行,不多时便走进了有名的王彦村。在王彦村的“陕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门前,望着门上悬挂着的醒目的扎绸匾额,我仿佛穿越时空一样,朦胧之间,一下子来到了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岁月里。陕县抗日民主政府于1945年3月建立,历时8个多月,隶属豫西二专署,是陕县建立的第一个县人民政权。辖区有观音堂、李村、宫前三个区的大部分地区,总面积约600平方公里。人口4万余人,是豫西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王彦村旧址纪念馆被命名为陕州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三门峡市第三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陕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为2座农家院落,砖木结构瓦房。从院门鱼贯而入,一座青灰色小院儿顿时呈现眼前。在门道两边,分别挂着“陕县抗日根据地示意图”和“河南抗日根据地形势图”,一种强烈的时代代入感油然而生。小院子的正屋是八路军挺进豫西和抗日根据地建立的图片展览室。门口上面书写着几个醒目的标语大字,“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建立人民民主新政权”。墙两边分别贴着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建设富有时代特色的宣传画和《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内容,两侧的房间是当时抗日民主政府的办事机构,主要设有县长办公室、副县长办公室、农会主席室以及民政科、财粮科、工商税务局、司法科、公安局等等。主展厅从“日军入侵民遭难”“八路军挺进豫西”“创建陕县抗日根据地”“豫西事变及平叛”“抗战胜利民欢庆”“英烈精神永传承”六个方面,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陕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抵御外辱,开辟抗日根据地的光辉历程。
厢房上写着“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斗争”,仿佛一下子让人置身到了令人难忘的抗战岁月之中。走进展览室,我耳边仿佛听到了军号阵阵,马蹄声声,眼前仿佛闪现出八路军战士英勇杀敌的场面。在这间凝聚着时代风云的展览室里,我在用心抚摸着历经岁月磨蚀的桌椅,用心感悟着烽火硝烟岁月里民主政府干部们的勤勉和坚守,用心体会着根据地人民支前热情的高涨和对民主政府的拥护之情。走进一间间办公室里,那简陋的陈设、陈旧的桌椅和床铺,还有那昔日抗战时期的一件件文物,都见证了抗战岁月里抗日民主政府艰苦朴素的生活,那种艰苦奋斗的作风,犹如一股清风扑面而来,令人肃然起敬。1945年2月,重建了中共陕县县委,同时组建了陕县抗日民主政府警卫中队、陕渑抗日独立大队、陕县县大队三支抗日武装。在王彦村建立的“陕县抗日民主政府”,由八路军59团政治部主任薛文高任县长,蔡迈轮任县委书记(对外称副县长)。
站在青灰色的小院儿里,但见古色古香的小院上空,白云朵朵,飘浮空中。在蓝天白云映衬下,青灰色小院显得格外醒目。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一阵熟悉的歌声,“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心中愉悦,不仅令人浮想联翩、心潮起伏起来,眼前浮现出一幅幅撼动心灵的画面来。中共中央为了解放河南人民,收复失地,及时做出了向河南敌后进军,开辟河南抗日根据地的一系列指示,从1944年9月至12月,由皮定均、刘聚奎、刘子久、韩钧率领的抗日游击队先后到达豫西,开辟了豫西抗日根据地。1945年1月初,八路军南下支队途经豫西,配合豫西二支队,在渑池千秋附近将地方顽军打垮,解放了渑池全境。在宫前街,豫西二支队三路大军将顽军残部包围,毙伤一部,俘虏380余人。活捉了少将副司令,共缴获重机枪4挺、轻机枪2挺、步枪165支。宫前一战,八路军声威大震,地方土顽纷纷逃窜,这一带的民众获得解放,陕县抗日基地初步奠定。
艳阳高照,暑气蒸腾,阳光炙烤着熊耳山脚下的大地,远处隐约传来时断时续的蝉鸣声,一团团洁白的云团不时变幻造型,漂浮在王彦村的上空,漂浮在“陕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建筑的上空,在强烈的阳光下,门口墙壁上绘制的的红色党旗更显得鲜艳无比。抬眼望去,只见这个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王彦村如今展示出美丽的面貌,此刻正沉浸在夏日的寂静之中,仿佛还沉浸在对那段血与火往事的回忆之中。1945年3月15日,中共陕县县委、县政府在李村区王彦村召开了庆祝陕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大会,王彦村成为陕县抗日根据地党政领导机关的驻地。当年,成立大会会议现场,红旗招展,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人们笑逐颜开,欢声笑语回荡一片。陕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发动群众,减租减息,建立农会,减轻群众负担,这里成为党领导人民战胜日寇、迎接胜利的坚强的中流砥柱。
走出了王彦村时,一抬头,又望见了远处高耸云天之下的熊耳山,那巍峨的山石仿佛凝聚着一种坚不可摧的一种精神,观之望之,令人不禁心中为之一震,神圣之感油然而生,那高耸的熊耳山,不仅是一处美丽的风景之地,还见证了红色抗日根据地人民英勇斗争的悲壮往事,实在是令人高山仰止啊!
【作者简介】刘建民,三门峡市三中教师,市作协会员、市直作协会员、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在省、市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发表上百篇散文、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