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日寇暴行,永矢弗谖保和平 (“崤函抗日烽火”系列之十)

作者:刘建民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68


一说起地狱,人们马上就会谈之色变,因为那是个极为恐怖凄惨的地方。在汉族传统宗教观念中,地狱就是阴间地府的一部分,简而言之,就是受苦受难、生死煎熬的地方,然而,在1944年,在日寇铁蹄践踏之下,崤函大地这块古老而美丽的沃土顿时就变成了人间的地狱。

在我到过的抗战纪念馆里,都单列有反映日寇暴行的专题展览,那一行行文字记录直戳心灵,那一行行文字似乎在滴血,似乎正在进行着血泪控诉,看之观之,令人毛发皆竖,触目惊心。那展示的铁证资料分明就是血泪史的浓缩,墙上的文字、图片,展柜里的文物分明在展示着惨无人道的日寇在中华大地、在崤函大地上所犯下的滔天罪行,那一件件抗战遗物铁证如山,直指日寇犯下的惨绝人寰的暴行。每当我看完控诉日寇在崤函大地上烧杀抢掠残暴罪行的史料时,我都会义愤填膺,悲愤万分,仇恨的怒火在心中熊熊燃烧起来。虽然历史的风云早已散尽多年,但当年日寇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却是至大至极,罄竹难书,时光虽逝,但却久久难以抚平中国人民心灵上的切肤之痛。

每当我观看着日军残暴罪行的图片时,我就仿佛置身在一个人间地狱之中。“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抗日战争时期,在日寇的铁蹄之下,崤函大地的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日寇对三门峡诸县的直接占领是在1944年,但对三门峡人民的屠杀却在1937年就开始了。1937年年底,黄河北岸的山西、河北诸县相继被日军占领。日军即以此为据点,不断向黄河南岸实施炮击和轰炸。据陕县档案材料记载,1938年至1941年短短三年时间内,仅陕县一县就受到日机轰炸45次,日军投弹1337枚,受到炮击百余次,发射炮弹3460余发,炸死炸伤953人,炸毁房窑7150余间(孔),炸毁车皮12节,木船10余只。据渑池县志记载,仅1938年10月3日的一次轰炸,日机就出动9架,投弹60余枚,炸死27人,伤70余人,毁房百余间。陕州沦陷后,日军对陕州人民屠杀更直接、更惨无人道。

日寇残暴的集体屠杀更使人触目惊心,不忍卒闻。盘踞在灵宝岘山的日军,从山下朱家窝、李曲、观头、杜家沟等村强行掳去男女多人,男的在刺刀威逼下构筑工事,工事筑成后,60余名苦工全部被日寇用刺刀捅死。入侵卢氏的日军5月20日攻陷县城时,对南河滩逃难的人群,先用机枪扫射,继又渡河赶杀,死于这次惨案的有三四百人之多。卢氏城攻破后,日军大肆烧杀抢掠,仅半天时间,就杀死150多人,烧房340多间。日寇离开卢氏,向东撤退至蛮子庙时,恰遇从洛阳方向逃来的20多名青年学生,当即对女的进行轮奸,然后全部枪杀,并把她们的尸体扔进蛮子庙正在燃烧的烈火之中。日军占领卢氏仅两天,占领灵宝、渑池的时间也不长,但对陕县的占领达一年零三个月之久。日寇占领陕县期间,在占领区的主要村镇上设置据点,四处“扫荡”,无恶不作。日军在陕县的一年零三个月里,就杀害军民1731人,烧房9994间。诸如袭击陕县张村塬的日军两次失利后,恼羞成怒,纠集数千名侵略军对塬上人民疯狂报复,连续“扫荡”三天,杀害张村民众173人,烧毁黄窑4000多间。

抗战时期,豫西地区百姓躲避日军的俗称是‌“跑老日”‌,善良而淳朴的百姓为躲避日军烧杀抢掠而四处躲避,然而灾祸却从天降临,躲也躲不过去。日军为了维护其殖民统治,积极网罗汉奸走狗为其效劳卖命,汉奸走狗与侵略者互相勾结,狼狈为奸,残害百姓,欺压百姓。日军在各据点都辟有专供残害人的“杀人场”、“戮人坑”、“葬人沟”,有的村庄还建了“水牢”。诸如盘踞在曲村据点的日军夜袭刘寺村,见人就杀,连妇儒残废人也不放过,一天就杀害50多人。农民马苏骥一家听见枪声,赶快逃跑,在逃难中遇上了日军,全家22口人被日军抓住杀死18人。一家姓张的老太太和儿媳带着吃奶的孩子未及逃出,三人当场被日军戳死。双腿残废的李乃刚躲藏不及,也被野蛮残杀。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曲村据点的“戳人坑”内就堆积着陕县同胞的66具尸体。整个敌占区满目荒凉,成千上万个家庭被扫荡得一无所有,还有许多户家破人亡。

在河南振宇红色文化馆里,陈列有揭露日寇滔天罪行的展柜,展示有日寇在中国大地上烧杀抢掠暴行的罪证。从日军地图到日本报纸,从日军军服到马靴、钢盔,从日本军刀到水壶、望远镜,从日军炮弹到手枪,从日军作战武器到生活用品,琳琅满目,比比皆是,这些都是日军侵华的铁证,这些都见证着日寇犯下惨绝人寰的滔天罪行。当年,日本侵略者就像魔鬼一样,四处作恶,荼毒生灵,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这些抗战文物中,有两种文物显得格外醒目,一个是“奉公袋”。“ 奉公袋”是侵华日军士兵在二战期间使用的军用背包,主要用于携带勋章、委任书、工资单等重要物品。这种背包常被士兵在临战前交给亲属保管,若家属收到背包,则意味着该士兵已阵亡。另一个是防毒面具,这也是日军当年在崤函大地上实施毒气战的最有力的铁证。诸如81年前,日寇在灵宝战役中就对牛庄等处中国军队阵地释放毒气。还有王村范增杰一家连同一女客人共二十口全部被日军用毒气熏死。侵略军对俘虏的虐待是残酷绝伦的。会兴镇原设的山西会馆,也成了日寇一所战俘集中营,日寇将战斗中俘虏的2100多名官兵关押起来,对他们进行了残酷的政治迫害和身心折磨凌辱,造成约2000余名官兵遇难,仅有100余人通过各种途径逃脱,幸免于难。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我们今天铭记这段悲惨历史,不是为了延续对日本的仇恨,也不是为了播种仇恨的种子,而是为了教育子孙后代不忘国耻,牢记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避免几十年前的人间悲剧再次发生,从而引导人们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和平,创造未来。当我站在西张村镇庙上村的“血泪井”旁时,我似乎隐约听到无数冤魂在痛苦地呻吟着,那“血泪井”的几个红字,好像在滴着殷红的鲜血一般。1944年9月15日,日军在张村塬上对抗日队伍发动猛攻,导致300余名抗日战士撤退到庙上村南的地洞中。五天后,65名游击队员不幸被日寇抓住后,押到村北一院中,5人绑成一串,头朝下推入庙上村这口深约40米的水井中。每撂进一两串人,鬼子便往井中填一些土坯石块。最后,鬼子又用一块大石板将井口封上,其惨状目不忍睹。反观一下现在日本国内,法西斯军国主义至今并没有完全切除干净,日本国内拒不反省历史,承认罪行,日本一些政要频频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军国主义鬼火闪烁,阴魂不散。我们只有把这一段切肤之痛的历史铭记在心,才能凝聚起强大的力量,为圆梦中华而努力奋斗。正如《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中所言那样,“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当我转身走出展览馆大门时,那一幅幅凝结着血与火、血与泪历史的图片深深地定格在我的心中。恍惚之间,那一幅幅图片忽然化作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化作崤函大地上熊熊燃烧的抗日烽火,化作了那一抹迎接胜利的血色的黎明。

【作者简介】刘建民,三门峡市三中教师,市作协会员、市直作协会员、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在省、市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发表上百篇散文、杂文。

更新:2025-07-28 19:31:26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