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之道——角色、关系、陪伴
2024年12月13日晚至15日晚,是我9月1日来到珠海后,第一次“惜时增效、轻负高效”般地“回中原,谈养育”。

金湾新郑双飞行,郑州灵宝高铁至。探望川口的兄嫂和郑州的孙女分别仅用10分钟;俩外甥则是在往返城乡的马自达车上相伴的。
时间,哪里去了呢? 全部用在“讲养育的好故事,讲好养育的故事”上了。
11月16日,我与灵宝市高新学校董事长王启明先生聊天中,他说:“回来了,我请您喝羊汤。”一月工夫,我果然应邀返乡,于14日同老师分享《养育》课件了。使“养育”课件融进了家乡“羊汤”浓浓的膻味。
在65年的高品质教育生活中,我知道:孩子成长,最渴望智慧家的父母角色能够成为教养的肥沃土壤;
在41年的新生态教育实践中,我悟道:孩子成长最向往特色校的家校关系能够成为教育的滋润水份;
在25年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中,我得道:孩子成长最需求教联体的亲子陪伴能够成为教化的灿烂阳光。
我认为,如果把孩子当做种子呵护的话,那么,教养的土壤、教育的水份、教化的阳光,就会超越养活“孩子多”、抚养“环境差”的历史状态,形成“低成本”“高质量”的养育生态。
——《养育》提到的“孩子向往在新生态教育实践中,特色校的家校关系能够成为教育的滋润水份”终于筑梦高薪了。
故事二:洛阳寇店家校社——策划研学项目
洛阳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欣先生获悉我回到灵宝,事先未通知,就特意买了前往洛阳的高铁票,带我在洛阳市伊滨区寇店镇西朱小学调研策划研学驿站项目。由此,我退了灵宝西去郑州东的高铁票,改为洛阳龙门。
寇店镇西朱小学是台袍援建的希望小学,三栋楼房由夫妇和孩子名字命名。
学校占地面积9340㎡,建筑面积1850㎡,还有六亩劳动基地。主要招收西朱、东朱、封沟、李家寨、舜帝庙等五个行政村的适龄儿童。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48名,学校六个年级,教学班六个。专任教师12人。
乡校两级教育领导极为重视西朱小学的去留和发展问题。特邀邀张欣、李红宾(洛阳名校长)和我一起策划筹建西朱研学驿站的项目。利用好周边文旅资源“留住乡愁 ,创享念头”。
在大家的激烈讨论中,诞生了“洛阳城边研学驿,万安山下学区坊;美丽乡村聚贤苑,寇店教育新学堂”的愿景。
——《养育》提到的“孩子需求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教联体的亲子陪伴能够成为教化的灿烂阳光”终于在这里看到了诗与远方。
故事三:郑州省城智慧家——调研阅读课程
濮阳最美读书人靳俊友先生与我交往之深,他负责河南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整本书阅读项目,还带着研究生呢。听说我回郑州了,就亲自驾车接车送站,带着我去悦如水未来儿童社区调研整本书阅读。
董事长汤远启先生毫无保留地与我们深度交流了悦如水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和教育成果。
他说,悦如水未来儿童社区是集智慧阅读、绘本阅读、创意美术、儿童体适能、英文原版阅读、趣味篮球、数学嘉年华、幼小衔接、游戏化学习等综合性儿童学习成长社区。
我看到,悦如水倡导“儿童为中心,让学习随处发生”,基于混合式学习、项目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分享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个性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并存。
塑造孩子的诚信品格、公益心,打造沉浸式的学习社区。
——《养育》提到的“孩子渴望在高品质教育生活中,智慧家的父母角色能够成为教养的肥沃土壤”终于在悦如水找到了成长的摇篮。
我的愿望是创作一本用身临其境的养育全景,拨亮养育心灯的加油书——《养育》。让父母在沉浸式阅读体验《养育》的自我疗愈成长中,生发出“角色”“关系”“陪伴”的养育之道——突破成长瓶颈,破解养育困惑。从而使孩子因养育形成的知识、技能和人品,能在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与实践挑战中,达到知行合一的至高境界。
——这次“回中原,谈养育”,中原文化增强了我著书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