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马,在伯乐眼前一晃而过(图文)
薛一凡的课堂(五亩一中提供照片)
我算不上是伯乐,但我实实在在看到千里马在我眼前一晃而过。因为晃过的千里马确实素不相识。
春节前后,一个QQ网名“**柯咪”的人加了我为好友,并讯问了枫叶教育网登陆、发表文章的办法。他的个人说明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便是最幸福的人!”似乎与我有了共同语言,但当时,并没有介意。
3月2日凌晨,审批一首来自灵宝市五亩乡九二班学生的自由诗《别了·多情》时,心里由衷欣慰。
静静的,消失了,
那浑蓝的天空,
不是云,是你的多情。
草场上的蜂-----
还思念着,听你的回声。
消失了,不见了,
下蜜的蜂硕大的眼睛,
在花心里傲然独立。
思念便是那蜂-----
还徘徊着,望你的身影。
不见了,消失了,
那弯刀般的月,
不是灯,是我的多情。
酒下的夜虫-----
还惆怅着,等着你入梦。
离开了,静静的,
凉灯的夜虫随我一同,
在草场露珠中邂逅。
惆怅便是那夜虫-----
还羞涩着,盼着你归我心城!
3月3日凌晨,又一首诗跃入我的眼帘——
春·别离去
你悄悄漫步于我,
通晓我的是那草尖的暗绿。
勃勃生机-----
你多懂我心,
我渴望你。
瞅,
你多么的萌媚!
你偷偷滴落下来,
得知你的是那针尖似的雨。
湿润空气-----
你多懂我心,
我需要你。
瞧,
你多么的淘气!
你静静向我开放,
告诉我的是那迎春花香。
带来暖意-----
你多懂我心,
我离不开你。
看,
你多么的美丽!
春,
你别离去。
我渴望你,
需要你,
离不开你。
我要你的萌媚,
淘气,
美丽。
能否多呆些时日-----
让我深爱上你!
两首诗,出此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作者,作者不仅是学生不说,而且还是临近毕业的初三学生。
这不能不让我眼前一亮,心底感叹。
职业感促使我给青年诗人黑女转发了这首诗,并附言道:“这是最近学校上传的薛一凡的诗——下面还有几首。我想择机专门去采访一下,发现诗人,培养诗人——我们的教育者的责任。何况对于青年诗人你来说,更需要这样。切记,去时叫上我。”
黑女的答复是:“功底还不错,一定去采访。”
3月7日,灵宝市五亩一中有一个“校园吉尼斯”技能测试活动,我和黑女、郑毅、文超一起去采访。终于见到了薛一凡。
当我告知九一(二)班的班主任,要见薛一凡时,她纳闷。
我说:“你们班,薛一凡学生会写诗,你教语文不知道?”
班主任老师说:“我不知道他会写诗,他这会儿正在台上参加‘校园吉尼斯’技能测试呢。等会儿我给你叫来。”
当薛一凡站到我面前时,我的感觉是,人很伶俐,思维很活跃。
问其为什么要写诗时,他用普通话说:“晚上回到家里睡不着觉,一时心血来来潮,就有了兴趣。”
“你老师知道吗?”我问。
他说:“不知道。”
看来,这颗文学嫩芽,还真的暂时无人知晓啊。
他家就住在学校附近,晚上在家住宿,父母都是农民。家里有一妹妹。自幼爱看书,什么四大名著啊,他都看过,也爱看《徐志摩散文集》,正在读《淡定是一种力量》。
尽管,他不知道作诗是靠逻辑思维。但是,《淡定是一种力量》一书,则会引导他从发散思维走向逻辑思维,来投入做事,平衡做人。
这是我事先在网上查到的关于薛一凡的资料:“爸爸妈妈,虽然你们不在我的身边,但我生活的也很幸福。在家有爷爷奶奶的疼爱,在学校里有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与帮助。虽然我的成绩还不太理想,但我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在学习上,老师经常问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如果我有不懂的地方,老师会不厌其烦的给我讲解,直到懂了为止。老师不光在学习上关心我,在生活上也很关爱我。老师知道我们生活条件不好,就为我申请了贫困生名额。有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爸爸妈妈你们就放心吧!我不光有老师的关爱,还经常得到同学们的帮助。有一次,我有一道题课上没听懂。下课了有几个同学自告奋勇当老师当同学们讲完几遍时我才完全懂了同学们放弃了休息的时间来教我学习,我当时真的很感动。现在,我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里,大家都很关心我,如果我不好好学习,我岂不是辜负了大家对我期望,于是我学习更努力了,成绩也一点点的提高了,我现在每次考试都能进入前10名,这学期我还被评为三好学生呢。我觉着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给了我许多关爱,更给了我奋进的力量,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用成绩来回报所有关爱我的人!”这是五亩一中七一班薛一凡同学给远在外地打工的爸爸打电话的一段话(选自《五亩一中多措并举关爱留守“花朵”》http://www.fyeedu.net/info/153424-1.htm2011-12-22 6:52:35 )。
问他的学习成绩,他说他的语文成绩在班里还差不多,但最纠结的是理科成绩不景气。尽管这样,他还很自信:不管将来中招结果如何,但是都丝毫影响不了他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我说:“咬定一个目标,坚持到底,就会成功。苏村福地石淑芳没有上初中,十七年写了八十五本日记,出了一本书。”
他听后很惊讶。
我问:“你为什么要把你的诗发在枫叶教育网上?”
他回答:“开始在纸上写了几首诗,修改后打在电脑里。不经意间网上搜到了枫叶教育网。QQ联系了上传方法。就试着发在枫叶教育网上,也不知道有人看没有。”
“你QQ联系的人就是我。”我说。
他听后很惊喜。
他说自己在小学时参加过文学社,那时不懂事,只是跟着老师活动,写写作文。到了初中,也没有刻意练写作。学校图书馆也经常去借书。就写诗这件事,完全是自己课余时间的兴趣爱好,谈不上特长,因为还没有形成自己固有的特色,现在,他只是从兴趣中获取灵感,将灵感转化为文字,当文字得到认可时,便是最欣慰的!他愿意坚守这个心智的灵感,为今后的人生积淀文化底蕴。
我说:“这是你的个性发展所需,如同你参加技能测试活动一样,属于你自身素养的一个范畴。坚持下来有益无害。相信你会成功的。”
薛一凡,我的新朋友,高兴地去参加“校园吉尼斯”技能测试去了。
薛一凡,我的新朋友,引起了我对他QQ的空间的极大兴趣。
我想:学校教育就是要聚拢德能、智能、体能、技能、才能的正能量,许许多多的孩子,都会像薛一凡一样,自动自发出令教师意想不到的自由思维火花、自主快乐行动和自我幸福成果,作为教育者更应该加倍呵护。只有让每一位学生在各自的兴趣爱好中,敢于有梦、勤于追梦、善于圆梦。才能实现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人人都有自己的成功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