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描绘绿色屏风的桃林天使

作者:fengyefy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5726

——灵宝市城郊大环境绿化展新貌

  灵宝市地处豫西边陲,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较强的农业、工业资源和技术优势。为创建天蓝、水清、山绿,适宜人居的省级林业生态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改善灵宝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2007年开始,灵宝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组织实施了规模宏大的“城郊大绿化”工程。历经三载,逐步改变了由于地质、气候、人为等因素,造成的城区周边诸多山地丘陵坡面裸露的不良自然现象,为构建宜居型生态城市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灵宝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委托“河南农大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对灵宝市环城区域,采用乔、灌、草、藤、花群落式配置、复层式种植、覆盖式绿化的模式,高标准规划设计出了灵宝市“城郊大环境绿化”工程。工程建设期限为3年,2007年春至2010年春季。2007年春季至2008年春季为一期建设阶段;2008年秋冬季至2009年春季为二期建设阶段;2009年秋冬季至2010年春季为三期建设阶段。具体范围为:以城区为中心,以弘农涧河为轴线,东西两塬,南至尹庄镇伍洞村、娘娘山东北麓可视范围,北至黄河南岸以及209国道川口段东西两塬。共涉及城关镇、函谷关镇、大王镇、阳店镇、川口乡、尹庄镇、焦村镇和涧西区、涧东区、函谷关景区等10个造林区,累计造林5.7万余亩,植树近1200万株。集中绿化面积之广、档次之高为历年之最。在树种选择上坚持大枣、柿树、苦楝、椿树、侧柏、楸树等乡土树种与外地优良树种相结合,经济树种与生态树种相结合,绿化树种达38种之多,在历次绿化中也创下历史之最。
  灵宝市委、市政府把生态建设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和灵宝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在实施“城郊大绿化”工程中,开拓进取,创新机制——
  在领导上,采取四大班子分包乡镇、带队督导、目标考核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了城郊大环境绿化各阶段工作的落实。市委书记吕均平、市长乔长青等四大班子领导,经常轻车简从,深入城郊绿化一线,实地察看指导,乃为官为政之楷模;他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参与建设的单位和工程施工人员,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历千辛万苦,克万千之难,立汗马功劳。
  在资金上,采取“财政拿一点、企业捐一点、有关乡镇筹一点”的办法,每年确保资金到位1200万元以上,城郊大环境绿化工程总计投资4427.6万余元,其中财政投资600万元;黄金股份公司捐资1500万元,金源公司捐资900万元,地矿局开元公司捐资600万元;朱阳、阳平、豫灵、故县各捐资200万元;非公有制经济能人孟凡瑞、李兴超、陈云飞各捐资50万元。社会各界为城郊大绿化工程慷慨解囊,鼎力相助,精神可嘉。
  在栽植上,改变了以往群众会战、大轰大嗡的造林模式,采取合同管理的方式,在三门峡市范围内组织造林专业队30余支,坚持“可视可栽、应栽尽栽,覆盖式、全面绿化”的原则,按照规定的树种、密度、规格、栽植时间、方法等技术标准,严格检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面对复杂的地理环境,造林人员专门开挖了水平,确保在60—80度的陡坡上栽植成活。80度以上无法站立的陡坡上,则用苦楝和椿树直接点播;在缓坡和平地,统一挖大坑、栽大苗、浇大水。林业技术人员还采取现场解剖的办法,攻克了外运大规格苗木客土土球干硬、苗木不易成活等技术难关,并成功引进了“客土喷播绿化”等先进造林技术,栽植苗木。
  在管护上,坚持“不造无主林、不栽无主树”和“林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原则,确权确责。林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分包区域,责任到人,并抽调森林公安干警、乡镇护林员专门成立了城郊大环境绿化管护执法小组,长年加强管护。为了保证成活率,造林专业队日出动劳力2000余人,浇水设备200多台,铺设浇水管道20余万米,遇旱即浇,提高了浇灌实效。

灵宝市“城郊大环境绿化”主要集中在山坡、丘陵地段,沟壑纵横,坡势缓陡不一,碎石遍布,水源奇缺,自然条件恶劣,挖坑、栽植、浇灌极其困难。面对这种局面,市委、市政府领导没有退缩,绿化标准没有降低。林业局的干部职工坚守一线,风餐露宿,爬上爬下,与绿化专业队同吃同住同劳动,一些女同志也不顾家中事务,有时清点苗木直至深夜十一二点。窄口水务局、水利局、黄管局等部门,积极帮助在陡峭坡段架设管道,解决水源。造林人员克服重重困难,用高扬程水泵将水逐级提灌,送到相对海拔数百米的塬顶和山坡上,确保新植树木在48小时内普浇一遍,浇好浇透。川口乡造林队为了在80度以上的陡坡上栽植树苗,身吊绳索,腰挂大水壶,高空作业进行栽植浇水。老百姓动情地说:“解放以来,从未见过这样的植树方法,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工作作风,这种着实干法,树不活才怪!”
  通过三年的实施,城郊大环境绿化的档次和质量明显提高,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全市以东出口、西出口、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绿化为核心的“品”字型城郊森林生态体系,以娘娘山、风情园、函谷关景区、函谷关太极湖、许家古寨为支撑的“三角型”城市旅游、民俗文化体系初具雏形。以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为依托,形成开放、自然、和谐的绿涛林海式的森林景观,使灵宝城郊可视范围全面绿化。焦村娘娘山、函谷关坡寨、古道沟、大王枣苑路、大王许家古寨、川口东出口等绿化点多次作为三门峡市生态建设精品示范点进行了观摩学习,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2008年秋季全三门峡市生态建设现场会在灵宝召开,在省林厅组织的核查中名列三门峡市第一,灵宝市被河南省绿化委员会授予“河南省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等等,都充分表明城郊大环境绿化是全省林业生态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工程。
  灵宝市城郊大环境绿化是一项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民心工程。不仅为灵宝城打造了一道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而且打造了一个美丽的“绿色屏风”,赋予了灵宝城大环境“生命的色彩”,将给灵宝城增添神韵和风采,增添优雅和谐的气质,增添城市的自信和底气。
  憧憬未来的灵宝城:举目远眺,视觉可及,岭壑叠翠,郁郁葱葱,绿海林涛,层林尽染,“城在林中、人在画中、森林包围城市”——灵宝将是一座多么令人向往的、绿色宜居的环境友好型城市,一座多么生机盎然的、新兴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城郊大环境绿化”作为无言的绿色“丰碑”永久传续,灵宝人民必将永远记住“绿色屏风”建设的决策者和组织实施者。


 

更新:2009-11-26 13:27:49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