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暮秋(灵芝坡耕读书院2024秋冬第五期活动小君子文章集)

    今天我来到游学营。先排好了队伍运动了一下。然后走了很长很长的路,到了第一个平潭处,我们休息了一会儿,我看到了两棵光秃秃的柿子树和一群粉红色的牵牛花。又走了一会儿老师要上一节小课,题目叫“画菊”,我学到了菊花生长的季节在秋天,它的功效是可以降火。又走了一会儿,到了第二个平潭处,我看见了桃树和枣树,我们休息了一会儿,回到了游学营。   

  • “礼赞卢氏颂巨变”征文展播(059)| 张江平:记忆中的卢氏县

    我的老家卢氏县,是河南省西部的一个深山区县,也是一个“双千年古县”。所谓“双千年古县”,是指自公元前113年(西汉元鼎四年)建县以来,“县名未改、城址未移”。

  • 卢氏文苑 | 涂永华:我和《风筝》之缘

    退休生活十分惬意,每天除了看书、打乒乓球外,又多了一个爱好,开始追剧了。前段时间我首选了一部电视剧是六年前看过的著名导演柳云龙执导的《风筝》。再好的电视剧,我很少有一集不落地看完的。但是著名导演柳云龙2017年执导的电视剧《风筝》,我却连续两次全部看完,因为我和这部电视剧很有缘。

  • 卢氏文苑 | 沈春停:驱兽记

    一个惨不忍睹的现场发生在我的农田里,让我无比惊悚愤怒。那是在一个朦朦胧胧的早晨,我来到寺坡塬上,发现责任田里的玉米,被弄倒了一片,我的内心诧异万分,这半个多月无风无雨,玉米怎么会倒了呢?这倒下的玉米有的断了根,已陈尸荒野;有的尚未断根,奄奄还有一息,但生命已无可挽回。仔细观察,见玉米结穗处被啃得稀烂,见此惨状,我的心充满了悲凉。这块地的庄稼今年就命中注定多灾多难,春季播种时,恰逢丰雨时节,自感必是新苗齐整,蕴蓄而生。孰料出苗后,缺苗奇多,稀稀拉拉的禾苗像被狼吓掉了魂一样,孑然而立。

  • 一所专收问题学生的学校长啥样?【昆明丑小鸭中学参观有感】

    今天的文章有点长,写完一看,五千多字了,大家可以收藏找个时间慢慢看,细细看。是的,上周末我利用周末两天的时间去了一趟昆明,参加中国三十人论坛的心理论坛,最主要的目的是想参观一所知道了很久的学校——昆明丑小鸭中学。

  • “礼赞卢氏颂巨变”征文展播(058)| 常芝芸: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卢氏县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多元化螺旋式提升掠影

    人间有味是清欢。如今,素食者越来越多,素食也成了我家餐桌上的主打。特别是应季的时鲜野菜,每每食之,那种淡香和清爽就沁入心腑。而且,以素淡为主,吃出花样,对身体健康极好。

  • 重修尹喜宅记【李效民】

    灵宝县志记载:“相传老子见周天子无道,周势日衰,便骑青牛西行隐居,路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见他相貌不凡,风采迥异,便留他小住。老子在此逗留多日,写下了一部五千言的著作《老子》,又名《道德经》”。

    记叙状物 李效民 2024-10-29
  • 卢氏文苑 | 李源渊:健康,我们也有责任

    现在来说说我们的责任在哪里。我们经常说水果、蔬菜有农药残留,米、面、油有添加剂,还有一些预包装食品等存在这样和那样的安全隐患,可是你扪心自问一下,在你去超市买蔬菜或者是一些预包装食品时,是不是也要挑黄瓜长的水灵的、西红柿长的又大又红的、土豆长的又光滑又大的,你就说是不是吧!

  • 曹文生:卢氏——用寂静的耳朵听风

    卢氏安于豫西一隅,安静地躲在伏牛山与熊耳岭的怀抱里,聆风观月,好一派安详的模样,站在伏牛山上听风,会听到什么?站在熊耳岭听风,会听到什么?或许用一颗寂静的心去听,会听到伏牛山所寄养的一切,如炊烟、五谷、礼仪和宗族上的古老的劝诫,任何一座质朴的山体,都是卢氏的孩子,人并不因为这而心生厌倦,山所赋予卢氏的,是坚韧的性格和虚怀若谷的精神,伏牛山以它宽广的胸怀,为我们提供大地的温床,在伏牛山的山体上长出中药、五谷,长出一缕缕炊烟,我相信炊烟是卢氏最好的抒情。

  • 红薯游戏(灵芝坡耕读书院2024秋冬第四期活动小君子文章集)

    昨天下了一整天的雨,今天万物都像是被水洗过了一样,是那么的清新、明朗。我们在前往游学营的路上时发现了远处的山特别清晰,正所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树上的叶子有深绿色的还有深黄色的。过了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游学营。

  • 卢氏文苑 | 赵兴旺:走进新疆

    我和老伴东到过青岛和桃花岛等地,西到过西藏,南到过南海、北海和港澳新马泰等地,但北国的新疆还未涉足,今年暑假就萌生了去新疆旅游的想法。老伴与在灵宝居住的叔伯血荣姐联系,商谈新疆旅游事宜。

  • 【灵宝教育】绿地丨徐苏丽:从“捣蛋鬼”到晨诵“小老师”

    小晨是一名一年级学生,生性爱动,无奈我把他从教室后排调到讲台旁边,目的很简单,就是让他学会听课。然而,与老师近在咫尺,他“爱捣蛋”的毛病仍是难以改变,我皱着眉头,“再想一个什么办法好呢?”

    记叙状物 徐苏丽 2024-10-26
  • 难忘74年前的人和事

    今天是抗美援朝74周年纪念日。7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在朝中边境及其附近地区,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军突然发起进攻。志愿军出国首战便打出了威风,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击退到清川江以南,毙伤俘敌1.5万余人,粉碎了“联合国军”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为以后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纪念这场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 “礼赞卢氏颂巨变”征文展播(056)| 冯敏生:卢氏的风雅与惬意

    从豫西卢氏归来,我常被一个名叫“卢氏”的小城感动着。感动得使我心潮起伏,不能自已,我只得用我手中热情的笔,行走于巍巍的熊耳山脚下,奔腾的洛河岸边,去沉浸式体验卢氏的神奇与魅力。

  • 东坝秋韵·黄河绮梦

    想到了兰考的东坝头,黄河几字湾的最后一个湾,至此黄河向北流入渤海,每年都要给入海口东营市带来3万亩的土地资源。

    记叙状物 秉黎 2024-10-24
  • 卢氏文苑 | 李侠:老家的土坡

    因为各种原因,已经将近两年没有回过老家了(结婚后,现在应该叫娘家,而且不应该说“回”,应该说“去”)。曾经因为“回老家”变成了“去老家”,我还特别伤感,觉得自己变成了故乡的外人了。

  • 創作丨年輪閃爍祖國情

    2024年,是澳門回歸祖國懷抱25週年,新中國成立七十五週年,對於每一位中國人,值得回憶的往事與人生經歷一定是與時代同精彩同喜樂。而我,作為從業三十餘載的金融職業工作者,遙想祖國七十五載,最憶是銀行。這個銀行,就是中國建設銀行。

    记叙状物 藺文輝 2024-10-24
  • 梁 木:走向世界的一张卢氏名片

    奶奶是个小脚女人。奶奶说,八岁那年她的母亲就开始给她缠小脚,用粗布裹着碗瓷瓦紧紧缠在脚掌里,钻心地痛,直到十三岁她的小脚才缠成。奶奶还说,她母亲给她缠小脚,是不让她走远路。奶奶娘家在官坡火神庙,离我家也就二十多里路,她嫁到我家后,这二十多里路程便是她一生中走的最远的路。

  • 李小虎:青山绿水狮子坪

    作为身处外地的游子,偶然间发现了《卢氏文苑》这个公众号,就像打开了一坛陈年老酒,拜读了老师们的美文,就如品尝了美味佳酿。每日早上醒来准时打开手机,阅读《卢氏文苑》,补足一天的精神食粮的同时,在文中游历卢氏的山山水水、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卢氏的前世今生、笑看卢氏的高速发展、讴歌卢氏的沧桑巨变。

  • 马倩倩:果岭村的苹果红了

    城里的声音很多,但杂乱喧嚣,扰得人片刻难以宁静,总想逃离。对普通人来说,过梭罗式的生活也许才是对的,一座庭院,一方果园,田园静美,不亦乐乎,但我们身上的“枷锁”太多,工作、家庭、事业,无形之中捆缚着我们的身体和心灵,寸步难行啊。自然的呼唤,始终萦绕在我的耳畔,好似官道口河的波声,又似焦寺河的涟漪,在梦里回荡。十月了,卢氏县官道口镇果岭村的苹果香溢出了乡野,飘至我的窗前。我打开窗子,深深地呼吸,真美啊!我终于鼓足了勇气,像梭罗那样,去觅寻自己的“瓦尔登湖”。对我来说,果岭村就是心灵之湖的所在地,那里满园的苹果已经挂果成熟,那里勤劳的人们开始收获果实,那里有诗意的生活等待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