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教师创新意识的一种体现----写“两记”

作者:BX 来源:摘自:《武汉睿升学校》 点击:2369

“两记”是指课后记和改后记。写“两记”,是广大教师为了收集整理有关教与学的信息,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而形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后备课形式。它是教师具有创新意识,严肃、科学地对待教学工作的一种体现。

一、写课后记。一堂课结束后,趁思维还处于活跃期,重温课堂情景,及时将思绪进行梳理。那怕是一孔一得之见,只言片语之感,将其捕捉收录;形成文字,都是很有意义的。如果感触良多,思维一经发散、迁移、延伸,稍加整理,便成一篇教学小论文。

记什么呢?一是记课堂的精彩片段,记成功之处。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投入是全身心的,一登讲台,四大皆空,进入忘情的境界。此时思潮如涌,新招迭出,妙语连珠。这些都要及时记录下来,否则,灵感稍纵即逝,永不复来。

二是记课堂失误与不足,并对此作出分析,找出原因。电影工作者常说,电影是遗憾的艺术;他们在电影的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导演和演员要反复审看样片,反复制作,不懈追求艺术的完美。其实,课堂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个有作为的教师,就是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改进工作,不懈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三是记再上这节课的新构想。要打破思维定势,克服思维的惰性,永不满足,求真求新,寻觅更科学更有效的授课方案。

二、写改后记。批发作业和评改试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常规性工作。改后对关信息进行分析、整理,适时写出改后记,比改本身更有价值。

记什么呢?一要搜集记录学生的闪烁着睿智火花的新颖奇妙的解题方式方法。学生是一个智力群体,他们的多视角的思维视野,有时比教师还要开阔,在他们的作业和试卷上,不乏令教师惊喜叹服的真知灼见和一些独到的见解,教师将其收集整理,以充实自己的资料库,改进教学,达教学相长,具有极大的现实和长远价值。

二是记学生解题错误,记那些反映在解题中的一些稚嫩的、粗糙的、顾此失彼的、颠三落四的、似是而非的、错误极具隐蔽性的现象和问题。它是教师从事教学和研究难得的素材。研究这些能找出教师忽略的一些侧面,弥补平日教学的缺陷,有助于我们教师读懂学生这一部活书,启迪我们思维的灵感,为我们提供鲜活的研究课题,它比单纯评判正误要有意义得多。教师坚持写“两记”,如同作家坚持写日记和随感录,可行且必要。它是教师对完美教学境界的一种不懈追求,是教师创新工作的不竭源泉,是教师成长教科研型人才的阶梯。今日星星点点的“两记”,将连缀、升华成教研成果库中的锦绣篇章。



 

更新:2008-11-29 02:30:57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