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试题汇总(附标准答案)
|
二、多项选择题
1、发展的主要内涵是(A,B,C,D)
A.发展是有顺序的、不可逆的 B.能够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变化
C.使个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高效的行为 D.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E.是无规律的变化
2、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是(A,B,C,D)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E.波动性
3、心理发展的研究主题主要有那些方面(A,B,C,D,E)
A.认知 B.语言 C.情绪 D.社会性 E.个性
4、横向比较研究的缺点是(C,D)
A.经济节省 B.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分别取样比较
C.一致性效应 D.很难控制影响发展的因素
5、纵向跟踪研究的缺点是(A,C,D)
A.投入较大 B.揭示心理发展稳定性 C.会有被试流失 D.时代变迁效应
6、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是(A,B,C)
A.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B.认知结构的构建和再构建是认知发展的本质所在
C.儿童认知发展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
D.存在着相互独立的七种智力
7、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人的动作包括(A,B)
A.个别动作 B.动作系统 C.系列动作 D.动作行为
8、格式具有以下特点(A,B,C)
A.概括性 B.稳定性 C.克重复性 D.系统性
9、认知结构的发展包括( )两个作用过程(A,B)
A.同化作用 B.顺化作用 C.异化作用 D.逆化作用
10、传统的观点认为,儿童的智慧发展受到以下哪些因素影响(A,B,C)
A.成熟 B.经验 C.社会环境 D.自然环境
11、儿童发展出的记忆策略有(A,B,C,D)
A.复述 B.组织 C.精细化 D,提取线索
12、语言的构成包括三个成分(A,B,D)
A.语音 B.语法 C.语句 D,语义 E.字形
13、语言的发展包括以下阶段(A,B,C,D)
A.牙牙语阶段 B.单词句阶段 C.双词或三词组合阶段 D,完整句阶段
14、语言能够影响人的
A.人际交往 B.认知 C.自我行为调节 D,社会化
15、自我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D)
A,自我认识 B自我评价 C.自我监督 D,自我控制
16.性别角色的发展在以下哪些方面产生差异(A,B,C,D,E)
A.交注 B.言语技能 C.社会认知 D,问题解决策略 E.关注的生活重点
第五章
一、 单选题:
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D)
A. 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 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 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 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B)
A.布卢姆、 B.加涅、 C.澳苏贝尔 D.奥斯本
3、奥斯本提出了(D)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D.头脑风暴法
4、加涅的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
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B. 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5、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B)
A. 言语信息 B. 智力技能 C. 动作技能 D. 认知策略
6、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B)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7、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D)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8、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D)
A.第一年 B.第2-3年 C.第3-4年 D.第五年以后
9、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B)
A.自我中心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公正阶段
10、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
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段
二、 多选题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对象 D.教学媒体
2、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D)
A.目标 B.策略 C.计划 D.评价
3、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包括(A,B,D)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动作技能
4、教学媒体包括(A,B,C,D,E)
A、投影 B.录像 C.计算机 D.黑板 E.图片
5、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要考虑以下因素(A,B,C,D)
A. 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的特点 C.教师的个性与特长 D.学生年龄特征
6、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步骤包括(A,B,C,D,E)
A.选择材料 B.设想学习过程 C.呈现预备性材料或新材料 D.抽象出新信息 E.运用活动强化
7、发现教学法的优势有(A,B,C,D)
A.有利于激发智慧潜能 B.有利于培养内部动机 C.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能 D.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8、行为主义教育观把学习看成(A,B,C,D)
A.经验的联结或操作的变化 B.通过练习和刺激反应式的强化来实现的
C.学习效果表现为外部行为的变化 D.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技能体系
9、认知教学观认为(A,B,C,D)
A.学习是知识的自我建构和理解过程 B.学习依赖于学生自主的信息加工系统
C.教学导致认知结构的变化 D. 教学的目的是建构知识或得深层次意义理解
10、华莱士将问题解决描述为哪四个步骤(B,C,D,E)
A.产生 B.准备 C.孕育 D.明朗 E.验证
11、专家具有哪些特征(A,B,C,D,E)
A.专家比新手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 B.专家记忆容量较大,因而提取信息的速度更快
C.专家善于应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D.专家化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表征,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
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
12、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A,B,C,D)
A.独创性 B.发散性 C.灵活性 D.突发性
13、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表现为(A,B,C,D)
A.热爱学生 B.善于启发 C.勤学敬业 D.以身作则
14、优秀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为(A,B,C,D)
A. 个人成就感 B.认为从事的教学活动很有价值
B. C.对学生有正向的期望 D.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
第六章
一、单选题:
1、人工智能是属于(D)
A.人和动物的学习 B.人类的学习 C.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D.机器学习
2、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C)
A.人和动物的学习 B.人类的学习 C. 学生的学习 D. 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3、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B)
A.桑代克 B.斯金钠 C.加涅 D.金布尔
4、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C)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奥苏贝尔 D.金布尔
5、根据学习材料的性质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把学习分成(C)
A.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 B.接受性学习、发现式学习
C.意义性学习、机械性学习 D.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心智学习、习惯学习
6、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D)
A. 奥苏贝尔 B.加涅 C.布鲁纳 D.塞伦
7、提出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D)
A. 桑代克 B.苛勒 C.布鲁纳 D.托尔曼
8、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B)
A.效果律 B.应用律 C.失用律 D.准备律
9、根据强化物本身的性质可以分为(A)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10、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C)
A. 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 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11、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A)
A. 苛勒 B. 托尔曼 C. .桑代克 D. 巴甫洛夫
12、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
A.注意力 B.动机 C.情感 D.意志
13、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C)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意志力 D.思维力
14、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C)
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B. 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C. 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 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
15、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D)
A.直接兴趣 B.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广阔兴趣
二、 多选题
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B,C,D)
A.桑代克 B.华生 C.巴甫洛夫 D. 斯金钠 E.加涅
2、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B,C)
A.华生 B.加涅 C. 奥苏贝尔 D. 斯金钠 E.金布尔
3、金布尔关于学习的定义是(A,B,C,D,E)
A.学习的结果是学习的主体要发生持久的改变 B.学习是发生在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的变化
C.学习是一种活动过程 D.学习需要练习 E.学习要受到强化
4、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根据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A,B,C,D)
A.知识的学习 B.技能与熟练的学习 C.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D.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学习
5、加涅根据学习成果把学习分成(A,B,C)
A. 言语信息学习 B.智力技能学习 C.认知策略学习 D. 接受性学习 E.发现式学习
6、“学习风格”具有如下特点 (B,C)
A.灵活性 B.稳定性 C.独特性 D.概括性 E.指导性
7、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有(A,B,C,D,E)
A.生理性要素 B.认知要素 C.情感要素 D.意志要素 E.社会性要素
8、学习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A,B,C,D)
A. 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 B. 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
C. 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D. 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统一体
E. 学习策略是元认知
9、以下属于认知派的心理学家是(B,C,D,E)
A. 桑代克 B.苛勒 C. 托尔曼 D. 布鲁纳 E奥苏贝尔.
10、以下属于联结派的心理学家是(A,C,D,E)
A. 桑代克 B.苛勒 C. 巴甫洛夫 D. 斯金钠 E.斯彭斯
11、联结论的主要特征是(A,B,C)
A.学习的实质在于现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或行为改变的过程
B.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是靠尝试错误而建立的
C.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客观研究 D.学习主要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12、桑代克总结的主要学习规律是(A,B,C)
A.效果律 B.练习律 C. 准备律 D. 联结律
13、斯金钠总结出的规律包括(A,B,C,D)
A.习得反应 B. 条件强化 C. 泛化作用 D. 消退作用
14、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B,C,D,E)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 E.给于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15、托尔曼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A,B,C,D)
A.符号学习理论 B.认知地图 C.中介变量 D.潜伏学习
16、学习活动中良好的性格特征表现为(A,B,C,D)
A.努力奋斗 B.实事求是 C.独立意识 D.创造精神
第七章
一、单选题
1、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所要求的政治信仰、态度和行为的过程,称为(A)
A政治社会化 B.民族社会化(个体形成本民族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的社会特性)
C.法律社会化(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D.道德社会化(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和与之相符合的行为的过程)
E.性别角色社会化(个体根据社会对男女基于不同性别所产生的不同角色要求和期望而形成的相适应的行为过程)
2、学校教育 入职培训属于(B)
A.早期社会化(儿童掌握语言) B.预期社会化(学校教育、入职培训)
C.发展社会化(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D.反向社会化(青年人较老年人电脑、开车)
E.再社会化(罪犯改造、精神病人入院治疗)
3、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A)
A.归因
B.印象(认知者以自己过去经验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
C.自我认知(主我读客我的认知与评价)
D.态度(个体对人、对事、对周围世界的一种具有持久性与一致性的反映倾向)
4、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5、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
A.能力 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 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
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6、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以下那种因素的作用(A)
A.熟悉性临近性 B.形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7、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B)
A.互不相识、双方的表面接触、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B.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C.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D.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双方建立友谊
8、浪漫的爱的组成是(A)
A.亲近和激情 B.亲近和承诺(友情的爱)
C.激情和承诺 D.亲近、激情和承诺(圆满的爱)
9、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C)
A.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群体规范与群体目标的影响下,向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B.服从(在外界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
C.暗示
D.模仿(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相同的行为方式)
10、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C)
A.服从 B.从众 C.模仿 D.暗示
11、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B)
A.社会促进 B.社会抑制 C.社会进步 D.社会退步
二、多项选择题
1、个体具有社会化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A,B,C,D)
A.有生物遗传因素的基础 B.与超越本能的学习能力
C.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D.有掌握语言的潜在能力
2、民族社会包括
A.掌握本民族的文化 B.掌握本民族的生活习惯
C形成共同的民族心理特征 D.具有民族自豪和归属感 (A,B,C,D)
3、早期社会化的内容包括(A,B,C,D)
A.儿童掌握语言 B.学习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C.学习社会规范并将社会价值内化 D.与人沟通并建立感情
4、大众传媒有(A,B,C,D)
A.报纸 B.电视 C.广播 D.互联网
5、印象具有以下特点(B,C,D)
A.直接性 B.间接性 C.稳固性 D.综合性
6、态度改变的方法有(A,B,C,D)
A.劝导宣传法 B.群体影响法 C.活动参与法 D.角色扮演法
7、以下属于高层次的社会关系有(A,B)
A.阶级关系 B.政治关系 C.朋友关系 D.夫妻关系
E.同事关系 F.主雇关系
8、利他行为具有以下特征(A,B,C,D)
A.以利他为目的 B.自愿的 C.不期望报答 D.会有一定的付出或损失
9、以下属于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是(A,B)
A.给老人家让座 B.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C.抢救落水儿童 D.与持枪歹徒搏斗
10、战争、恐怖活动属于(C)
A.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B.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C.手段性侵犯行为 D.目的性的侵犯行为
11、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A,B,C,D)
A.群体个数 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 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
C.人的心理特点 E.群体的性别比例
12、以下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是(A,B,C,D,E )
A.暗示者的名气 B.暗示技巧 C.被暗示者的年龄 D.被暗示者的性别
E.被暗示者的个性特点
13、群体决策的缺点有(C,D)
A.多方面收集信息 B.利用集体智慧 C.增加群体凝聚力
D.费时费力 E.议而不决
第八章
一、单选题
1.对于心理健康的非病状态的表示以下哪个不正确(A)
A.非病状态是心理健康标准的底线 B.非病状态是心理健康的一个较为主观的标准
C.非病状态是指一个人心理的正常状态 D.非病状态是指一个人适应良好的状态
2.我们常说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其标准是根据心理健康三层面中哪一层面的标准而来(C)
A.非病状态 B.良好适应状态 C.理想状态 D.正常状态
3.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论述以下哪一条是不对的 (C)
A.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细分为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
B.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效率高,是适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
C.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适合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活动的主持者应受过相应的训练
D.团体辅导是一种一对多的心理辅导方式
4、关于外展训练的表述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
A.外展训练又称户外拓展训练
B.外展训练最早是用来训练士兵的求生能力的
C.外展训练需要利用特别设计的器材,往往难度很大
D.外展训练需要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来带领实施
5、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C)
A.学习动力缺失最主要的表现是厌学
B.要让学生掌握上课记笔记的学习技巧,养成上课记笔记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令人信服地让学生了解记笔记的作用、具体方法以及如何使用笔记
C.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的学习方法是相同,所以应该从小学起就全面指导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D.成绩好的同学也会有厌学情绪
6、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C)
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
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
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了
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
7、关于学生人际关系问题,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B)
A.人际关系问题的处理事先预防比事后补救效果好
B.人际关系问题一般是学生相对较少关心的问题
C.教师应该以客观、公正、理性、平等、睿智、成熟和坦诚的态度和形象来面对学生,处理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
D.人际关系问题包括亲子关系、寝室关系等问题
8、自卑感问题是按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哪种标准来划分的(B)
A.问题的内容 B.内在心理根源 C.特定发展时期和阶段 D.问题的性质
9、关于自卑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A.自卑的人热衷于与人比较,而对自己的期待却很低
B.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客观、清醒的认识,无法悦纳自己
C.自卑的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D.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是处理自卑问题的方法之一
10、关于危机定义的表述,以下错误的是(C)
A.危机是一段时间的解体和混乱,在此期间可能有过多次失败的解决问题的尝试。
B.危机是生活目标的阻碍所导致的,人们相信常规的选择和行为无法克服这种阻碍。
C.危机状态指的是人们遭受重要生活目标的挫折,或其生活周期和应付刺激的方法受到严重的破坏的状态,危机状态即是破坏本身
D.危机之所以是危机,是因为个体知道自己无法对某种境遇作出反应。
11、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B)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12、在危机干预时,在当事人认同和理解的基础上,做出现实可行的用于摆脱困境的短期计
划,是为了(A)
A.帮助当事人看到摆脱困境的可能性 B.迫使当事人行动以改善自己的境遇
C.让当事人通过制定计划合理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D.让当事人作出放弃自杀的承诺
二.多选题
l、中共中央在1998年的《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是为了(A,B,C,D)
A.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B.健全人格
C.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D.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2、张春兴认为心理健康的条件有(A,B,C,D,E)
A.情绪较稳定 B.乐于工作 C.能与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并乐于和他人交往
D.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并悦纳自我
E.对环境有适切的认识并能切实有效地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适宜采用(B,C,D)
A.诊疗模式 B.发展模式 C.教育模式 D.文化模式
4、对学生开展一对一的个别心理咨询的作用在于(A、B、C)
A.保证心理咨询的深度 B.保证心理咨询的私密性
C.保证心理咨询的效果 D.保证心理咨询的效率
5、关于心理测试的论述以下正确的有(A,B,C,D)
A.心理测试可以集体进行,也可以一对一进行
B.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科研和调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C.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筛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好预防工作
D.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宣传作用
6、造成学生学习问题的可能原因有(A,B,C,D,E)
A.学习习惯和方法不良 B.学习动力缺失 C.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
D.亲子关系问题 E.学业不适应
7、对于学习习惯的建立,以下哪几种说法是不正确的(C,E)
A.基本学习习惯不良多始于小学
B.家长的“陪读”会造成孩子在学习上对家长的依赖
C.不良学习习惯的扭转和改变不是很难的事。
D.行为强化技术是改变不良学习习惯的一项重要技术。
E.学习习惯的改变和确立要趋热打铁,趁学生有改变的兴趣,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建立好的学习习惯
8、消除自卑感常用的方法包括(A,B,C,E)
A.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认知 B.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
C.消除非理性观念 D.用激将法刺激学生,让他们通过逆反心理产生正面的动力
E.帮助学生不时有成功的体验
9、在职业压力模式中,所谓的“组织外的压力”包括(A,B,C)
A.家庭问题 B.生活危机 C.财务问题 D. 生涯发展
10、在评估危机当事人的危险性时,具体的危机评估包括(A,B,C,D,E)
A.当事人目前的情绪状态 B.当事人替代性的解决方法和应付机制
C.危机的严重程度 D.当事人的心理支持系统及可利用的资源
D.当事人自杀的危险性
11、在评估危机当事人的危险性时,具体的危机评估可以借助以下的哪些方面来完成(A,B,C)
A.个人或专家的专业知识 B.心理测评手段
C.危机干预工作的经验 D.个体敏锐的直觉
12、对自杀的误解有(A,C,D,E)
A.与自杀的人讨论自杀将诱导其自杀 B.威胁别人说要自杀的人确实有可能自杀
C.想过一次自杀的人会总是想自杀 D.自杀是冲动性行为
E.一个人自杀未遂被救起后,自杀可能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