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改革变化对英语教师充满挑战

作者:武汉大学外语学院 陈金兰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点击:1597

 

  作为一名从教已经30年的高校英语教师,我体验了30年来教学要求的变化、教学方法手段的更新、教学对象需求的变化带来的挑战。

  教学要求不断提高

  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便可以看出对教学要求的变化:1984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高等学校文理科本科生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语音(口语)的要求是:“朗读时语音、语调基本正确”。当时还没有“听力理解、口语表达”这样的提法。而现在对于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是:“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能经准备后就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大学英语教学的难度在不断加大,内容不断加深,挑战愈来愈大。

  教学手段多元化

  以前,老师基本上是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以讲授为主线来实施课堂教学。老师们为了更生动地开展教学,充其量是自己收集资料或动手做图片,甚至拿实物开展课堂英语教学。当时图片都是很难得到的资料,找到合适的画报也不易,最好的教辅工具就是录音机。

  改革开放30年来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转变为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运用为主的个性化和主动式教学模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既是教学的参与者又是组织者、推动者、合作者。课堂上多采取讲解、讨论、演讲的形式,学生的参与性大大增强。

  教学对象开放化

  现在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极多,思维敏捷,思路开阔,他们在英语课堂上不仅学习英语,而且以英语为工具表达思想、阐述观点、交流看法。

  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几乎是全方位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心理素质,等等。老师们一方面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国际大学英语教学新动向,研究英语教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另一方面要接受不断变化着的教学对象,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这些对教师既是挑战也是促进。

  《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21日第3版
 

更新:2008-11-23 05:44:26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