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心灵鸡汤
转眼间,来到市一小工作已经快一个月了。经过近一个月的实践,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工作经验,深刻体会到了做老师的艰辛和快乐。
教师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的过程。尤其是像我们这些新调入的老师,只有多向同行学习,多向实践学习才能逐渐积累经验。我觉得听课就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所以对学校组织的“每周我主讲”活动,只要是数学,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听完课之后,我把优秀老师的课堂靓点记在听课记录上,然后对照自己的备课教案进行修改,将他们优点和长处应用到我的课堂教学当中去,逐步掌握了一些驾驭课堂的技巧。听他们的课,我次次都有不同的领悟,都能收获到很多东西,经常有“听君一节课,胜读一本书”之感。
除了听课之外,平时我也经常向其他老师请教教学上的问题。这些老师的热情帮助,使我获益匪浅。尤其是亢丽华老师见我去听她的课,总会在教学实践操作能力上给我很大的帮助。我逐渐深刻地认识到,老师要上好一堂课太不不容易了!知识和经验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我必须要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把自己当成学生一样,积极吸取周围其他老师的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此外,学校组织的教科组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也使我明白了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教师的备课艰辛,可是要想扎实落实还要具备一定的课堂组织能力,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二要关注他们在课堂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态度。记得在刚开学,面对全班六十一位同学,我很难顾全。有时,我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开小差,我看见后,就对这些调皮的孩子进行了严厉地批评,并让他们站着听课。但这样的教学效果反而更差了。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师生情绪对立时,学生会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儿童的好动和注意力不集中让我感到了自己知识的贫乏。
总的来说,我在这近一个月中,无论是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还是具体的课堂操作能力,个人基本素养等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艰辛的背后,我还尝到了甘甜的快乐。
一谈到备课,以前头脑中就会联想到学习新课标和钻研教材,设计一个好教案。但自从上周听了翟芳老师和赵竹萍老师的课,下午集体教研时间又通过几位老师的交流互动后,我渐渐地明白了最重要的是备学生。教师的上课水平就体现在对于学生各种反应的处理上,只有对这些孩子了解了,熟悉了他们的思想动态,才能在备课时考虑到各个孩子在学习相同知识点的不同表现。
为了改变我的教学现状,我先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开始了转变。在课堂上,时常有个别学生自我控制力差,搞小动作,遇到这种情况,这时我不会再大声呵斥他们,而是突然停止讲课,以目示意,等到不注意听讲的学生抬头发现老师正看着自己时,行为便渐渐收敛了一些。慢慢地,我的课堂秩序稳定,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我也轻松了许多。课下再找这些学生谈心,耐心说服教育,在指出其不足的同时,多一份鼓励,多一份信任,多一份赞扬,这些学生大多能乐观,愉快地改掉缺点。另外在教学中我还不忘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我们班有一个女同学,上课遵守纪律,作业工工整整,老师布置的任务总能认真完成,应该说这样的学生是让老师放心的。但她却缺乏同龄儿童应有的活泼,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说话声音很小。对于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她的成绩是不至于拖班级后腿的。于是,下课后,我经常把她当做自己的孩子,和她聊天,帮她克服怯懦,现在她已经慢慢走出了被人遗忘的角落。看来走进学生的心灵,乐做学生的朋友,建立师生间的友谊,结合教育的需要,把握适当的教育时机,教育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啊!
以上是我的一些体会,记得翟校长在开学第一次全体教师会上曾引用《北京欢迎你》里的几句歌词:“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在黄土地刷新成绩”。我想每个新老师都有一个信念:“我要在一小干出成绩”。我现在最需要的是学习加方法加勤奋,踏实干,有艺术的干。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在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