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把尘封的教学资源变成财富

作者:孙世杰 来源:山东省高密一中 点击:1675

 

  每到学期结束,教师往往把自己用完的备课本、教案、导学案、检测题等,或作废处理,或束之高阁,或留作今后参考。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对这些教学资料的利用基本上处于一种低效状态。

  事实上,这些作品都是精心设计、经历了实践检验的有价值的文本资料,凝聚着教师的教育智慧、实践真知。

  在新课程背景下,重新审视教学资料的管理,盘活沉睡的教学资源,从中提取有效教学的元素,对于深化高效课堂改革,推进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可以以教学资料为媒介,建构出一个管理平台,来凝聚资源、汇集智慧、研究方法、分享思想、推陈出新、产出效益。

  怎么创设这个平台呢?这个平台的运行流程基本上就是一个信息输入、分类、存储、输出、创造的循环过程。可不可以创设一个兼具图书馆和银行功能的平台,以优秀教师的教学资料为依托,通过存储、流通、开发、增值、积累的运行机制,让教师们即求即支、研究开发、创造价值,进而优化、扩大“资本”积累,不断催生出高品质的教学效益呢?

  我们集思广益,成立了优秀教学资料展室。展出的主要内容就是备课本、教学案、教学设计、优秀课例、优秀检测题等。优秀教学资料随时面向全体师生开放,无偿借阅,循环使用,师生共享。当然,展出的资料一定得是最具实效的。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资质准入机制:教学资料要过三道质量关。第一关教研组内部评,推选出本组最好的教学资料,必须齐整翔实,品样俱佳,有思想、有方法、有特色,展览公示。第二关由优秀学生和全体老师展览公选,好中选优,确定入围作品。第三关由学术委员会和学校教学领导小组一道,从教学理念、学术水平、实用价值的角度,进行甄别鉴定,滤出精品,列入展览室。

  为了体现对优秀教学资料作者劳动成果的尊重和回报,我们还建立了奖励制度,根据资料品质等级,分等次授奖,对优秀教学资料实行“买断”,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优秀教学资料每学期征评一次,定期更新,整合集成,建立体系,动态管理,促进了精品化教学设计和高效率教学实践的研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依托教研平台,将优秀教学资料的开发应用纳入了校本教研体系。利用集体备课、教学沙龙、课例分析、说课观课、教学反思、课题研究、教师培训等形式,对每一份教学资料进行了充分利用、深度发掘、借鉴创新,使优秀教学资料真正成了教师成长的营养菜单、同步教学的首辅文本和教学研究的参考资讯,从而丰富了校本教研内容,促进了经验共享和教学反思,推进了新课程的实施。

  《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7日第6版
 

更新:2008-11-09 05:16:13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