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小学体育学科教师“六认真”教学规范

作者:牛哥 来源:xsk 点击:2106

一、认真备课
  1.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准确把握体育课性质,根据学生身心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备课规范化、科学化。
  2.梳理和理解运动技能教学体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各单元之间的前后联系。认真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
  3.备课组全体教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共同研讨,集思广益。在备课中做到统一教学要求,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等。
  4.认真撰写教案。教案一般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重难点、课的部分(时间)、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与学的主要策略、运动负荷及预计、场地与器材、课后反思等。
  二、认真上课
  1.学习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要根据学习目标安排好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环节清楚,步骤合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既符合《课程标准》精神,又切合学生的实际。
  2.学习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正确把握教材的性质、特点、价值
  3.在教学中要遵循体育教学规律,要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学生心理的规律及教与学的规律。
  4.教学设计科学、教学分段合理,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对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做出科学的具体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利用,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5.教学中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6.掌握教学基本功。教师口令清晰、洪亮;示范正确、优美;讲解简明、易懂;教态亲切自然;保护帮助合理、到位;指导练习与纠正动作错误有效、得法;队形调动便捷、合理;安全措施得力、有效;突发事件处理及时、正确等
  7.严格上课常规。教师应提前3分钟达到场地;穿着运动服装和运动鞋;按时上下课;爱护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8.渗透德育教育。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把德育教育有机地贯穿在体育教学中去,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三、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
  1.作业内容要有针对性,要符号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并注意分层要求。
  2.作业的运动负荷要适宜。
  3.要及时检查和反馈。
  四、认真辅导
  1.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不同辅导内容,采取不同的辅导方法。以个别辅导为主,小组辅导为辅。
  2.对体育后进生要热情关怀,重点辅导,制订辅导计划,并做好辅导记载和成绩跟踪。对体育优秀生要加强培养,发挥其特长。
  3.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辅导费。
  五、认真考核
  1.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学习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评价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而且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方面。
  2.在评定学生成绩时,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相对性与绝对性相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教师评与学生评相结合。
  3.评价标准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
  4.评价标准应以个体内差标准为主,并结合绝对标准、相对标准进行评价。
  5.学生的体育成绩应以“等第”来评定。
  六、认真组织课外活动
  1.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
  2.开展课外活动要做到四落实:计划落实、人员落实、内容落实、时间落实。
  3.课外活动要按计划认真组织,保证活动时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
      4.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承担课外活动的指导、巡视。

 

更新:2008-11-06 06:40:3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