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读书是教育的必由之路

作者:张月峰 来源:XSK 点击:2664

 

我认为:无论是对小孩,还是对大人的教育,最为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喜爱读书和感受读书的魅力,这是他们面对人类间接经验吸取的最简单的手段。

然而,我们看到:我们的古人读书讲究是一种实用价值。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古人读书有“头悬梁,锥刺股”的美谈。古人讲究“苦读”,追求的目标是做官。把书读烂,就有可能在科举考试中榜上有名, 然后走上仕途。中国人从祖先就把读书看得太功利了, 因而从来都把读书看得很沉重或者很隆重。中国许多读书人都为了某种目的读书而陷在一个怪圈里, 读不下去硬读,被头脑约束着经历种种磨难。

在读书的态度上, 我们与美国人则不同。

曾读过一位美籍华人撰写的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他叙述了美国人读书的情景:美国人稍有空闲便会读书, 把读书视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美国人没有书房, 却随时随处读书,不必有清静的氛围,草坪上电车里公园中厨房内,到处都可见读书人。 我观察中国,中国人在火车站侯车室或是什么地方,读报的人可见, 专心沉迷于书中的人却很少。这位美籍华人曾描述一位美国青年读书的镜头, 他说这位美国青年人“倚在大球场的铁丝网上,金鸡独立地仅是一脚到地,读一本书, 读上两个钟头,没有变换位置,直到他的书读完以后才走开.“中国人却不然,似乎不认真地坐在安静的阅览室里或是书桌旁,就不会有读书的可能。 中国人没有读书的习惯,读书的被动性很大,好像书籍有万斤的重量, 捧在手里浑身都感到沉重和压抑。

我非常赞赏宋朝诗人黄山谷关于读书的见解。他说:“三日不读书, 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强调读书的韵味。书读多了, 人的确会富有一种韵味,从气质和风度上都可以表现出来。风度是从言谈举止中显露出来的, 读书多的人语言自然丰富,谈话不平淡不枯燥不浅薄,幽默诙谐异常自如, 装束打扮上也显层次,不平庸不俗气。气质是从内心流淌出来的, 你会发现有些人其貌虽然不扬却极有魅力,极有神采,让人敬重仰慕, 因为他们有厚度有内涵,思想博大敏锐,知识智慧在心中蕴藉。 一个读书人从不同的书籍中积淀各种文化,然后便在日常的生活中流露出来,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 读书是在潜移默化地陶冶一个人。

有学者提到读书对人的经验的壮大和养性的问题。 人生所经历的生活毕竟有限,许多经验和对经验的理性认识确实能从读书中获得。 生活中的人形形色色,有的怯懦敏感,有的固执迟缓,有的易怒热情,有的灵活善变, 读一本《心理学》,你会知道人的四种气质, 每一个人的种种特质都会在此找到归结。读书使我们知道了中国人的劣根;知道了女人为什么会执着爱情; 知道西方国家的国情风俗;知道《圣经》是怎样的一部著作…… 坐在家中、坐在桌前、坐在躺椅里、倚在床背上,或在许许多多地方, 你可以在书中“走入一个无边的世界”,一天又一天之后,你会突然发现,读书使你变得无所不知, 变得丰富厚实,变得思维清澈心灵饱满,变得懂感情有韵致,你从此有了底气。

关于读书养性,自然也是显著的。人生的本质是痛苦, 人类因为这一生命的本质常常会心情抑郁和忧伤。生活中到处充满欲望,充斥着庸俗, 到处布满陷井。在这种环境中,人是极易被伤害的。心灵落入尘俗之中, 受到各种事务和利益的纷扰,便难得一份平静与安适的心境。然而,当你捧起一本书, 颇有兴致地沿着字行读下去的时候,感受就不一样了。独处一隅, 静静掀动书页,缓缓进入氛围,你会获得一种洒脱宽舒和澄明的享受,这时候, 你会感觉你的灵魂在高处,心中涌动的是温情的潮流,世间的一切烦恼都不再重要了。 你有了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这是一种非常优雅的意境。 即便读书的这一隅或许是嘈杂之处,但心在书中,内心仍然是宁静祥和的。

好书是你的挚友,它不会伤害你的心灵。它把自己的知心话告诉你, 它默默地给你讲述人生的道理,它使你变得愈加细腻温柔善解人意,无论何时, 它都甘心情愿地陪伴你,从来不嫌厌烦,从来不求索取。它会忠诚于你, 决不会背叛你,它把最丰富的东西献给你,它牵着你的手, 领你看一个又一个精采的世界。北大教授曹文轩先生曾经在他的文章中陈述, 他的两位研究生因工作的繁杂而难以沉静下来,觉得对未来颇感恐慌,他便给他们写信说:“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不将书丢掉,就一切都不会丢掉。”

读书对于人的生命是多么重要, 而读书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年人则尤其重要。

读过书的人和没有读过书的人是不一样的。

我接触过一位热爱读书的朋友, 他甚至能将《红楼梦》中的许多章节倒背如流,他的思维方式,他的气质风度,他对生活的理解,他的文化品位, 他的审美水平,他的内心世界……显然不一样。读过大量书的人, 都是那么具有独立的思考力和丰富的内涵,他们能够高瞻远瞩,他们可以谈吐自如, 他们的思辩能力格外精彩,他们的生活充满智慧,他们的生命异常饱满……

所以,要读书。

读各类各样的书。读中外名著,读哲学、美学,读人物传记,读历史著作,读古典诗词,读文化随笔,读科学经济军事类书籍,也读武侠小说、言情小说。

读书时,同时要有批注和笔记。将那些惊讶记录下来, 将自己的感想速写下来,将精譬的语句勾勒下来,将自己的悖论标示下来。有一天, 你会突然发现,你雄厚了起来锐利了起来博大了起来。

要读书,甚至要藏书。许多作家、 学者和热爱读书的人都有藏书的习惯。有位作家这样说:“哪怕这本书你一辈子也用不上, 你藏下来仍有意义……一个个书架耸立在你的房间里,有神奇的作用滋生出来。 书籍营造出来的气氛可以天长地久地改变你,改变你和整个家庭。这样的家庭出来的人, 会是根本不同的。……一个人如果天天在书架前走走停停,不断地、经常地翻捡, 那我不信他会是一个很愚蠢的人。”

写到这里, 忽然想到周国平先生提到的一幅题为《书痴》的版画:画面是一间藏书室,四壁书架直达天花板。一位白发老人站在高高的梯凳顶上, 肋下两腿间都夹着书,左手持一本书在读,右手又从架上抽出一本。天花板有天窗,一缕阳光斜在他的身上和书上。

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动容的画面!这位老者的形象让我们心里产生感动, 他告诉我们,读书从现在开始,还不晚。

 




 

更新:2008-10-24 04:08:5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