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完美的的老师
因为老师非圣明,因此也常常会错,因为教师非神明,因此不能万事通晓。今天又看到张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看到其中举了一个例子,说学生常常问老师一些问题,是老师答不出来的。然后学生会大度地说:“不问你这些问题了。”还说到作为教师的妻子甚至会告诫自己的学生要好好学,否则将来就会常常被问住了。
看到这样的一些文字,就觉得这样的事似乎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我就有这么一种经历。我去进修校上作文,在临上课前十分钟,我才拿到名单。我这个人才疏学浅,最怕读人家的名字,因为常常有些字模棱两可,不知能否读得准,而要是读错了,那就糟了,是对人家的大不敬,对于学生也是这样。这一天我拿到名单,就有两个名字是不确定的。听说老师读名字都有一个方法,不会的先漏过,呆会儿请没念到的同学起立自报家门。这个方法据说所有的大孩子都知道,因此有些故意捣蛋的孩子专门给采取这种方法让老师难堪。为此,我不敢冒险。怎么办呢?我这时候很诚实,我告诉他们,严格意义上,我并不是来教他们的,是来和他们学习的,只是我希望通过和他们的接触能达到两种效果,一种是他们可以更加热爱学习,更懂得当学生;一种是我可能更加热爱学生,可能更懂得当老师。接着我就请他们解决我在点名时遇到的难题,因为太诚实了,所以没有受到任何的刁难,顺利地渡过了。
第二关是和孩子们聊天,让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我。在自由提问环节,我是过了重重险关,最有趣的是一个孩子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老师,你应该知道蛋是怎么变成鸡的吧?你是否坐在鸡蛋上尝试过?”天哪,完全没有逻辑的一句话,让全班哄堂大笑。我没有恼怒,和他们一起笑。笑完之后,我对大家说:“刚才大家一起笑,包括我在内,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这个同学的问题太有趣,一个是这个同学的问题太没创意。这种爱迪生已经做过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还要做呢?如果我也去做,那不是要酿成史上最典型的侵权案件吗?而你的这个问题,也会因为盗用人家的主意而变得毫无创意,基于这一点,我感到深深地遗憾。”我的话音刚落下,教室里又是一片笑声,都是善意的。那些等着看笑话的孩子一下子就很佩服我呢,不禁让我小得意了一番。
其实就是这样,这个世界上没有无所不知的老师,所以别担心自己有什么知识是无法告诉学生的。我们把方法教给学生,我们去激励孩子们思考,我们给孩子们动力,那么,孩子们的想法可能会比我们多,孩子们知道的知识可能也会比我们多。因为我们是不完美的老师,所以我们的学生要为我们努力延续和创造完美。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老师,所以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比我们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