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教师,一个沉重的名词

作者:liuxi 来源:XSK 点击:5721

今天,闲来没事,来到学校的留言本逛了逛,恰好看到这样一篇篇幅很长很长的留言。原文内容是这样的:

逛到这里顺便进来看看,你们老师内部竟然也掐起架来,想像也真可笑。平日里那师道风度哪去了?慷慨激昂的训诫至今犹在我耳边回荡,但没想到我尊敬的老师们背地里是这副德性。对领导有意见,为什么不当面找他商量,偏要在这里乱嚼舌头。您不是教过我们威武不能屈吗?够种的话辞职不干啊,不妨效仿魏晋名士采菊东篱。我也记得你们教过不为五斗米折腰吧!你们不是喜欢在我们面前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清高样吗?碰到这些柴米油盐的小事,你们君子的风范哪去了?你们士的气节哪去了?要是有什么证据,干嘛不趁这人家在会议上讲八荣八耻的时候上去拆他的台,偏要在这里缩头缩脑地给人家扣上一莫须有的罪名。此小人之举,区区身卑位微,亦深为不耻。
   
另外关于某些人眼里的学生打老师,我想这是夸大其词了。本人虽位典型案例,但也从没真正动过手。倒是某些老师的师德有待议论。五年前,我在其中读初一,平均一天被请到年段室殴打三次。主要刑法有打耳光,打手心(用竹篾精制而成),打脚腕(扫把棒)。每次殴打时间十到三十分钟不等,打完还不忘做个总结,打你那是爱你。在这过程中,办公室里有的老师似乎沉浸在这种暴力美学里,面带微笑(我猜想八成心里在盘算着怎么去他的学生)。有的似乎意犹未尽(这些人在这过程中屡次喝彩),竟然说打的太轻了。然后一边还在吹嘘说哪个学生被他打的怎样怎样。还有十分之二的老师估计修到了某种境界,对发生的事不闻不问,只是在默默地批改作业。我终于还是想起了看客这个词。我初一除了上课积极过头,喜欢在课堂上开玩笑,其他还算个好学生。可能就是人太贱,怎么打也打不怕,害的年段室的扫把棒被打崩裂了好几个。偶尔碰上皇恩浩荡,罚在年段室站几节课,抄十遍的学生守则,感激涕零。
   
初二转去了别的学校,接受了良好的法律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又偶遇高人指点(谁打你,你也别跟他客气。你越装孙子,他打的越惨。打不过他也要打,大不了赔上一条命)。
于是在我阴暗的心灵中,有颗以暴制暴的种子渐渐萌芽。她仿佛是漆黑夜里的一颗萤火虫,让我有了战胜黑暗统治了勇气。
   
中国历来讲究尊师重道,于是某些人借这这股风尚,天经地义般地乱来。然而他们忘了什么是为人师表,师无道,弟子也不必尊之。
   
我终于还是没试过打老师。三年来受三次处分,其中有条共同的罪名就是打老师,其实我比谁都冤。大概的起因都是因为做了违反校规的事,老师要劝导。我不服从,双方吵七架来。由于本人口才太好,老师一看文的不行就想来武的。我虽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但好歹得到过圣人教诲,晓得威武不屈的道理。老师要跟咱小的过过招,咱也舍命陪君子 。老师一看这架势,收起拳头跑去刑部(政教处)哭诉,刑部办事倒也爽快,直接给我定了殴打老师的罪名(其实我也人家一根毛都没碰过)。
   
近来常常看到某些老师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说现在的学生咋滴咋滴,当老师都没法活了,一点尊严都没了。拿着一本大专文凭个个搞得怀才不遇似的。我看到这些真佩服人如果可以无耻到这种地步,真是人渣中的极品了。哪个学生真的有把老师打得怎么了?就算打了那也是你们活该。你们打人耳光(有次我被打得流鼻血),把人家的头按住往墙上撞的时候怎么没想到尊严二字?你们搬起椅子砸人家的时候怎么没想到尊严?现在被学生顶两句就要死要活的。就你们有人格,可以谈尊严,我们当学生的天生就是下贱的.你们装B那也是为了工作需要,我们稍微装下就要受处分。
   
请我尊敬的老师们,先看清楚你自己的嘴脸,认清自己要在学生中扮演的角色再诉苦。别又想当婊子又想立贞节牌坊。

应该说,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同为教师的我,心里的确不怎么好受,可奇怪的是,没有丝毫的气愤,当然我不是圣人,面对这样近乎侮辱的文章,不可能做到无动于衷,只是这几年班主任的生涯,经历了太多这样的浮浮沉沉,学会了更好的反思自我。应该说,看到这些文字,唯一的感觉是悲哀。当老师,至少内心深处依然遵循着古人所谓的“师道尊严”,习惯了对学生指手画脚,,可这位学生的心里话虽说有些偏激,但也不乏真诚。反反复复看着这篇文章,我努力在想,学生在成长,而我们自身到底学会与时俱进了没有。这让我想起了前两天自己在班上管理过程中的一件事情,自己用前两年自以为十分受用的方法教育学生,结果发现,学生在变,哪怕仅仅两三年的时间,以前的教育方式用在如今还是不大行的通。从那天开始,我发现,学生思想变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教育的方法和经验要是不加以反思改进,班主任工作的确寸步难行。自以为在班主任管理上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可如今站在这群学生面前,我还是从零开始,就是一个初学者和新手。当老师很苦,当班主任更苦,早就说过,班主任的责任无限放大,学生的责任无限缩小。所以很多老师说当班主任很不幸,但话说完,仍然早出晚归,勤勤恳恳。我们学校的老师说实话,真的很敬业。我是一个很喜欢当班主任的人,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我始终认为教书没有育人,自己很难提高,这些年因为工资没有加,很多同事都说没有动力,我没有这样的想法,当老师工资低,与其抱怨,不如练好自身的本领,不断提高水平,这样将来走出去也更有底气一些。走了很多的私立学校,就感觉要想走出去,没有好的管理理念和水平,真的是太难太难。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我不想是“保姆型”那样太累,也不想是“粗暴型”那样会被学生所诟病,即便当个“经验型”,可现在学生变化真的好快。所以我希望尽量向一个“研究型”的班主任目标前进,也许前路漫漫,但至少这是一个方向。

这也许就是我现在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不生气的原因了,这个学生我猜得出来是谁。在我们学校也算是一个让众多同事摇头的学生。我在想,这个学生变成今天这样,难道真的只是家庭和自身造成的吗?难道作为主要教育者的我们连一点责任都没有吗?是我们不愿承认还是我们忽视了我们的教育功能?当然也许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毕竟我没有教过这个学生,但我依然有些心痛,我在想,假如是我的孩子,我又是一个老师,我的孩子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会不会去责怪老师呢?当然或许这样的假设毫无意义,只是看着一个原本本质并不坏的学生变成这样,的确有些心痛,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心痛。我把这篇文章给了一些老师看,很多老师也和我一样,有些痛惜,这样的共鸣让我很是欣慰。

最近一段时间,老是看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服从”老师的管教了,老是顶嘴,很难像以前的学生那样悉听教诲了。的确,学生随着社会的进步更早的成熟了,这是一个现实,更是一个趋势,只有我们更好的去承认它,我们才能更好的总结经验,更好的改进方法。如果我们还是以“师道尊严”的原则,去面对这样有自己想法的学生,那只有处处为难了。我想之所以出现教育困难的情况,主要还是因为,学生已经形成了自身的是非评价标准,尽管不一定对,但至少有了自己的判断,我们所要作的,就是慢慢改变他们错误的想法和准则,说到底,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告诉他们错了,更要告诉他们为什么是错的,做到“以理服人”,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并不简单,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但有一个原则是很重要的,那就是,作为一个班主任,不是要学生怎么做,而是去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想假如有了这样的目的,在平常中也能抱着这样的目的去管理,至少学生能感受的出来,这样敌对的情绪也就不存在了。毕竟,学生或许自私但决不会没有情感,哪怕再坏的学生。

所以到第二天上班会课的时候,我便决定以这篇文章为契机,上一节主题班会,以便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老师,便于师生感情的进一步融洽。当然在班上读这篇文章是要冒一定的风险的,处理不好,更会让学生瞧不起老师。但应该说我还是有把握的。一上课,我就在黑板上写下“教师,一个沉重的名词”这样一个标题,学生看完觉得有些诧异。我马上以九中学生死亡的事情为例,告诉学生当前的教育中,老师的责任无限制的被放大。学生听候似乎开始若有所思,而后我把这些日子看到的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矛盾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白作为班主任本处于帮助学生的目的去教育学生,却屡屡被学生误解,进而矛盾激发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无奈。接下来我问学生理想中的班主任到底应该怎么做?学生提了好多想法,根据这些想法,我告诉学生交流是平等的,要希望老师有如此多的优点,将心比心,自己也应该要学会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学生开始有了很多感触,我见条件成熟了,便把这篇文章念了一下,学生听完果然不出我所料,开始纷纷指责这个学生,认为他不理解老师的苦心。接下来的工作便很容易了,只是告诉学生,学会理解老师,理解一名教育者帮助他们这样一个特别单纯的目的。应该说这节班会课的效果是不错的。

    今晚坐在这里,写下这篇反思,回过头重新看着“教师,一个沉重的名词”这样一个标题,忽然间变得不再沉重了,学生是有感情的,只要我们有心,我们的学生也很可爱,不是吗?因此,我们的教育功能真的不该被忽视,换而言之,也就是我们的责任

 

 

 

 

 

                                 2008.9.28

更新:2008-10-07 06:37:13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