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做记忆一生的教育

作者:李炳亭 来源:中国教师报 点击:1437

在心灵上写诗和在心灵上施暴都可以让人记忆一生。
  曾有这样一位数学教师,她在去上课的路上,偶然捡到一片落叶,那浸染了秋色的树叶金箔一般漂亮,让这位老师爱不释手,拿在手里一遍遍端详。就在她迈进教室的那一刹那,她决定,今天的数学课就改上成一堂“落叶课”。
  她让每一个孩子在“经验”中阅读这篇无字的“课文”。然而,神奇的一幕出现了,整间教室,那些平时沉默寡言的孩子,仿佛一下被人打开了思想的闸门,有人沉吟不语甚至眼眶含泪,有人情绪亢奋甚至手舞足蹈,他们畅所欲言。有的孩子读出的是世事无常和生命的沧桑,有的孩子读出的是纵然跳离枝头也要绽放美丽的生命的悲壮;有人讲四季更迭生死轮回是自然规律,有人说敢于抗争才永远是颠扑不破的人生主题……当下课铃响起的那刻,孩子们还沉浸在思绪里不愿离去。
  山东昌乐二中也有位很特别的老师,他叫徐振升,他的学生都亲切地叫他“老徐”,他把他的学生称为“孩子”,老徐任教的班叫“卓越”。老徐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阅读那本“大自然”,老徐就常常带着“卓越”的孩子一起阅读。某一天皓月当空,老徐诗兴大发,招呼他的孩子一起来到学校的操场上席地而坐,“举头望明月”,这样一堂特殊的“阅读课”,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卓越”,让老徐一生难忘。
  落叶、明月、雪花、青草、蓝天、白云、山川、河流……它们就在我们身边,一直充满了灵动,静静地等待了很多年了,等待着我们去用心赏读。
  然而遗憾的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的教育会让孩子对一切视而不见?一个连春天都漠视的冷酷的人,未来会懂得感恩和回报社会吗?一间僵化、呆板、暮气沉沉、只埋头于分数的教室,能培养出眼睛明亮、豪气冲天、敢于创新的人才吗?
  我们的教育什么时候才能触及到孩子的心灵深处?其实,“记忆一生”就是在心灵上写诗和种花。不去有意识地在“最柔暖的那片土地”播撒“诗意”的种子,怎能够“让心发芽”,长出“诗林”,形成“诗潮”,书写出人生的独特景致?
  现实里我们有太多的教师,或许因为随意的一个眼神、一句率性无意的话、一个轻率的结论,在孩子敏感的心灵上投下阴影,这样的无心伤害,说句不宽容的话便是“施暴”。
  所谓在心灵上写诗,其实写的是“人性”二字,字后支撑着的是“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意义”。不对心灵施暴,也就是意味着从人性的角度,引导孩子认识生命,思考人生,然后才可滋润一生,让他们受用一生!
   (本文作者为本报驻山东首席记者)

 

更新:2008-10-03 06:40:03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