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小教书的日子里
作者小传
1999年毕业于湖北省郧县师范学校,先后在郧县谭山镇西王小学、柴湾小学和中心学校工作,爱好书法、写作,发表文章400余篇,与人合著散文集《爱的探索》。
九年前,我还没有从师范毕业就失业了——先后参加了几场招聘会,都因年轻无经验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好不容易通过了郧县教育局组织的考试,跻身于教师这个队伍,还没有来得及惊喜,一纸调令让我背起行囊,走进了被大山淹没的学校。
面对那些破桌子、泥孩子,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学校是只有六个教师的村小,平时一放学,就只剩下我和校长两个人了。校长是一个极其保守的老同志,天天告诫我走上教育这条路,就要学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原来所有的梦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我家离学校有近40里山路,每周都必须提前半天赶到学校。记得有一次下午,我四点多就到了学校,疲劳促使睡意袭来,我很早就睡下了。一觉醒来,才凌晨一点多。周围一片漆黑,山中那紧一阵儿慢一阵儿的不知名的鸟叫声让人毛骨悚然。我拧开灯,拿本书来读,大脑却因恐惧而排斥着知识的融入。我强作镇定,苦苦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我必须用奋斗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我认真备课,深钻教材,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一个学期下来,我带的学生成绩提高了一大截,学生乐了,家长也乐了。
业余时间,我不停地读书,两个月不到,学校那个小小的图书室被我读了个底朝天。我报了专科自修,面对枯燥无味的教材,我不靠运气,而是认真研读每一本书,一边读一边做笔记。后来,我考一科过一科,且科科都在70分以上。不到三年的时间,我先后拿到了专科和本科文凭。当我以惊人的速度和低廉的学费拿到两本学历证书时,领导和同事们都佩服地向我伸出大拇指。
两年后,我顺沟向下,调进了另一所条件较好的村小。白天,我教书,晚上,我读书反思写稿件。开始写作时,要求不高,只想着自己的文字能变成铅字就行。于是,每寄一篇小文之后,我心里总有一点儿踏实之感。连续30余次的碰壁让我有些苦闷,但我没有放弃,继续不停地写啊,投啊。终于,我的稿子一篇篇地在报刊上露面。三年时间,我先后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工》等报刊发稿300多篇,我也因此渐渐地出“名”了。
在深山中练就的毅力也让我在培训中受益。2006年夏天,我被选派到武汉参加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培训。虽然是第一次到武汉,我却顾不上出去游玩,而是不顾炎热,不停地为培训简报写稿投稿,把我心中的兴奋与困惑全都抒发给主办培训的领导和参加培训的同行们。去了三天,我的两篇感悟小文便被培训简报采用,并且都是头版头条,领导和同行们向我投来肯定的目光。北京的记者们来了,我作为学员代表接受了采访。我把自己的心声向记者倾诉,没想到,我一个小小的山村教师,竟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我写的参训感悟也先后被《中国教师报》和《教师继续教育》刊发。
由于执著和认真,我的工作业绩被领导看好,我被调到镇中心学校里搞宣传工作,我像游进了大海,在里面自由地游动。现在想起来,我应该感谢在村小教书的日子,是寂寞让我明白了只有奋斗才有出路,是无奈让我有了学习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是苦闷练就了我成长的勇气和对待生活认真的态度。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郧县谭山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