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作者:许瑞华 来源:灵宝市第二小学 点击:4851

          

——支教感言

去故县支教,教的是三年级数学课兼几门副课,上第一节数学课,孩子们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一个个兴奋的表情,求知的眼睛,他们一方面在欢迎新老师得到来,一方面研究着新老师,欣赏着新老师,试图接受新老师,

刚开始讲的是计算课,孩子们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勤奋、好学,只要你布置有作业,下课后百分之七十多的同学都不出去玩,任你一再强调、驱赶,还有一部分同学就是不出教室。他们冲你笑笑,表示让你谅解。上课我也特别卖力,条理清清,道理明明的,从同学们的眼睛我知道他们听懂了,从他们那整齐的作业中,我知道他们学会了,我觉得这里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没有区别,优点更多,勤奋、热情、礼貌、善解人意。回去后我和二小的许多老师说了自己的感受。

三周后,我们学习解决问题,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写小黑板,创造与孩子们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生活实例,力求自己的课堂与同学们融为一体,课堂开始我先举生活实例,让学生说数量关系,用什么方法计算,结果我举例学生回答还可以,但许多同学没反应。让同学们举例,只有三、五个同学举手,结果我一再启发,引导,想说的人寥寥无几,我始料未及,说数量关系更是无从下口,以后的几节课,发现孩子们的独立思考习惯较差,回答问题个别发表意见较少,齐说的较多,个别举手的少,喜欢不举手和别人说,在做的过程,弄不清数量关系,列式毫无道理的人较多,分析这里的实际情况,去年下期才和秦岭学校合并,原班60人,本期转走6个同学,新来9个同学,陕西,四川等地,父母打工在山上的,村里的,厂矿的,做生意的,孩子学的知识不系统,基础不牢固,另外语言障碍,习惯养成方面差异等。如何使自己所教班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听讲,学会独立思考,能大胆发表意见,如何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及对数学语言的分析、判断、推理等能力呢?我决定从听抓起,培养说的能力和习惯,提高做的质量。

在听的方面,先是对同学们的听做出要求。眼睛看着老师。耳朵听着老师讲什么,脑子想老师说的意思,手里不能玩任何东西,手可平放在桌子上,腰挺直,对于爱动的学生,先让他们把手放背后,训练一段时间,有提高后,再要求和别的同学一样。在数学思维能力训练上,每节课都进行听算练习,提高注意力及口算能力,给学生口述一些最简单的一步加、减、乘、除应用题,让学生说数量关系,再让学生举例,让学生看算式编题。使孩子听的注意力增强,思维的能力得到提高,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在说的方面,首先给孩子创造和谐、宽松的氛围,使孩子消除害怕、恐惧的心理,敢说,不怕说错,即使说错也没关系,老师不会批评。其次,不断钻研、不断创新,使自己的课堂新鲜有趣,学生感兴趣,愿意说。最后,在说的方法上给予指导,课本上要求记忆的东西,必须要求记,只有记住了才会说,对于计算题的算理,先借助学具、直观教具等帮助学生理解,然后领着学生说,让个别学生试着说,其他同学补充,以少数同学的说带动大多数同学的说。对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先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从问题入手怎样联想,从条件入手怎样找相关的语句,让学生学会分析题意,思维能力提高了,越学越有兴趣,你不让说都想说,聪明的孩子是最爱表现的,我让孩子们各个都觉得自己是最聪明的。课堂上积极踊跃,真正实现“惜时增效、轻负高效”。

关于做的方面,针对农村孩子踏实、勤奋这一特点,我先给孩子指明目标和方向,数学的做不只是计算,因为大量复杂的计算都被计算机、计算器代替,我们学的只是一些简单的计算,主要是明确算理,掌握方法,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和严谨的态度。数学学习更多的要求是在学习中提高各种能力,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技能,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提出并解决现实问题,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动耳、动脑、动手、动口去“做数学”。因此我在计算的学习上没有进行大量的题海训练,而是学会方法后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自觉检查、演算的习惯;如除法学习我教给学生一看、二商、三查、四验的方法,学生做的质量很高。针对学生解决问题做的质量不高的情况,我以提高孩子说的能力为前提,先说后做,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很快。另外在动手操作方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单元,我给孩子很多机会让孩子动手拼一拼,不但加深了孩子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次支教经历,我深深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一个数学教师不只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热爱生活般的热爱数学,不只是学会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数学思考,能够提出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获得情感与态度的体验。

更新:2008-09-28 08:26:56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