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焦村一中骨干教师赴郑州参加班主任研讨会纪实

作者:凌云劲竹 来源:灵宝市焦村一中 点击:2710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收获的季节,我有幸与我校三名骨干教师一起前往郑州,参加了河南省教科所组织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讨会”。

这次研讨会特邀了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四位专家:

丁榕:特级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北京市班主任研究会副理事长,曾应邀赴日本、美国、瑞士、香港以及内地20多个省市讲学数百场。

甄珍: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著名班主任、巾帼建功标兵,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首席教师。

李圣珍: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全国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北京市通州二中优秀教师。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浙江卫视、《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数十家媒体追踪报道过她的事迹,全国数以万计的家庭直接或间接得到了她的指导。

王立华: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全国十佳班主任首席、山东临沂八中优秀教师、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成员,《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06年度十大读书推动人物。他的班主任工作理念受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权威媒体的多次报道,在多个省市做班主任培训专题报告200余场。

920上午830分,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大礼堂里,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在2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的热烈的掌声中,丁榕老师开始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的主题演讲。她提出班主任要以人格力量育人,要具备“三心”、“三自”、“三力”、“四新”。“ 三心”指,强烈的献身教育的事业心、炽热的诲人不倦的爱心、真诚的以学生为友的童心;“四自”指良好的心理素质,即宽容豁达要自警、情绪稳定要自控、面对困难要自信;建设班集体要具备“三力”,即构建班集体的能力、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开展教育活动的能力;还需要具有“四新”的创造性思维,即教育观念要不断更新、教育内容要有新意、教育方法要有新招、教育途径要有新路。丁老师还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记住三句话:育人要依靠情感,育人要讲究科学,育人要追求艺术。

年逾花甲又四年的丁榕老师在整场四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始终那么富有激情、那么富有理性智慧,她的报告博得了满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下午2时许,我们迎来了甄珍老师的报告。甄老师198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她的主讲内容是:以雅为魂,营造班级“文化氧吧”,班级环境高雅、女同学文雅、男同学儒雅是她对自己班级的定位,在20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她送走了7个班300多名学生,一个“雅”字成为她建设班级文化的关键词。她在23年的教学实践中。她说,只有教师自己的情趣高雅了,才能让这些情趣就像涓涓细流一样,每天一点一滴的滋养学生;也才能丰富自己的创造力,发现童心童趣,让教育动情入理,达到增知、导行的目的。

“真水无香、真爱无痕”,甄老师就是用这种“润物无声”的爱做着教育,用自身的内涵之“雅”影响每一个孩子,实现了自己做“学者型教师”的志向。

9月21日上午8点,李圣珍老师的“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的报告,给在座的老师们一场如醍醐灌顶般的教诲与启迪。1994年起,她已帮助近300个“问题学生”走出困惑,这些孩子都成了心理健康的学生,有的还考上了重点中学和大学,甚至出国深造。她有一个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够办一所专门收所谓的“坏孩子”、“傻孩子”、“苯孩子”的学校。她说,在那所学校里,老师不只是授业者,也不是学生精神和肉体的驾驭者,老师给学生的永远是真诚是平等是信息是希望。这所学校应该是学习的乐园,快乐的天堂。

大爱无言。报告结束时,我们相挽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李老师缓步离开会场,一种莫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心中升腾。

下午,29岁的教育专家王立华的报告一直做了3个半小时,而台下的老师们还一再请求延长时间。王老师对于新时期班主任的素养专业化以及自主化班级管理具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报告内容丰富、贴近工作实际、实用性强。他创设的学生在校教育实践教程丰富多样,班级自主化管理方法灵活独到,如实践一内容:美化学习环境,营造高雅的教师文化——装饰教室(让教室内有花有草,由学生自己创作的警句,有丰富的图书,有各类活动图片展览)宗旨: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在校的学习效益,提高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与学生签订学习合同,如《关于共同背诵500具优美诗句的合同》、《关于说普通话的合同》、《关于每天写一篇日记的合同》等,老师学生天天履行“合同”,在“合同”的督促下不断提高发展使学生受益终生。家校联系方面匠心独运,《家校日常联系单》、《班级日报》、《轮流日记》、《家校联系夹》等,处处透露出智慧的光芒。他编制个性化的“班本课程”,即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任课教师参与的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符合学生的需求,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实现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这一目标。

腹有诗书气自华,王立华老师用他那与29岁年龄很不相称的博大的缜思与睿智,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课,留给大家太多的震撼与反思。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支点,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已列入国家教育部的重点工作范畴。全国有440多万个班级,班主任教师的素质良莠不齐、亟待提高,建设一只师德高尚、素质精良、勤学善思的班主任专业队伍,已成为我省2008年“教师培训年”培训计划的重要环节。

 

 

 

 

教师感悟(一)

920——21日,我们在省会郑州聆听了丁榕、李圣珍、甄珍、王立华等四位教育专家的精彩报告,我深有感触。

这次研讨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圣珍老师。她是“问题学生”教育专家,1994年起,全国各地有50多个孩子因为打架、出走、自杀等被家长隔省隔市的送到她这里,在她的关怀与呵护下,少则数月多则一年,全部“脱胎换骨”,由原来被父母老师评判为在教育方面已没有希望的“教育弃儿”,变成了深受学校和家庭欢迎的“希望之星”。

这一切都基于她的学生经——蹲下来与孩子平等交流。她说: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资质和特性,现代教育强调的也恰恰是这种个性的差异。对待孩子千万不能居高临下的一味训诫、喝斥,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平等交流,要给孩子以自信,要让他看到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一种目标和希望,而教师最应该是给他希望的人。

(焦村一中董赞芒)

 

教师感悟(二)

919上午,我们奔赴绿城郑州,参加了省教科所组织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短短的两天的聆听,使我受益颇深。

年过花甲的特级教师丁榕那热情奔放的精彩演讲博得了两千多名与会者的阵阵掌声,她的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新理念深深的影响了我,改变了我对班主任工作的看法和认识。甄珍老师的班级“雅文化”建设,李圣珍老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报告,王立华老师的自主化班级管理等,都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

经过此次学习,在今后的班级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l       不断学习反思,及时更新班主任工作理念。

l       创设文化氛围,形成班级自主化管理特色。

l       关注问题学生,让全体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焦村一中王青霞)

 

教师感悟(三)

2008920——21日,我们一行四人来到郑州参加“全国优秀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几天来,我一直被深深地感动着:李圣珍老师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一心只为帮助问题学生”、王立华老师的“创新性专业管理艺术”、甄珍老师的“真爱滋润,真知培养,真情培育”、丁榕老师的“以人为本,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

尤其是老师的讲座让我悟到了班主任工作的真谛,她说:班主任不是可以用物质和金钱的多少来衡量的,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无所图,不指望学生感激和回报,而我又有所图,期盼着十年、二十年后,各行业都有我的学生为祖国建设做出卓越的贡献,而我能够站在祖国大地上,默默地为祖国的强盛而感到幸福。当老师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当我的学生考进高一级学府再回来看望我时,同事的羡慕和心中的那份成就感应该就是幸福的感觉。

 

是啊!怪不得有人说:衡量一位教师的教育效果要看学生走出校门后的情况。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育,而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要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变“一时一事”为“一生一世”。

 

 

                                    (焦村一中张洁琼)

 

更新:2008-09-23 09:45:41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