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难忘高考中与您相处的日子

作者:周玉妃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 点击:3744

  9月金秋,一个收获的季节,一个感恩的季节,一个属于教师的季节。教师,是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一批又一批创新人才在他们的精心培育下成长起来。我们赞美教师为教育事业所作的伟大奉献,同时也关注教师自身的成长。

和学生们一起在考试中共同成长

 

 

  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有多少老师在讲台上、在批改作业的灯光下、在与学生的教学相长中默默地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21世纪教育宏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劳动,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辛勤园丁的耕耘,学生的成长倾注了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图为特级教师、北京市东城区府学小学校长王欢在亲切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

本报记者 鲍效农 摄

【心中的老师】
 
  如今的我,站在师大的校园里,离你又近了一步。你和其他老师就像跑道上的接力赛手,一程一程地将我们送达人生的顶点,让我们延续你们的辉煌。

 

 

 9月,是新生入学的月份。刚踏进大学校门的新生脸上虽然带着高中时的生涩与稚气,却难掩雄鹰翱翔蓝天的幸福、自由以及踌躇满志。大学校徽为3个月前刚刚结束的高中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然而高考时结下的那份师生情谊仍然在延续,谁也不会忘记。

  记得几年前在高考那重要的“战役”中,老师既是我们学习上的解惑者,也是我们生活中的亲友,更是我们情感上的知心人:迷茫时为我们指引方向,沮丧时激励我们重新振作。有老师的包容、关怀和鼓励,才有我们的成长。我们今天的成就,有我们自己的一半,也有老师您的一半。很多时候,我们口中唱着“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心里暗下决心,长大后我要成为您。

  在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我还是那么不顾一切地玩着。有一天化学课后,班主任廖老师问我:“这阵子你在学习上没怎么用心啊,发生了什么事情?快高考了……”老师第一次当面询问我的学习情况,我很惶恐,回想这几个月自己确实没有付出太多的努力,成绩有所下降。高考仅剩下两个月了,想起这些心里焦急,也明白了时间的紧迫。仿佛菩提树下获得顿悟一般恢复了心态,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冲刺阶段。

  因为我写得一手好字,所以老师会经常让我帮忙抄写材料。这一次,我在办公室按老师的要求抄完了材料,但并没有给他办公室的钥匙,而是在办公室里开始复习功课。背单词,做习题,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过得特别充实。在这最后的一个多月里,系统地复习与冲刺对我荒废了许久的学业有很大帮助。老师的支持和信任,让我在他的办公室里度过了难忘的初夏,迎来了6月的高考。直到现在我还是很感激班主任廖老师。正是老师的那份包容,让我在师爱的海洋里尽情徜徉。

  在高考的日子里,从来都是考生的事情最重要,但唯有一点老师们毫不让步,那就是休息。那时我们住校,每当晚上最后一节自修课的下课铃声响起,老师们立即在教室赶人并熄灯,绝不手软。寝室熄灯后,高中的10位班主任轮流在外面检查,确保没有打手电筒看书的同学或开卧谈会的同学,确保我们个个都进入梦乡了,他们才在满天繁星的注视下回到家里。

  记得有一次,我半夜起来上厕所,远远地看见有个黑影在晃动,顿时所有的鬼怪故事一下子涌进了大脑,当时吓得差点尖叫起来,后来一束灯光晃过,才看到是老师在“巡逻”。

  学生们的休息是保证了,而老师们却日渐消瘦。老师心系学生,学生亦心疼老师。老师们的种种辛劳大家都看在眼里、感动在心头,于是大家尽量提高上课、自修的学习效率,按时作息,既保证了学习又保证了休息,老师也能放心地尽早回家休息。

  离高考还有一个星期,学校放假了,让大家回家复习或在学校里自主复习。大部分同学选择了回家,我怕一回家就会让自己紧绷的弦松下来,便和为数不多的同学一起留在学校复习。一下子没有了上、下课铃声的约束和调节,看着桌上堆得高高的资料,我有点茫然无措。就在这个时候,班主任廖老师如同听到我们的心声一样出现在我们面前。他安慰我们的话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清清楚楚:“不要紧张,一切照常就行。大家经过这么长时间准备,已经水到渠成。现在你们需要做的不是攻克难题,而是保持一种考试的状态,每天或隔天做一张卷子,练练手即可。”在廖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有条不紊地安排了最后7天的学习任务。

  我们是廖老师带的第一届高考生,他自己的压力也不会比我们小,但他尽量不流露自己的情绪。高考的日子,还是一切如常,只是他眼睛里的血丝表露了他的担忧。当我不安地询问老师时,老师用一脸的轻松外加一把巧克力把我的烦恼给驱散了。

  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廖老师像平常一样,对我们没有过多的关爱,没有刻意的教导,一切都是那么平淡,那么细微却又那么地深入我心。我永远也忘不了他那颗宽容的心,那夜半的身影,那布满血丝的双眼,那一把唇齿留香的巧克力。如今的我,站在师大的校园里,离您又近了一步。您和其他老师就像跑道上的接力赛手,一程一程地将我们送达人生的顶点,让我们延续你们的辉煌。

 

  《中国教育报》2008年9月17日第5版

更新:2008-09-18 04:05:57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