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师,因为(这样 )所以(才那样)——
因为快乐 所以收获
■浙江省宁波教育学院中文系 余群
韩愈说,不平则鸣;欧阳修说,穷而后工;恩格斯说,愤怒出诗人。从这几位名人的名言中,我们知道,要想成为诗人,就应当经历许多苦难。也就是说,痛苦出诗人。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屈原、杜甫、李贺、李商隐、李清照。
既然痛苦出诗人,那么快乐出什么呢?快乐出名师。当一名教师,不管是出于痛苦还是出于快乐,都是可以的。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应当出于快乐。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首先得让自己快乐起来。孟子曾说,人生有三大快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就是其中之一。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教育家以自己快乐的教育生涯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
教师要有对教学喜爱的情感,对目标精益求精的追求,对问题不断探索的精神。如果教师真的对教育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索精神,那么他一定会满怀激情、无比喜悦地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在这种快乐的推动下,教师一定能够激起灵感。这时教学就不仅是工作,而是变成了一种艺术。伴随着艺术的情感,不仅学生越学越起劲,教师也越教越起劲。这岂不是双赢?
教师和学生的情绪相互影响。教师只有心情愉快、热情饱满地面对学生,才能让学生同样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上课,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同时,教师也会思绪纷飞、灵感闪烁。反之,如果教师心情不好,一站在讲台上就流露出郁郁的神情,那学生也会受到影响,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这样,学生的反映又会进一步影响教师的心情,如此恶性循环,教学效果会如何?
快乐地当教师,这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崇高的职业追求:舍弃功名利禄的追求,放下急功近利的心态,把教育当成一种美学,在平淡中体会着愉悦。如此一来,倦怠的心理烟消云散了。渐渐地,收获就越来越多,也会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喜爱。如此这般,你离名师也就越来越近了。
因为懂得 所以幸福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殷涛
每年9月,有多少颗渴望的心飞进校园,又有多少对憧憬的翅膀飞向了更广阔的世界!面对这样的群体,你怎么能够心如止水、无动于衷?面对每一个无与伦比、独一无二的生命,你又怎能不拿出自己的生命,跟他们一起对话、交流?尤其是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压在肩头,沉重无比,也庄严无比。让人心头沉沉,却又像蕴藏着惊人的能量渴望迸发!
每天,当我沐浴着暖融融的阳光向课堂走去,就仿佛踏上一段充满挑战和快乐的旅程;当我与学生在课堂上徜徉于美妙的文学殿堂,就会陶醉于那自由热烈的氛围,那一刻,世界沉寂,心灵飞升;当我打开学生的作文本,就仿佛走进了一个个缤纷的心灵花园,莞尔动容,心旷神怡……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我曾创下连续5个小时批改作文的记录。殚精竭虑,全心投入之余,竟没有丝毫疲劳倦怠。挺直几乎僵硬的脊背,目光依然如炬。那些纯真的心灵、缤纷的思绪、创新的灵感,让我内心激情涌动,竟至于夜不能寐,不觉东方之既白。
而当我这样做时,学生却给了我更大的惊喜。本来让学生写对语文课的建议,却几乎都写成了“肉麻”的吹捧:“从没有上过这样神奇的语文课”,“语文原来这样精彩”,“早就听过您的大名,果然名不虚传”……甚至有同学夸张地写,“早上,一进教室就互相问有语文课吗?听说没有,一声叹息……”我知道,这是学生对教师发自内心的尊敬和鼓励。
而我更清楚,当我这样努力地付出时,成就的不仅是学生,更有我自己的生命!我喜欢激情飞扬的演绎,我喜欢如痴如醉的状态。我感觉自己肋生双翅,一边是文学的曼妙多姿,一边是教育的博大精深;一方面我能倾听心灵花园的隐秘声响,另一方面又欣慰地看着生命对生命的点燃和传递。左右逢源,此乐何极!
因为懂得,所以幸福。常常想:人生苦短,除了教育,能有多少机会感受欲辩忘言的高峰体验?职业千千万,除了教师,能有几个行业获得灵魂塑造的殊荣?宁静致远,你还会斤斤计较于付出和回报吗?曾经沧海,自然就懂得了感动和感恩。
因为用心 所以有效
■河南省信阳市第十三小学 乐兵
师生情深
“教育,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成功的教育是智慧的结晶。”带着这一理念,从教10年来,我把接手的所谓“双差班”(学习差、纪律差)的学生都顺利地送出了小学的大门。
智慧的开场
与孩子们的第一次见面,我从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在他们期待和挑衅的目光中,默默地拿起粉笔,转身,从容不迫地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兵”字。我说:“这是本人的名字,兵者,卒也。自今日始,我就成了你们中普通的一员了,是你们的兄弟了,请多帮助。”接着,我又在“兵”旁边写了个大大的“乐”字,让孩子们注音组词。“这是本人的姓,很荣幸,本人的一姓就占了《百家姓》的两家。我到底姓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希望我的加入能使你们每天生活在音乐里,时时刻刻快快乐乐!”智慧的自我介绍每次都能赢得孩子们的掌声和认同。
智慧的班会
第一次班会课,我告诉孩子们:“我既然是你们中的一兵了,今天,我们就开一个战斗分析会,看谁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让我们共同来制订一个作战方案,‘消灭’他们。”自然而然,孩子们把矛头一致对准了家长,而我则会满口答应帮他们“对付”家长。并承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请家长,永远不向家长告状。不急于与孩子们对立,而是先与他们站在同一战壕。取得孩子们的信任会为以后开展亲情教育扫清心理障碍。所谓,先亲其师,后信其道。
智慧的借贷
对那些因成绩不好,常吃家长“皮带炒肉”的孩子,在第一次测试后,我都会一个个找他们谈话,问他们多少分才能让家长满意,而不至于挨打。然后,就把分借给他们。卷面上出现让家长满意的分数,而真实的成绩只有我和孩子两人知道。当然,分不是白借的。根据孩子们的学情,我把他们的分数“贷款”分为:“无息贷款”---借多少分下次要还多少分;“低息贷款”---下次考试要超过借的分;对个别学生甚至放“高利贷”---成倍甚至几倍地考过所借的分数。我还为每个孩子制作了“借贷偿还诚信档案”,如发现他们不还贷,我就及时发出警告,直至撤销其“贷款”资格。既要兑现帮他们共同“对付”家长的诺言,也不能忘记提高成绩。
智慧的授课
为了体现平等的理念,我应孩子们的要求把讲台撤掉。时间不长,有些孩子又得寸进尺,说想过过上课的瘾。我便顺水推舟,要孩子们与我比一比。谁的课备得好,讲得好,就听谁的。孩子们哪里知道,他们又中了我的圈套,这比让他们预习课文的效果强多了。
对于孩子们最头痛的作文课,我取消掉,改成了聊天会。主题由我与孩子们共同商量确定。师生一块“侃大山”,侃个痛快。作文把所侃的内容写下来就成。因为有话可说,孩子们没有一个不写的,并且越写越好。到毕业时,几乎每个孩子都在报刊上发表过作文,都有自己的作品集,像什么《流金岁月》、《我要说话》、《我就是我》、《成长轨迹》等,个个都是大手笔。还有两个孩子合写的长篇小说《玛瑞的生活》在《花蕾》报上连载了。即将毕业的这一届孩子还准备写《我与名师乐兵的生活岁月》!没想到,在他们眼里我竟成了名师,你说幸福不?
教师日记
因为坚持 所以改变
2007年9月10日 星期一 阴
今天检查课堂笔记,大吃一惊。全班60个学生,有3个学生的课堂笔记本不知道哪儿去了,十几个学生对错误答案没做任何修正。仔细看了看,仅有5个学生的笔记还比较认真。
我开始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时间太紧?不,每堂课给学生的时间都比较充足。学生对我有什么情绪?也没有发现。我想起最近老师们的议论,“这一级学生纪律散漫”,“这一级学生在初一时由于缺教师,有几门课程没有正常开课,基础比较差”。情况已经发生了,该怎么补救呢?我苦苦思索。
2007年10月8日 星期一 晴
今天上课,又有3个学生迟到。我和他们谈了话,告诉他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下课时,我拖堂了两分钟,有学生不平地说:“下课晚了,人家都开始吃饭了。”我很生气,但平静地对他说:“我准时下课时请你表扬我。”
开学一个月来,烦透了。不少学生在课上故意接老师话茬,作业从没有一次交齐过……我尝试过各种办法来改变这种现象,可总是见效不大。我为什么会教到这样一个班级?
2007年10月18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早上,有两个学生说:“老师,我们失去信心了,需要多多鼓励。”我心里一动,也许这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吧,能不能把信心作为突破口?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想敞开心和大家谈一谈……”我说。学生有的抬起了头,有的挺直了腰。“我想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大家谈一谈……同学们,你们正处于多变的青春期,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老师从没有放弃过你们。在老师心里,你们就像毛毛虫,经过努力,一定会成为美丽的蝴蝶。”2007年12月13日星期四晴屈指算来,开学3个月了,班级情况大为改观,尽管有些不良状况还有反复,尽管偶尔还会从心里冒出累的感觉,但我的心情已趋向平静。我不断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充实武装自己。我相信自己能教好这个班级---只要我不断努力。今天上课,我对学生说:“你们使我重新认识了学生,认识了自己,认识了教师这个职业。”
2008年5月10日 星期四 晴
今天,初三学生照毕业相。
看着簇拥在身边的学生,望着一张张笑脸,眼前像有蝴蝶在翩翩起舞,我心里又感动又幸福---孩子们,谢谢你们对我的爱,谢谢你们让我感受到了做教师的甜蜜。回想这将近一年的经历,酸甜苦辣涌上心头,最终都沉淀为一种喜悦。今后无论遇到怎样的情况,我都不会放弃,因为这是教师的责任。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高崖库区中学 赵秀梅)
肖明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