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教学中的种菜之道

作者:木示子 来源:JXJY 点击:3200

——记倪泽忠老师

退休后的倪老师生活充实、爱好广泛,下棋、摄影、旅游、上网、养花等无所不爱,可我以为他爱好最甚者莫过于种菜了。

进入我校家属院的主干路,便见路东靠院墙有一长方形菜畦,地方不大,但疏菜的品种较全,由南至北丝瓜、辣椒、苋菜、豆角,韭菜、南瓜等,或间种,或高低搭配、或单独划区;都争先恐后,郁郁郁葱葱。这个小菜园种菜是他自己的事,吃菜却是大家都有份的事,尤其年青人得的实惠最多。每每驻足观看倪老师在这其间徜徉,便回想起和他一起共事时的受益时光,他是我的领导和长辈,也是我代同一个班课的同事,更是我教学和管理工作上的引路人,他种菜的每一个动作都会让我想起一些教育道理。

精耕细作——田地是最不辜负人的,一份辛苦一份得。教学亦如此,凡事怕认真二字,凡事需认真二字。和倪老师同代一个班已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五个年头,这之前,他是副校长,我校最早的中学高级教师之一,负责学校的常规管理,他正直、认真的工作作风让大家敬佩有加。九八年我从师范学院进修回来,代一个班的语文课兼班主任,他代数学课,因为是代同一个班的缘故,对倪老师的工作风范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他平素爱穿布鞋,衣着总是很朴素的那种,只见过他有一件较为昂贵皮大衣,据说是儿子给买的,但不见常穿;可是他身材魁梧、硬朗、挺直,有军人的风度和气质,所以再朴素的衣服穿到他用身上,也总有一种威严的感觉。

几年前,学校没有集体办公室,大家都在家办公,每天早饭后,常见倪老师一手捧着教材,上面是作业本,最上面是自制的粉笔盒子;另一只手拿着数学教具,多是一只木制的三角板。行色匆匆,直奔教室。他总是去的非常准时,堪称我们学校的预备铃声。他的课条理清晰,数学的逻辑性就在他有条不紊的板书中展现出来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把学生带进数学的趣味宫殿里,而忘却了它的晦涩与深奥。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有一套厚厚的试题集,好像是一个百宝囊,年青老师想用什么类型的题目,到他那里准保不会失望的。每天晚上看过新闻后,便是他雷打不动的批作业时间,所以他的作业从没有隔过夜。记得那时大家还都住在平房里,他家在一个十多平米的客厅里靠东墙放着一个老式的方桌,方桌上方靠墙挂着一个瓦数不大的小电棒。就是这只桌子招待过多少学生客人,批改过多少学生的作业,恐怕连他本人也记不清了;就是这只小电棒的灯光,漂白了倪老师的两鬓,照亮了数千学生的前程。俗话说,一亩田,十亩园。倪老师拿出了比种园还细心的精神在自己的教学小畦中“精耕细作”,一生赢得了桃李无数。

扶苗松土——不让田地长草的最好办法不是除草,而是种满郁郁葱葱的菜苗,杂草自然无藏身之地。由此想来,学生少做错题的最好办法是把错题做会,学生少犯错误的好办法是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学生杜雨聪明好动,处在心理叛逆期的他又有点桀骜不驯,只有他认为合理的事才肯去做,所以居中上等成绩的他,又很不稳定。曾经一段时间,他变得萎靡不振,经了解是因为迷上了小说,我多次找他谈话,但都起色不大,我便把这一情况告诉了倪老师。杜宇的数学很好,又特别听倪老师的话,倪老师便利用课余时间成立了理科兴趣小组,着意给这些理科苗子加些“小灶”,又让杜宇担任兴趣小组组长,并对他说:“你在这方面很有潜能,相信你在数学和物理学科上会成为我们班最好的!”从那以后,杜宇同学便把课余时间大都用到钻研理科题目上来了,果然学校小竞赛的成功激励使他走向市区学科竞赛,进而在中考时,这两门学科都取得了接近满分的好成绩,痴迷小说的坏毛病也因注意力的转移和视野的开阔而消失。现在已就读于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的他在暑假时特意来看望倪老师,可惜倪老师不在家。

施肥浇水——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施肥铺底,关爱无形。王敏同学兄妹多,父亲的身体又不好,家庭经济很是困难,可她的自尊心特别强,都是自带干粮在学校食堂进行蒸馏,每周的生活费开支不到五元(2000年时),对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她总是很敏感地避开,倪老师得知这些情况后,便让她担任数学科代表,经常趁交送作业时谈心,有时故意让也帮着干一些活,然后赠送她一些学习用品,近而是衣物,倪老师曾连续四学期不为人知地为她垫付各种费用,这事直到她临毕业时才知道。后来王敏同学学了技术,在外地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每年回家探亲都不忘来看望倪老师,四年前特意委托我资助一名贫困学生,每年她从自己的零花钱中挤出1000元准时在开学初邮寄给我,如今她资助张雨琴同学也于今年走进了大学的校门,可她们还从来没见过面呢。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人的爱心却是无限的,她会在不断的传递中无限延伸的。种树种德,荫庇后人。倪老师的爱心就这样如润物无声的细流一样在学生的心中绵延流淌。

2002年倪老师退休时,他选择了一种特殊的纪念方式——录制了一节数学公开课的教学录相,这是一位老师对教育敬重和痴迷的最好表达方式,因为没有什么比课堂更让他留恋的了。

欲把教学拟菜畦,精耕扶松总相宜;

育人育心润无声,教真教爱自成蹊。


 

更新:2008-09-04 12:37:38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