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新教师培训 讲稿提纲

作者:淡淡小张 来源:JXJY 点击:1935

本文观点是本人在教育教学中对一些问题的个人感悟,以及一些做法和建议,不一定科学、合理,想给学校的新任老师借鉴、参考。匆忙之作,尚需修改。欢迎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

 

   一、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讲“爱”总觉得有点太崇高了。其实作为老师,我们只要给学生起码的尊重,特别是对“差生”。对于违纪学生,应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可适当罚站、补做或加做作业),更不应罚学生站到教室外!那样对极个别学生也许有暂时的作用,但让顽皮学生丢脸的同时,也丢了我们老师自己的脸!因为让学生站到教室外,无异于把自己上课管理学生的无能公之于众!其他人表面也许不会说什么,心里面会有看不起。更重要的是,被罚站的学生被严重剥夺了自尊,一般来说,他们很难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本也不算大错),因此难以有根本的改变,心里对老师也不会有丝毫的感激之情,反而会产生很多的怨恨。有些差生也许就是这样被很好地培养出来的……

    如果真要惩罚学生,建议老师要自始自终“陪着”学生,同时争取不让学生有受罚的感觉。这样,即可以使受罚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来自于老师的关注和要求(“爱心”就更好了),也可以较好树立我们老师敬业爱生的好形象。

 

   二、没有了解就没有教育。

   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较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新班主任最好在开学一周内就能认清班上所有学生,新任课(主科)老师最好在2周内记住任教班上所有学生的名字。“认识”的办法有很多,可通过有意识地看基本情况调查表、学生座次表、点到、课堂提问、表扬好作业、个别谈话等多种方式,当然也可通过打电话、家访来方式进行更为深入地了解。

        在教学方面,要求我们老师对新课改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有较为到位的认识,能及时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并能够把新课改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对新老师,特别要加强听、评课,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同时,课前对学生需求要作充分的了解和研究,认真备好每一课(一定要写详案),对教学内容要有较深刻把握,并转化为适合教与学的实施方案,遵循实际和规律进行课堂组织。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小结,最好每天都能写一写教学反思。

 

   三、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大家都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我想这也许有些绝对,其实反过来说“坏孩子一定是批评出来的”可能更有道理!但不管怎样,表扬鼓励永远是最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手段。“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方法可以使人去做任何事,那就是让他自己愿意去做这件事。而真正要他愿意做事的惟一办法就是给他想要的东西。”——而这个世界上有谁不想要表扬呢?!

也许有老师说:有的学生就是没有优点,不仅自己“不学”,还总惹事生非,怎么办呢?确实,现实中每个班总有几位(看着)让人讨厌的学生,但当我们不得不面对他们时,一定不能怒形于色,也不能怒形于声,心里可以对其恨之入骨,表面上却不应表露出来,要和他斗智不斗勇!要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你的欣赏,至少,不要让他(她)觉得你讨厌他(她),要努力理解、接纳每一位学生。

 

   四、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

新课程要求学校和老师要特别重视活动教学。试想,一天六、七节课,我们的学生们一直坐着“听课”,多难受!我们老师一定要想方设法组织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能轻松愉快地学习,从而较好树立学习自信心。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时要有计划地安排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学科活动,比如语文、英语学科的朗读、书写、背诵竞赛,数学课上的动手操作等,并在课堂上努力去开展这些活动。另外,课堂中间休息三至五分钟,趴着休息或一起唱唱歌,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在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中,我们大可以通过开展各种评比活动,给优秀和进步学生“加分”、“评星”、发奖状、发奖品,以此来激励、表彰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五、没有习惯就没有教育。

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话不一定准确,但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按时到校的习惯、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上课听讲和做笔记的习惯、大声回答问题的习惯、认真及时做作业的习惯,还有复习、小结和及时反思的习惯……。对于某些习惯不好的学生,要给他们立规矩,是规矩,就带有强制性,约束性。开学初,就要和学生约法三章——上课应该怎么样做,不能怎么样做,违反了,老师要怎样处分等。(不能说些自己做不到或者不可以做的,比如不让上课、再讲话就把嘴封住之类的明显做不到的话不能说)

 

    就我们老师自身而言,有必要养成每天微笑面对学生的习惯、在上课铃响前到达教室门口的习惯、及时批改作业并发下要求学生及时订正的习惯……

更新:2008-08-31 02:59:47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