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压力,就是伤害
——火炉苦旅点滴之(五)
昨日,CCTV—10台的“科学世界”栏目给我们讲述了一种鲸,鲸妈妈总是要把儿女们故意使劲地推向海岸,让他们搁浅在海滩,然后自己则没事似的又游回大海深处,过一会又来窥视一下。随着主持人的讲述,我渐渐明白,原来,这种鲸主要是以海狮为食,而海狮喜欢到海滩上溜达,鲸要想捕猎到海狮,就必须冒险冲到海滩上去捕食,而这种冒险则是以生命为代价的,你如果不具备从海滩上游回大海的本事,你就很有可能被永远搁浅在海滩了。而鲸妈妈的这种故意“恶作剧”则要坚持七年之久,才能让儿女们学会从海滩上游回大海的本事,也就是说,儿女们要经受七年的以生命为代价的冒险和巨大压力,才能学会捕获海狮,才能学会生存。
这一幕,让我猛地想起了在武汉学习时宜昌市伍家岗区实验小学胡书琴校长给我们讲的另一则故事:
一枚钉子总抱怨锤子太无情: 都是同样的铁元素构成,身上还有血缘关系,可是锤子一旦遇到了钉子,敲打的时候就毫不留情…… 尤其是遇到坚硬阻挡的时候,锤子简直要把钉子压的踹不过气来,以至于火花四溅……
一日,钉子对锤子说:“别对我那么用力! 难道你不是铁做的吗? 只不过你的身体比我大些看起来要强壮许多而已, 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搞得那么坚硬啊! 温柔懂吗?温柔一点为什么不可以?”
锤子似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它当然很清楚,钉子是这个世界上和自己最亲近的,如果没有钉子, 自己的生活会暗淡许多。 或许,真的应该给钉子一些温柔了, 至少不能一见面就凶巴巴的火星四溅……
于是锤子改变了工作作风。再工作的时候, 锤子很轻柔的敲击钉子的身体,一点儿都不重, 甚至像是在挠痒痒。 钉子陶醉在锤子的敲打中,他心想:什么样子的关系透露出最深的感情,现在是最好的体现。因为少了震动和压力,因为锤子那像音乐般的节奏,钉子的精神得到了放松,渐渐进入了昏睡中……
可是钉子和锤子都没想到的是,没有了压力, 钉子竟然变得扭曲不堪! 很显然, 他已经不是一枚合格的钉子了,等着他的是重新被铸造成型!
在这个世界上 ,钉子的数量要远远多于锤子,每一个锤子要面对无数个钉子,其实 每一枚钉子都会在锤子上留下痕迹,同样, 钉子身上也少不了锤子的压力,而一旦压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时候,对钉子和锤子来说 都是一种伤害……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很多很多。当教师的我们为什么那么容易就出现了职业倦怠感?为什么我们缺少了工作之初的锋芒与激情?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是否这样问过自己:“我给过自己压力吗?” “我给自己的压力够大吗?”“我给自己的压力适当吗?”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真的缺少了适当的压力,即使你是一匹千里马,即使你是一只帝王娥,也会变得懒散,消沉,颓唐不堪,也逃不过最终的平庸与无为。我们都知道,有一种蛾叫帝王娥,其蛾必要经过一个狭小的口,才可破茧成蝶,经过狭口时,它们必须拼尽全部力气,有时会受到严重创伤,有些甚至死去。有人为这些蛾的牺牲而伤感,就剪大了洞口,这些顺利出茧的蛾,却一个个摔到了地上,它们永远不能飞向其向往的天空,不能成为真正的帝王蛾。人们破坏了帝王蛾的生命历程,缓释了获得生命的压力,从狭口挣出的过程,正是其翅膀充血的过程,蛾失去了这一机会,便永远不会飞翔。
那么我们教师呢?我们就真的甘心于做一辈子的教书匠吗?就真的愿做一只无头苍蝇盲目地碌碌无为几十年吗?你就不担心自己的这种生活态度会影响你的孩子吗?其实,我们的学校在这方面一般都是做得比较好的。比如,我们学校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先后组织了以“重温激情,亮出个性风采”为主题的中老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以课例研究,一课多轮为主要内容、以录像课、课堂微格分析为主要形式的磨课活动;以提高教师一专多能为主要目的的“六课”(体、音、美、校本课程、综合实践、地方)专题研修活动;以促进老师们进行自主学习,养成教育教学反思习惯为目的的“建博”行动……至于在这些活动中,有多少老师是主动地接受,积极地参与的,我不敢妄下结论,但我知道的是,开展了活动就会有收获,就能打破静如死水的教学之湖,就能击起美丽动人的涟漪,就有不少老师能在活动中变得成熟,变得上进,变得硕果累累,就会让不少老师从最初的强制感、逼迫感、被动感到后来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再到最后的主动、积极、得心应手。尽管这个过程比较艰难比较漫长,尽管最好的发展动力是自我内心地需求,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不小的阻力,甚至狂澜,但为了学校的健康发展,为了我们个人的素质提升,我们不得不做!我们要让最初的压力变成最后的自我需求!即使学校没有给我们这样的压力,我们也要自己给自己加压!因为我们深知,没有压力,就是对自我的最大伤害!
有这样一则寓言很能说明上面这个道理: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哥哥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哥哥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又硬又重的壳让我们走得很累,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寸步难行,但有了它至少我们还能一点一点地前进,如果没有它,我们根本就生存不下去。”
“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多么朴素的道理!压力越大,动力也就越大,只有不断在压力中获得重生的人才能茁壮成长,也只有那些顶着压力一步一步向前走的教师,才能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井无压力不喷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生命都是充满弹性的。好像一根坚韧的弹簧那样,受到施加给它的压力越大,它的反弹力也就越大,产生的动力也会越大。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竞成,破斧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联中所写的两个故事,不都是压力带来的胜利吗?没有破釜沉舟的果断,哪有不胜则死的压力?没有这压力,又哪有“百二秦关终属楚”的战绩?没有几乎是亡国之恨的耻辱,哪有卧薪尝胆的艰苦生活?没有卧薪尝胆的20年苦难,哪有三千越甲一举吞吴的胜利?
这就是压力!压力能让徘徊者迈出坚定的步伐,能让失败者鼓起再战的勇气,能让落后者奋起,能让成功者警惕。如果说,人一生的发展是不易反应的药物,那么压力就是一剂高效的催化剂。它不是鼓励人成功,而是逼人成功,让人没有选择不成功的余地。
老师们,让我们学会自我加压吧!不要再为学校要求上交的一篇教育叙事而愁眉紧锁,不要再因被点名要上一堂录像课而胆战心惊,不要再为举办一次主题班会而草率行事,也不要再为充实教师博客而牢骚满腹!
孩子们,请你们学会自我加压吧!不要再为父母的谆谆告诫而心烦意乱,不要再因老师的苦口婆心而怨声载道,也不要再为爸妈的小心呵斥而南辕北辙!
请记住:没有压力,就是对自我的最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