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的“三心”教育
昨天,读了一位博友一篇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日志,引起了我的思考。在如何对待学生的拒不合作问题时,让我想起曾经发生在班级里的一件事情。
一天,在上早自习时,一名学生向我反映他的桌面被别的学生写上了字,当时因忙于批改试题,也没有当回事。过了一会儿,该生再次向我反映此事,我才感觉事情有些不对,急忙停下批改任务,到该生桌前“查看”。这一看可不要紧,好玄没把我“气抽”了。因为平时我很注意学生对班级物品的维护,即便是旧物,也要保证它的完好无损。崭新的桌面,很明显是用圆珠笔刚刚划过的数道划痕,更可恨的是桌面上写的还是一些不雅的语言。见此情景,我的面目表情顿时凝重起来,我开始用目光审视桌子周围的同学,看看哪个学生有可疑之处,这时上课的铃声响了。是上课还是处理?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上课,课下再处理,于是我调整了情绪,重新投入紧张的课堂教学之中。
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一边讲课,一边留心几个可疑之人,当四目不断相对时,可疑之人的范围越来越小,最后就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下课后,该生马上消失在我的视野中,这更加引起我的怀疑,我派人把他找了回来进行询问,该生言辞激烈,感觉是好像老师冤枉了他似的,但凭我的感觉好像不应该怀疑错。当上课铃声再次响起的时候,我决定“铤而走险”带学生到政教处“走一圈”,兴许就能“诈”出来。开始时,该生紧紧地拽住墙边的暖气管死活不走。他的反常行为让我更加起了疑心,我对他说:“如果你想证明你的清白,还怕去政教处么?”听完我的话,也不知他哪来的勇气,放开我的手就和我一起下楼了,走到路途的一半,我又对我的当初判断产生了怀疑,凭刚才学生的异常坚决,如果真是查不出来,我又怎样向全班学生交代呢?于是我对该生说:“这节课很重要,还是先上课吧!”听完我的话,学生给我行了个礼就回到班级上课了。
回到办公室,我陷入了沉思,从周围学生的举动来看,也不像可疑之人,从早自习所发生的极短时间来看,只有周围的几人最可疑,其他的人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案”啊!我的怀疑不可能错,中午我让学生全都下了楼,单独一人开始查找案情的蛛丝马迹,字写的比较潦草,还真分不出学生的笔迹。怎么能查到呢?忙了一中午,一点线索也没有,放学时,我跟学生交代,只要你跟老师道歉,老师会原谅你,会为你保密,也可以写信给老师,老师不会再追究你的责任。我想老师既然这样说了,学生兴许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会向老师道歉的。可是这次我又失策了,连续三天都没有查到任何线索。
我是一个对工作轻易不愿放弃的人,这件事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处理了?不!我一定要查出来,带着这份自信,我又投入“破案”中。还好,虽然字迹没以前清晰了,但字迹的轮廓依然存在,当我再次查看字迹时,终于找到了一些“破绽”。从学生写的字迹倾斜方向来看,当时上课时只有左面的同学能写出来,也就是当初我所怀疑之人,但从我当时对他的处理方式来看,想要他承认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我又想出别的办法,结果该生拒不承认,没有别的好招了,我只好给该生的姑姑打了一个电话,因为该生的父亲在外地工作,由于身体不好,他的母亲过去照看,就把他放在他的姑姑家。在谈话中,也没有看出他在家时的一些反常行为。打完电话,我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中。
第二天,见到学生,我就高兴的对学生说:“现在我已经知道是谁写的了,都好几天了,为什么老师没有公布,原因是老师一直考虑到你的前途,如果老师公布了,你还能在这个集体中呆下去么?现在老师有一个最好的解决办法,你们都知道老师的手机号,如果你确实意识到这样做很对不起老师对你的这番信任,可以把你的心里话用短信的方式发送给老师,老师依然会为你保密的。”
说实话,我已经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周六在家休息时,突然接到一条短信,打开内容,上面写着:王老师,我真的对不起您对我的信任,我错了,您真的能原谅我么?看到学生终于认错了,我也给他回复一条短线:我知道你会认错的,能知道悔改就好,在老师的心里,你依然是你!看到学生借助短信这种新的途经承认错误,我不再怀疑我的数次判断了。看到手机号码这样的熟悉,好信儿的我打开拨号记录,验证后,果然是他。
为了这一件小事,可以说我一周的工作心情都不太好,现在的孩子太难教育了,即使是你捉住了他的“把柄”,他都很难去面对现实。但我同时又感到非常欣慰,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抓住了孩子的脆弱的心里,打开了他们的一道“心门”,我坚信,作为一名班主任,对自己的学生一定要有耐心、恒心、信心,做到“三心”,那么一切工作都会慢慢处理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