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痛和快乐一样多
10年前。女儿下了车,向我挥挥小手,走进五彩斑斓的幼儿园大门。浅红色的书包跳跃着经过一片空地,越来越小。到了楼前,突然女儿停住脚步。我的心颤动一下,我以为她会折回来。可没有,她居然再次朝我挥手,径直往楼上而去。我一直在大门外痴痴凝望她,忘了离去。 几天前,女儿课间急于上厕所,在一处90°的墙角和迎面猛冲过来的小朋友相撞,后脑勺碰出半颗乒乓球大小的肉包。老师打来电话后,我立即赶往找医生处理。今天她刚刚不疼。我担心她因此畏惧上学,担心…… 此前,女儿回家常会报告说,上午哪个小朋友从滑梯上被挤下摔折了胳膊,下午哪个小朋友的眼睛差点被别人的笔戳到……听得我们不寒而栗。我们一边怨恨老师的不负责(其实老师也无能为力或力不从心),一边祈祷孩子的平安。 望着女儿的身影只剩下裙子、剩下鞋子,最后完全消失在楼道口,眼泪悄然盈满我双眼。我仿佛眼睁睁目睹无助的她被残酷地放生到虎狼出没的森林野地里,却不能援之以手。“让她去吧,吉人自有天相。况且,她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身边,终有一天,她要离开我们,汇入广袤的人群洪流中,靠自己去搏斗,自己去生存。”我能做的只有这样宽慰自己。 许多年后,我读到张晓风的散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文中写道,当儿子上小学的第二天早晨,张晓风满怀深情地提醒、祈祷世界:
想大声地告诉全城市,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们一个小男孩,他还不知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有交错? 我把他交给马路,我要他遵守规矩沿着人行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们能够小心一点吗?不要撞倒我的孩子,我把我的至爱交给了纵横的道路,容许我看见他平平安安地回来。 我不曾搬迁户口,我们不要越区就读,我们让孩子读本区内的国民小学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我努力去信任自己的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呢?
这篇文章具有某种力量,直往我的心灵入侵,不容抗拒。这祈愿不仅是张晓风个人的祈愿,而且是所有父母的祈愿。于是,我读懂普天下父母心的牵挂,读懂教书人的沉重。 而今夜,当我伏案写着令自己不怿也令某些人不快的教育杂文、并自以为能替许多“沉默的大多数”同行发出声音的时候,当我的脑海不断闪现过一个个阴暗龌龊的教育场景时,我始终为一种激愤而失望的情绪所纠缠。“干脆别干好了,另谋职业吧,这样起码我的心情和良心会好受些。”我想着,一边站起来,在房里烦躁地踱着。 蓦然,我的眼睛触到一封厚重的信。拿出时,一大叠照片从中滑出。那是几个月前大学母校100年校庆时的照片。一群刚去那里求学的学生特为我拍摄并寄来的。这近百张照片,刻录下母校校庆期间的风光和热闹,更刻录下校园一草一木的寂寞与沧桑。那石阶、宿舍楼、图书馆、花台、操场、老树,一一穿越时空,走入我眼前。照片将我拉回20年前的记忆,可却拉不回流变的青春岁月。而让我感动万分的是学生们在每张照片背后的题词: “我们走在青石的阶梯上,寻找你远去的记忆……” “曾经窗外的小树,如今已长成葱葱大树。岁月匆匆流逝,曾经的回忆却永驻心间。王老师,在您激情燃烧的往昔里,可曾见过它?” “熟悉的小路,熟悉的长安山,一定留下了您许许多多的足迹吧?今天的我们踏着您曾经走过的路,不禁感慨:当年的王老师会在某一个角落留下什么故事呢?” “绿茵草上,是否曾经的你和我们一样在此谈笑风生?是否曾经的你和我们一样在此掩卷遐思?是否……” “这份沧桑的历史,穿过时空的隧道,依然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是的,有些故事是不可能重演的;有些人是不可能被遗忘的。就像您,我们敬爱的王老师!” “秋日午后,/幽静的校园小径……/有人说:‘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幸福的路。’/可是和您一起度过的那段路上,/我们可不可以赖着不走?” …… 在微微模糊的泪光中,我还发现几张纸片简单装订一起,上面记着学生们长长短短的留言。可以看出,他们是即兴写下的。 “王老师:您好!这辈子,也许再也没机会坐在教室里听您讲课了。很怀念高三的那段日子,大家的心是悸动的,期待着成功,期待着走进心仪的大学。而您的话,总能让我的心平静下来。那是一种宁静而喜悦的感觉。每天都期待着上您的课,就像您说的,喜欢上语文课,也喜欢语文老师!哎,该给您什么祝福呢?我觉得您已经很幸福了。那我只能祝您更幸福了,所有,世俗的,精神的。” “感谢您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语文课堂,您的教诲将伴随我们成长。愿老师事事顺心,笑容常在!” “很想跟老师一起再去跑步!” 熟悉的字迹,慢慢平息了我刚才激愤起伏的心。我想起一张张年轻而诚挚的脸庞,想起一个个似乎有点遥远的名字:吴惜玲,李香丽,方耀洪,施亚梅,唐惠明,林毅华,李锦贤……一种涌自生命底部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潮水般将我淹没。我突然间渴望为他们做点什么,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感谢他们给我带来的快乐甚至职业尊严。然而我茫然着,我应该馈赠他们何种礼物呢?他们给我的可是天地间最无价的东西啊,而我呢? 一阵感情的潮水漫过之后,我的心却又无端凝重起来。尤其这句“每天都期待着上您的课”,更让我一遍遍地低首回味。在回味中,我自然想起10年前送女儿上幼儿园的情景,想起张晓风的深情祈祷与绵长呼唤。于是,我平静地坐回书桌,继续完成那篇杂文,又赶紧打开教案本…… 此时,夜已阑珊。 2008-8-4中午写,2008-8-7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