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关于教师自我研修的几种途径随笔

作者:hjjboyqs1126 来源:JXJY 点击:5109

假期的时候,除了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之外,其实教师自己也是能做一些自我研修的工作的。立足于网络研修时代,自我研修成为了一种途径,随着时间的发展也必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小结我自己以前和目前在做的,随便聊上几句。

关于网络研修,老师可以做什么呢?很早的时候,自己曾经在省教研网上注册了研修工作室,但互动太少,关注的人也不多,大家自是各自把一些自己的资料放上去,鲜有人问津的。现在的时代,强调的是一种互动,强调的是一种沟通和交流。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博客就因此而异军突起。相比较工作室而言,博客的内容可以是五花八门的,可以是包罗万象的,可是是教师所接触、所感悟的一切生活,而决不仅仅是教学生活一块。不要以为老师在工作之余的博客不谈专业就是“不务正业”,相反,就练笔的层次而言,就相互学习借鉴的角度而言,教学生活化和生活教育化会不知不觉地内化为教师本身的自觉行为,这是很有意义的。正如指导写作一般,我们需要的是学生行云流水般真情实感的书写,而不是挖空心思地矫揉造作、胡编乱造。于此,抒写真性情、描绘真生活,博客的意义也正在这一层面上得到了更多老师们的认同。问题是,老师们做博的热情既取决于自己的意志和坚持力度,更取决于博客系统的不断完善和调整。因为在入门的基础上磕磕绊绊会让很多的老师逐渐的失去兴趣。

除了博客系统,教师在线沟通交流的即时工具可以是QQ群,但在当前的环境下组织上档次、有规模的教研训还有一定的困难,不是没有实践过,就人力、物力、效度、达成度等方面而言,这与我们理想的教研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我曾经设想,如果区内的活动,什么时候可以组织全体教师在几个大的电脑教室进行互动的在线沟通交流,那一定是很有意义的。几百个人可以同时开几个不同的话题,老师们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参与其中,即使只是聆听或观摩也是有一定意义的。好处同样是跨地域、突破时间限制,瓶颈是如何把话题控制在有效有意义的范围之内,而不是成为老师们闲聊话家常的休闲工具。

除此之外,我所知道的还有网络学习的视频系统。这是最有意义的一种。一般组织者会提供几个经典课例供大家共同学习研讨,并有具体明确的学习要求。现在看来,这相当于远程教育中最有成效的一种方式。但问题是,常常会受到设备、尤其是网速的限制。几百个上千人同时访问一个视频文件,再厉害的服务器都是难以承受的。解决途径是下载到本地硬盘,这紧紧需要一点点的技术和一点点的耐心而已。我越来越觉得对经典课例的打磨和研究,视频课的学习是非常好的一个途径。当然,所谓的经典课例需要精挑细选,不是所有制成视频文件的课都有相当大学习意义的。我自己搜集的相当多的视频课堂,仅仅停留在师生简单操练的地步,或者说是光名师讲座那都是缺少一定意义的。最好的课一般是省市级或国家级的竞赛课或获奖课,不管对哪一层次的老师而言,总能学到点什么。那才是更有意义的。

相比较视频,网络文本就容易得到多了,在网上也是汗牛充栋的,教案、课例、说课稿随便一搜就是一大堆。但也不是一点都没有学习的作用,就拿最基本的教案来说,网上的教案抄袭太多,而且是抄教材、教参的太多,自己创新的东西太少,但同样可以研究一下,哪些东西自己可以上课采用,哪些用不了,而不是什么东西都是好的。这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相反,对每年中考试题的研究,就显得更有意义些。一般来说,网络资源还有免费的,但更多是收费的,相比较而言,付出一点点的金钱,获取一些自己需要的文本,应该还是值得的。想想看,如果是自己去买书呢?几百份中考最新试题需要多少钱?而真正用得着的又有多少?这样一对比的话,电子文本的优势也凸显无疑了。

介于这两者之间的还有音频文件,我感兴趣的是朗读类的音频文件。比如说自己可以搜集和编制每一课的音频朗读光盘,常听听,也可以常欣赏,不仅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听,也可以是自己闲暇的时候慢慢地听名家的朗读,潜移默化中也是一种熏陶和学习,更或者你完全可以自己朗读文本把它录制下来。

总之,网络学习的时代,教师要学会自己从浩瀚的互联网寻找有用的资源,通过学习来自觉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更新:2008-08-03 05:33:27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