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呈现”,让课堂呈现精彩
在今天上午的培训过程中,听着专家的讲解与点评,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最终汗颜。一直以来,我都只注重课堂教学中“导入”这一环节,对“呈现”这个环节并没有深入地去研究。甚至,我并没有仔细地研究过,到底什么是“呈现”,要呈现的又是什么。如果让专家来点评我的课,那岂不是一塌糊涂?
所以,今天的培训真真正正地给我上了一课。带着愧疚的心情,我将收获总结如下:
众所周知,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旋律在课堂上,而有效的教学始于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学生一开始上课,如果就受到目标的激励,使大脑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自然会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主体。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有意识记忆的效果优于无意识记。我们在课堂上明确教学任务,本身就是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导他们朝着目标的方向有意识地识记本课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由此可见,设置英语课堂教学任务呈现是十分必要的。每完成一个老师精心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任务,就能引起学习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也容易记住单词,后进的学生由此获得信心,有了成功感,从而刺激了他们对下一过程的期待。而其他学生在此过程中以愉快的完成了本课知识的消化,主动进入下阶段语言操练,突出了学生主体,尊重了个体差异,达到了操练目标。
老师在设计呈现环节要注意以下问题:
1. 要整体呈现新语言材料,在语篇呈现中呈现语词和语句,即在语境中去呈现其它。
2. 不仅要呈现语义和语境,更要呈现语用形态,因为我们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3. 不仅要呈现知识和技能,还要呈现任务。
在实际教学中“呈现”这一环节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一堂课可以有多次新知识的呈现,以避免一次呈现过多而使学生接受不了。
2. 呈现要清楚,具有示范性。
3. 要区别“呈现”和“导入”环节的不同。“导入”是一种准备,只是指明方向;“呈现”则要详尽、细致,指明具体学什么。
一般说来,呈现的方法有两种,即演绎法(讲授法)和发现法(归纳法),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两种方法结合,或者有选择的选取,整合;可以用案例、视频、图表等多种方式去呈现。呈现的过程,融入和展示的也将是教师的个人风格和特色。
总之,“呈现”这一环节是一堂完整的新课中的必不可少,需要仔细研究、认真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精彩的“呈现”,我们的课堂才能呈现精彩。而我,既然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也将加以改正,做出精彩的“呈现”,让我的课堂真正呈现精彩。
今天,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我们应该时刻以一种诚惶诚恐的态度来提醒自己:学无止境。
是的,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