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个有智慧的教师
有教育智慧的人,会把复杂的东西教得简单,会把简单的东西教得有厚度,会让人从一个概念、一个公式、一个算法中看到整个学科的魅力。怎样做个有智慧的教师呢?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把解读教材当作一项基本功,只有教材解读到位才能实现由用教材教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转变,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益。
首先、解读教材,深入浅出。
余老师讲到读懂教材要做到七读:1、读课标:弄清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2、读复习题,准备题,导语。3、读情境。4读例题。5读教学用书,读旁注。6读结论。7读练习。
陈老师也讲到; 解读教材要做到“五读俱全”第一、解读主题图;第二、读例题;第三读教学用书、旁注;第四读提示语、导语、结论;第五读练习。
其次、重构教材。
让简约的教材精彩起来,如平行四边形公式推导后例题的创造性处理
例:一个平行四这形花坛的底是6米,高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S=sh=6×4=24(平方米)
教学时,许多教师按部就班地套用上述教材编排,直接出示例题,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组织讲评。
1.问一问。
师:请大家取出老师为你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卡片,想一想,要求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要知道哪些信息?为什么?
2.做一做
师:请大家量出它的底和高,并算出它的面积。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3.议一议。
教师收集学生的典型解法,让学生交流、评价,使学生明白(1)、(2)两种解法是正确的,而(3 )这种解法是错误的
6×4=24(cm2)
4.8×5=24(cm2 )
师:求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什么有两种不同的列式?第一、二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为什么第三种列式是错误的?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有两种形式,无论用哪种列式,要根据底乘高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要注意底和高要相对应。
再次、超越教材,展示智慧。
有时一道有价值的练习题就缔造了一节课的思维的亮点。如一位教师在上二上认数(一)的单元复习课时,充分地利用复习中的最后一题进行单元复习整理:
教师出示插图
师:你们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师:为什么冬冬最多,丁丁第二?
师:“多得多”与“多一些”有什么不同?
师:猜猜冬冬、丁丁究竟有多少本书?
师出示:如果有一个大书架能装800册书,它能同时装下哪两家的书,有几种方案?
再出示:如果有一个小书架能装400册书,它装谁家的书最合适?
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对习题进行了“二度创作”,让习题增值,还给学生一片思维驰骋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