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活的更精彩、更潇洒
一. 往大处想、往远处想 人生在世,时刻都在与人打交道,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影响情绪的关键, 情绪又是影响健康的主因,因此处理好人际关系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时刻想到这个世界离了自己照样运行,谁离了我都能活,反过来,自己离了别人就难以生存,因为自己住的房子、穿的衣服、生活的水、电、粮食、蔬菜…….等等,全部是别人提供的,缺一不可,这样想,你就会对别人另一种态度,就能 1. 有一颗感恩之心 学会了感恩便学会了一种生活态度,当你对世界万物、对你身边所有的人都 存在感激时,你便可以消除内心的积怨和不满,就多了一份珍惜、多了一份和谐,这时你就会发现生活中没有什么会让你痛苦,生活是多么的快活。 人世间朋友是一笔财富,一生可以贫穷,但再贫穷不能穷的没有朋友,一生可以富有,但再富不能富的忘了朋友,如果我们始终有一颗感恩之心,我们心情就开朗了,朋友也就更多了,生活也就会像鲜花一样的灿烂。 今天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轻松地做着我们自己想做的事情,又艰辛地为我们的生存而努力,但谁又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我们活着就是幸福,因为人是无常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里的每一时刻,这是我们活着的人最应该做的事情。正因为有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世界,才会有真挚的友谊,才能让我们懂得人生的真谛。 2. 看到他人的长处,有一颗宽容之心 人都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而无视自己的错误,是人都有长处和短促,我们 不能只看见别人的短处,把人看的一无是处,而要想一想和你相处的日子里,人家帮助过你、支持过你,所以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不足之处应当学会宽容。事实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总是会犯错误的,犯了错误倘若不给改过自新的机会,势必激化矛盾,造成不良后果。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退一步海阔天空”,这种心底宽阔的人,内在世界是开放的,对人对事是宽容大度的,遇到不愉快的事能换位思考,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就不会发生过激行为。 宽容待人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潜意识下的睿智、更是一种淡泊的人情味,也是解脱自己的好办法,同时也是对自己心理压力的一种释放。有时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所以学会宽容也许你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理解宽容,学会宽容,宽容是潇洒处世的精髓,是永葆魅力的一道永恒风景。 3. 有众人为师为亲的感受和忍让之心 既然大家都把你当亲人一样的看待,无时无刻地帮助者你,那你就应当把他 们也 当作亲人一样的对待、一起生活工作。但在生活中难免有一些误会、误解,此时就要心平气和、冷静处理,来一个忍让。人们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风浪过后必然是碧波荡漾的妩媚风光。也曾有朋友向我提出一个问题:有人做事欺人太甚,简直使人难以忍受,你说该怎么办?我当时用我国古代两位禅师寒山和拾得的对话来回答他的提问,一次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置?”拾得说:“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过几年你再看他。”其实容忍不是懦弱、不是退让、不是逃避,而是一种隐性的坚强、一种积极的进取、一种平静的突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忍让呈现出我们灵魂极为广阔的一面,也展示出了我们人格高尚的一面。 4. 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 “私”字是一切祸根之源,去掉“私”字,才能破除私心杂念,克服个人主 义,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从个人恩怨中解脱出来,达到自我心理调节。清末张之洞说:“无求便是安心法。”冰心说:“人到无求品自高。”说明只有无私才能有无求,只有无求才能无为,这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是对人生追求在高层次上的定位。有了这种心态,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求名利,就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会为世事他人牢骚满腹、攀比忌妒,就能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做人,就能放下那日益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精力充沛地面对现在,信心百倍地迎接未来,就能开拓新境界,创造生命亮丽的风景线。 二. 就想现在、就往好处想 我们常讲要活在当下,当下就是现在,也就是说看你现在怎样想、怎样做? 人生就如默默无闻的小草,贵在活出一种精神。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曾经说过:“要 想征服世界,首先要征服自己的悲观。”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你一味地沉入不如意的忧愁中,只能使不如意更加不如意。人生总是在成功与失败、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中演绎着一幕幕忧伤与难忘。人生的路有平川坦途,但也会碰上没有舟船的渡口、没有小桥的河岸,这时只能自己渡自己了。“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际云卷云舒。”这是一种境界,既然悲观于事无补,那我们何不换个角度、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勇于面对现实,只有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赢得最后的胜利。 1. 要有坚定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立身之本,人无自信不立,自卑者必败。一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就是自信。要永远坚信这一点:一切都会变的,无论受多大的创伤,无论心情多么沉重,都要坚持住,太阳落了还会升起,不幸的日子总会有尽头,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中国有句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柱磨成针。还有大家详知的“愚公移山”故事,都说明了自信的力量。我们要活在当下,当下就是现在,要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就要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别人怎样看不要去多想,重要的是自己先要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这就是自信。当然自信是建立在正确认识自己基础上的。因为自信心给了我们力量,才能任凭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才能用顽强的生命力去面对挫折和不幸,不断调整自己、更新自己,进而获得健康与幸福。 2. 学习水的品质和个性 人往往遇到事情时,总会钻牛角尖,拐不过弯来,造成苦恼、压抑等情绪发 生,导致身心不爽。但水却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会时时为自己找到出路,但无法前进时,水会转弯绕道而行,借势取径。人的一生就像水一样会遇到千难万险,要像水一样不断地流淌,不要停滞不前,不要钻牛角尖,要学会转弯,积蓄能量,找对自己的位置,就一定能顺利地走出困境,快乐地流向远方。人都有糊涂的时候,人都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这就要求我们走出去,与朋友多交流,“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借助他人的指点使自己脑子开窍,似水一样的转过弯来,不断前进。 3. 乐观豁达的心胸 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发人的潜力和活力,解决矛盾, 逾越困难。豁达生活才能有快乐人生,通向豁达,所想要学会不在意,不在意就是别拿什么都当事,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大大咧咧、不在乎。不在意实际上是一种修养,一种高贵的人格,一种人生的大智慧。不在意的人是超越了自我的人,也是活得潇洒的人,。不在意也是给自己设立一道心理保护防线,不主动制造麻烦,即是遇事也能泰然处之,做到身稳如山岳,心静似止水,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知足幸福,健康长寿。 4. 把心放下 现在有很多人活得很累,尤其是一些老年朋友,这也放心不下,那也放心不 下,本来自己精力不够,力不从心,可这也想管,那也想管,最后落得身心疲惫,痛苦不堪,还遭到别人埋怨。大家经常讲,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不仅适用工作中,也同样适用于家庭,这样才能让人家大胆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所长。再说你只能管一阵子,管不了一辈子,那就放松自己,放飞孩子,给孩子多留“立业”空间,多留“自食其力”的空间,把心放下,把自己解放出来,一身轻松地愉快生活。 上面所谈无非是要善待他人和善待自己两个问题,在善待他人问题上要多看他人长处、多记他人好处、多帮他人难处,在善待自己问题上要看得惯、想得开、忘得快。也就是说,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辨证的看问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认真学习和落实“规则”,不断加强个人的修养。在“规则”中说到:“会员应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彻底转变观念,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净化自我、发现自我。”还说到:“会员要具备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品质,要有以众人为师为亲、以自然万物为师为亲,以真、以诚、以善待人的思想。”在落实的过程中,你领悟到了,就能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就会重新审视引起烦恼的原因,学会从心理上去适应周围环境,去寻找减轻或消除烦恼的简单方法,获得身心健康。这样才能使你的路越走越宽阔、越走越光明,活的也就自然、超脱、潇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