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教育专家——走近韩军
我眼中的教育专家(一)
七月十四日、十五日两天,是奥运圣火在长春、吉林传递的日子,也是我去长春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吉林省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的日子。这次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与省教育学会联合举办,邀请了国内著名的教育专家——赵谦翔、韩军、贾志敏、支玉恒、吴正宪、刘德武等十余人现场授予课并做报告。专家们理论结合实践的现身教育使与会人员受益匪浅,而专家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情更是令人感动。
走近韩军
这次大会分三个会场,分别是中学语文、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第一天我在中学语文会场。主讲人是清华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韩军。他曾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全国最大的语文教育论坛“韩军在线”。他倡导的“新语文教育”突出“举三反一”,意在“厚积薄发”;着力于“精神”,着力于“言语”;强化语言揣摩,强化大量阅读,强化自我习惯。他的“新语文教育”包括六大理念:真实自由,是回归语文教育“人文”之本;举三反一,是回归语文教育“积累”之本;美读吟诵,是回归语文教育“诵读”之本;重文写白,是回归语文教育“文化”之本;文字素养,是回归语文教育“文字”之本;化意为字,是回归语文教育“生活”之本。
报告是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情商高应该是语文教育专家的共同特点,韩军老师更是有过之无不及。讲到兴奋处,他的山东口音便不由自主地溜了出来。他偶尔用那充满磁性的男中音深情地朗诵,令全场听众为之鼓掌。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报告中的几个经典名句:
1、举三反一,回归积累之本。韩军说: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是常对学生说:去去去,读书去;一个差的语文老师才会不断地对学生说:来来来,听我讲。
这几句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大量读书,大量积累。这也正验证了古语三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因此,韩军上语文课的最大特点是:先让学生把课文或者文中的重点段落背下来。他每周都要安排一定的内容让学生背诵或者写作,这种长时间的大量的积累与运用必然会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2、中国传统教育的看家本领——背课文,也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对世界语文教育的贡献。
韩军老师说:“背诵就是化别人的文字为自己的血肉,如发于已心,如出于已口。”这已经远远超越了背诵本身的意义。其实,背诵对中国文化的传承是最好的工具。因此,这种方式才真是体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3、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与职业敏感。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教师更不同于其他任何学科的教师。我一直认为,做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他本身就是一本丰富的教科书,就是运用语言文字最优秀的示范者。一个语文教师的课堂是不允许出现错字和病句的,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无论在任何场合也不会让自己说出病句,写出错字,或者是让错别字在眼底悄悄溜走。我非常赞赏韩军老师提出的这个概念:语文教师的职业敏感。语文课不同于自然科学课,如果抓不住语言文字这一根本,可能就会上成自然课、美术课、或者是政治课、地理课、历史课。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是在运用语文,但是语文学科必须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这是需要我们坚守住的。拿到课文时语文教师的第一敏感就决定了你这节课的关注点。如果第一敏感就是错误的,目标当然无法达成,课堂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4、抓阅卷心理,比雷同构思,写高分作文。
14日下午韩军老师上了一节课《大堰河,我的保姆》。韩军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令人称道。以情感人本是语文教学的精髓,语言文字的把握更是语文课堂的根本。无疑,韩老师的理念与教学是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课后,应大会要求,让韩老师再做一个报告。韩老师便做了题为《抓阅卷心理,比雷同构思,写高分作文》的讲座。他的开场白是这样的:“我上午讲素质,下午讲应试。”但是,几乎所有的与会人员都用了比上午还要集中的注意力认真地边听边记。其中也包括我。我曾经在中学工作两年,做过英语教师,语文教师,学校团委书记,后来调入吉林后便一直工作在小学十七年,我确实认为我的学习、我的理念是先进的,也是科学的。但是此时,我却忽然间产生了一种想法:那把悬在所有中学领导和教师头上的剑——高考、中考、升学——是那么沉重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上。怎么能不急功近利?这些孩子升不上学是无法对家长交待的,考不上大学固然有更多的路,但是同样会令太多学生的家庭失望的。相同的起点,不同的命运,谁之过?我甚至想象到这些迎接考试的中学校长、老师及学生们在夹缝中跳舞的感觉,包括,做报告的专家们。
感慨之余,我飞速记下韩军老师所有的讲课内容,尤其是应对考试的三思而后写法:深层开掘法,四面出击法,反弹琵琶法,片断组合法、套用故事法等,真是经验,多年一线语文作文教学实践的经验,真正一流教学专家的经验,令人叹服的经验。
我没有资历去评价什么人,去评价什么理念,当然更不会由一节课一个人推测语文教学的方向。
任何理念与经验都需要植根于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是需要做认真的思考与分析的。那些脱离了课堂的理念永远不会是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专家是能够将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人,像韩军,与圣火一同抵达长春的人。
向韩军老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