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无痕苦也乐
不计得失是我的风姿,两袖清风是我的洒脱,默默无闻是我的情怀,培养栋梁就是我对多姿多彩生活的奉献。
——题记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然而,面对熙熙攘攘、利来利往的喧嚣社会,最困惑的却常常是老师。
去年七月,学生从各自所在的大都市回到家乡小镇度暑假。期间,他们三三两两地前来母校看望老师,向老师汇报学业,倾诉情感,表述人生理想和对世事的看法。我很高兴,他们虽然已是大学生了,依然把我当作可信可亲可敬的师长。然而,有个学生很突然地问我:“老师,你还会一辈子就呆在这里教书啊?!”面对这个提问,出自学生之口,我感觉有点尴尬。
我知道学生本人并没有要侮辱和伤害老师的意思,只是无意识或潜意识中表达了一种观念:教书无作为,没出息;当老师窝囊,难成器!
我心里没有怪他唐突,只是告诉他: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你们要努力学好专业,将来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我感觉到自己的回答牛头不对马嘴,说教苍白无力,我在回避。学生也感觉到了我的尴尬,表示了歉意。他没有不敬之意,我最了解他。他一直视我为良师益友,是我最为得意骄傲的学生。但正因为如此,去年的暑假,我感觉特别的闷热。
今年七月,黑云淡去,硝烟散尽,又一年的高考结束了。学生凝重的脸色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吵吵嚷嚷要来老师这里吃西瓜,因为我曾答应以这种方式“犒劳”他们。人多话也多,学生边吃边谈论彼此填报的高考志愿。一个活泼率真、快人快语的女生说:“一个师范院校我都没报,打死我也不当老师!”此语一出,立刻招来同学的一致批评,说她忘本。见大家批评,她无辜地向我求助:“老师,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有个亲戚在一个小镇也是当老师,每个月就拿一千来块钱,逢年过节去他丈母娘家就他最穷酸,最倒架子,最没地位,最受冷落,最窝囊,最被瞧不起。因此妻子也常数落他,家里吵口也就常有。”她一连夸张的用了六个“最”字,大家沉默了,很不自然地看着她和我。我苦笑说:“我们这里是‘实话实说’节目,有一说一。目前社会上的确存在这种情况。”实话实说,有一说一,大家笑了。
以往,在学生面前,我很少露出苦脸,因为我觉得为人师者,始终必须保持乐观,心中充满阳光,学生才能找到前进的力量。但那天我还是“苦”笑了。本以为一介书生,别无所求,只要兢兢业业,言传身教,育出桃李芬芳,便可笑傲天下,殊不知最先质疑自己的却是自己引以为自豪的学生。我夜里辗转反侧,只觉这暑天越发的闷热难耐。
老师算什么!是啊,老师算什么,排来排去就是个臭老九。古人云,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现代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些都是冠冕的话,顺耳舒心,但也许是冲着孩子的学业成绩来的。一转身,又有几人认同老师职业呢?乡里人说,家有五斗粮,不作孩子王。又说,老师吗,饿不死,撑不坏,做个大事就得借(负)债。说得实在!光环早已消失,神台上也早已没有位置了,美丽的称赞后面,我们感觉更多的是奚落。劳动者是无差别的,人的价值在于奉献,我们这样教导学生。然而有时却未必能说服自己。
老生走了,新生来了,又开学了。忙完紧张的开学工作,心有点累了。正好有个周末,睡个懒觉,放松放松,可是手机不作美,一大早就把我吵醒了。打开手机一看,是一条短信:“老师,今天是您的节日,您辛苦了,节日快乐!学生黄丽敬上。”教师节,对了,忙着新学期新班级建设,忙昏了头,日子都忘了。
看完短信,趁着初秋清晨的凉意,我又惬意地睡了一觉。醒来一看已日上三竿,手机显示六条未读信息,都是学生发来的。
“老师,我是您的学生王忠。又值一年的教师节,我衷心地祝您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快快乐乐。谢谢您多年来一直对我的教导和指点,您就像我生命路上的长灯,照亮着我一路走来,没有您就没有我的现在,谢谢,衷心谢谢您!”
“曾老师,HAPPY TEACHER’S DAY!您辛苦了!学生:肖瑛。”
“曾老师,我是华萌,节日快乐!哈,我们刚刚看完教师节文艺表演。子桐乖不?哈哈!发现时间真的过的好快啊!挺怀念过去的!”(注:子桐是我刚出生的儿子)
“亲爱的老师,您就像那春天的细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您给予我们的爱和关怀将鼓舞着我们走过艰难困苦。在这特别的日子谨向您致以我们永恒的感激之情。”
“讲台上,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撒下心血点点;花园里,扶残助弱,风霜雨雪,育出新蕊亭亭。老师,您辛苦了,节日快乐!学生肖文嘉”
“……,……。”
读着一条条短信,欣慰,幸福,自豪,开心,得意,……一串串词泉涌心尖,我细细体味,如品甜蜜。教育名家魏书生老师说他非常愿意当老师,因为当老师有三重收获:收获各类人才,收获真挚的感情,收获创造性的劳动成果。我没有问过自己收获了什么,只要那一颗颗纯朴之心惦着我想着我念着我,就心满意足了,人生也就不再犹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