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为师之道的随想--来者可追

作者:与您同行 来源:XSK 点击:2193

今日,读罢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发表在《人民教育》2007年第22期上题为《洋溢着生命温馨的课堂》一文,很是感触。尤其是他在文尾“恳请所有的教师努力做到”的六个方面,我更擅自认为这就该是“为师之道”。我不妨将其抄录如下:

1、不用尖酸刻薄的语言羞辱学生,即使学生的确令人恼怒;

2、不用轻蔑的眼光打量学生,即使学生的确令人失望;

3、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即使学生犯了严重的错误;你一定要找到更好的办法惩戒学生,但不是简单粗暴的体罚;

4、不在学生面前抱怨生活,即使你的确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遭遇了不应有的挫折;

5、当学生无礼地顶撞你,令你气恼时,你仍能心平气和,从容淡定,理智地对待学生;

6、当你出现在学生面前时,总是情绪饱满、信心十足,即使你非常疲惫、非常沮丧。

如此六条,似乎无关“洋溢着生命温馨的课堂”,但细细琢磨,它又实实在在地对一名老师怎样处理课堂上的师生关系,怎样处理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提出了要求,这也是一名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老师的基本条件,正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培养并具备的基本素质。

我们是一个素有尊师传统的国度,除极不正常的“焚书坑儒”和“大革文化命”时期,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职业地位都是很高的。时至今日,教师的所有地位更加得到了法律的保障,得到了从中央最高层到普通老百姓的一致尊崇,甚至党的十七大报告也特别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在师德建设方面还不少问题,主要是一些老师受社会浮躁思想和功利思潮的影响,难以正确认识教育的清苦与付出,难以准确把握教师与育人的内在联系,难以妥善处理事业和职业的辨证关系,在工作中往往体现出对学生缺乏耐心,缺少爱心,对事业缺乏热情,缺少挚着,有时遇上问题缺乏冷静,缺少思考,遇上困难缺乏信心,缺少激情。这样,就必然有意无意影响孩子的情绪,影响自身的情绪;影响孩子的成长,影响自身的健康;影响教育的形象,也影响自身的威信。

为此,我也顺着肖教授的恳请,真诚地希望所有教师,尽力做到:

不应用尖刻的语言羞辱学生,即使学生的言行令人愤慨;

不应用轻蔑的眼光打量学生,即使学生的表现确实令你失望;

不应用体罚的手段惩戒学生,即使学生已经犯下了严重错误;

不应用哀怨的态度面对学生,即使你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

不应用恼怒的举止回馈学生,即使你承受了来自学生的顶撞;

不应用颓丧的面容走进课堂,即使你非常疲惫异常沮丧。

因为,作为教师,你的言行、心态、神气,都将成为学生的标榜和示范,只有你,才能带给学生阳光般的心态,洋溢生命的温馨;也只有你,才能让教育充满温情和仁爱,充满信任和希望!

 

更新:2008-07-13 06:44:1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