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是一种品质
摘自:《e2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网》
作为内乡县一名山区小学教师,深深的体会到教师的爱和宽容是多么的重要,一个教师可能做不到喜爱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但一定要尊重、宽容每一个孩子,客观、无私、公正地对待他们。我在实施宽容教育的过程中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首先,尊重和爱心是实施宽容教育的前提。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在观念、思维、行为等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尊重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的能力,是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的。一班学生千差万别,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育,不能用以成绩优异学生的高标准搞一刀切,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只要是小小的进步要及时给于鼓励,让他们相信自我,找到成功的喜悦感。尤其是在学生出现错误或失败时,教师仍然能从心里相信学生而不是嘴里说说,仍然能发自内心地关爱而不是装模装样,学生就一定能感受到学习的动力,就能为自己的健康成长鼓起希望的风帆。
其次,冷静是实施宽容教育的保证。教师只有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从容镇定,才能对各种突发事件,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达到保护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学生在受到挫折后情绪波动大,头脑发热,如果想不开,就会莽撞行事,酿成恶果。教师要从学生的心里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反思能力,进行冷静处理,为师生双方都创设一个拓展思维、深入思考的理性氛围,冷静的实施宽容教育,而不是将学生一棍子打死。教师要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最后,把握好“严”和“宽”是宽容教育的关键。宽容不等于纵容。宽容是一种关爱,是一种信任,能够激励学生自省、自律、自强,是对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能力的尊重。“容人之过,莫纵其非”,若宽而不当,宽而无度,会导致学生纪律涣散,恣意妄为,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宽容不是忍让,宽容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格,是教师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实现更快更高的发展,所以宽和严从根本上是统一的。宽容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延伸的空间,而严格要求则是为学生的发展铺设了正确的轨道。作为教师,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别,正确区分宽容和忍让,在拥有宽容的同时必须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是非面前不糊涂。
宽容是一种品质、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度量、一种修养。一个宽容的微笑可以抹掉学生心灵上的阴影,一个宽容的眼神可以缓解学生身心的压力,一个宽容的动作可以点燃学生理想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