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变“尊师爱生”为“爱生尊师”

作者:黄天银 来源:江苏兴化市舍陈高级中学 点击:2290

“尊师爱生”这口号提了好多年了,我们也已经习惯了这种传统的提法,其实,在更新教育理念的新形势下,这种提法值得我们重新思考。

传统“尊师爱生”的提法有本末倒置之嫌,有人会把“尊师”看成是“爱生”的前提,把“爱生”看成是“尊师”的结果,这就容易导致传统上的教师权威、家长式作风,甚至把教师的角色神圣化,师生关系成了“尊”与“从”的一高一低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又容易导致教育不正之风和教师不良行为的产生。

“尊师”是对学生而言的,“爱生”是对老师而言的,双方的行为是单向的。我觉得新型的师生关系既不否定“尊师”,也不否定“爱生”,双方的行为应该是平行的双向行为。

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变“尊师爱生”为“爱生尊师”。只有教师的先“爱生”才能有学生的“尊师”,因为教师是“园丁”,是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学习的典范,相对于学生来说是“先知者”。也只有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讲求民主平等,善于和学生沟通,知识渊博,幽默风趣,心理健康,风度时尚,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热爱。得不到学生尊敬的老师,证明在某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还有欠缺,得反思。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过程中,笔者常见到一些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不愉快、不和谐的现象。学生不努力学习,不遵守纪律,不服从老师的管教,与老师顶嘴,甚至双方动手,造成了遗憾。许多教师感叹而今的学生难教。是的,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但是,我们教师要真正转变观念,牢记“爱生尊师”,适应新形势,对管教的过程要作反思,要从自身找原因,要不断地学习、思考、借鉴和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一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高明的教师,往往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次表扬或一次实事求是地耐心地批评,却能改变一个学生,让他走向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而一个素质不高的教师,往往一个巴掌、一句挖苦、一次不慎重的批评,却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可能会导致一个学生失去信心,走向反面,甚至走向毁灭。尤其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少数年轻教师,往往不顾学生的感受,违背教育规律,滥用“职权”,故意体罚学生,造成了学生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创伤。更有甚者,将学生赶出教室,不闻不问,从而造成了更大的遗憾。要是我们教师心中有学生,心中有爱,对学生严而有理、以理服人,严而有方、方法可行,严而有恒、贯彻始终,就能避免遗憾。

爱生是人民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直接体现,爱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爱生是人民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所以,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要靠我们教师用爱心来构建。对教师有好感,对一个学生来说,犹如春风吹进了他们的心灵,而爱是让他们获得成长能量的温暖的阳光。

所以,还是变“尊师爱生”为“爱生尊师”好!各位同仁,你认为呢?

 

更新:2008-07-09 05:14:39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