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农村教师的心声
我的父母都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都是勤劳、纯朴、宽厚、善良的人,从他们身上,我学会了农民真诚与朴实、辛勤与节俭的品德。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披星戴月耕耘的劳苦。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面朝黄土背朝天啊一代代的农民的苦难。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太阳炙烤大地、热浪冲击脸颊、汗水浸透全身的艰辛。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劳动在创造着财富的同时也一点一点地磨损着生命,耗尽着精神与活力。
我觉得中国农民任劳任怨,与世无争。他们踏踏实实做人,付出的最多,获取的总是最少,他们拥有最中国、最真实、最自然、也是最美的笑容。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不以自己是个农民而自卑,不以自己是个农民而自怜;我以自己是个农民而自豪,我以自己是个农民的儿子而骄傲。
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生活离不开农民的辛勤创造。但我们还必须看到我国的农村还很落后,农业还不发达,农民还不富裕。
如何破解“三农”这道难题?
首先我们要重视“三农”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
其次我们要减轻农民的负担,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的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
再次我们要给农民同等国民待遇,3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率先实行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今天我们要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仍在制度改革上。
要减少政府通过国有、公有或者行政管制对资源的控制,城里的一切公共设施都是国家承包了,而农村的一切基础设施都是农民自己集资办起来的,产权却属于国有。
要取消户籍制度、将土地私有,这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的流动能力和流动空间,让他们能像城市人那样自由地流动。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保障权利,应给农民同样的贷款权利。
不给农民同等国民待遇,农村经济无法提高,农民永远也翻不了身,“三农”问题永远也破解不开。
在我的血脉里,流淌着父辈的滞重的血液,我的心,依然为日日剧变着的家园而悸动。我所热爱的亲人都老了,皱纹和白发,没有什么比它们能刺痛我的心。
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作为一名农村的教师,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恪尽职守,努力工作,为农村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所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