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教师要有“三心”

作者:苏大维 来源:JXJY 点击:9537

一、 童心

 

教育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中,双方存在着彼此推进的关系。教师要教育学生,首先必须要了解学生,那么教师就必须得具有童心,即在教师心灵中保留有儿童的心灵和生活的世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了解儿童,从生活到思想和儿童打成一片,从而达到教育儿童的条件。教师可以试着参与到学生的游戏、活动中去,努力让学生把你当作朋友,愿意和你交心,那么教育起学生来也必然游刃有余。

 

二、 爱心

 

学生对教师尊敬信赖,教师对学生关心热爱,是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教师不仅要把学科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要给予学生无私的爱。爱生是尊师的基础,尊师是爱生的结果。身为教师,应心似慈母,时时关心体贴学生。比如有学生身体不舒服了,有学生上课不专心了,… … 这时,如果教师用心去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那么他们肯定非常愿意和你亲近、非常愿意和你交流,做起教育工作也自然是事半功倍。在我任教的班上有一位学生,非常调皮,上课经常捣乱,破坏课堂纪律。我找他深入谈心以后发现,他对学习不够重视,比较马虎,非常喜欢借以恶作剧,以引起别人的注意。一方面我与家长联系,希望家长配合教育;另一方面,我在课上、课后更加关心他,经常找他谈心… …奇迹慢慢地出现了,渐渐地他能够上课认真听讲了,而且上课发言非常积极,愿意和老师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爱是力量的源泉,只要有爱,相信再硬的坚石也能融化。

 

三、 耐心

 

耐心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在对待困难学生时,耐心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教师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的教导,他们才能获得学好知识的勇气和自信心。做学生思想工作也应耐心细致,不能急躁。所谓欲速则不达。我们面对的是个性各异的学生,对学生采用粗暴训斥,无情数落的教育方式,就会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其结果只能导致学生对我们的敬畏心理,加剧他们的逆反行为。所以只有对学生有耐心,才能保证我们工作有好的动机,又有好的结果。

 

更新:2008-06-04 05:45:54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